刑法对信用卡的最新规定 刑法关于信用卡扩大解释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刑法关于信用卡扩大解释,以及刑法对信用卡的最新规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
信用卡的司法解释

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
第一条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
伪造空白信用卡10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
伪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伪造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25张的;
(二)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
(三)伪造空白信用卡50张以上不满250张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伪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伪造信用卡25张以上的;
(二)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三)伪造空白信用卡250张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本条所称“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以信用卡被伪造后发卡行记录的最高存款余额、可透支额度计算。
第二条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不满100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较大”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50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数量较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的;
(二)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0张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0张以上的;
(四)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
(五)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10张以上的。
违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等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
第三条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1张以上不满5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及信用卡5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第四条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第五条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10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单位犯本解释第一条、第七条规定的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依照各该条的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信用卡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持卡人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偿还欠款。针对信用卡诈骗犯罪,除了刑法外,最高法也有专门的司法解释。其中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手段的情节认定、立案标准作出了详细划分。个人持卡恶意透支一万元以上的就构成犯罪。
2021法考刑法考试重点:扩大解释 v.s. 类推解释
法考考试中,刑法一直是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和难点,刑法要想拿到高分,抓住痛点是关键,下面法考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刑法的知识痛点:扩大解释 v.s. 类推解释
1.扩大解释:刑法条文的通常字面含义比刑法规范的真实含义窄,从而对其字面含义进行扩张,使其符合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即解释结论比字面含义范围广。
【总结】易考情形:
(1)在死刑规定中,“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审判时”扩大到羁押时,“怀孕的妇女”包括“流产的妇女”,属于扩大解释。
(2)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包括不具有透支功能的借记卡,属于扩大解释。
(3)携带凶器抢夺中的“凶器”包括用法上的凶器,属于扩大解释。
(4)抢劫金融机构中的“金融机构”包括运钞车和自动取款机,属于扩大解释。
(5)遗弃罪中的“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包括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属于扩大解释。
(6)走私武器、弹药罪中的“弹药”包括可以组装并使用的弹头、弹壳,属于扩大解释。
(7)重婚罪中的“结婚”包括事实婚姻,属于扩大解释。
(8)破坏交通工具中的“汽车”解释为包括大型拖拉机在内,至少属于扩大解释,乃至类推解释。
2.类推解释:是指当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时,适用与其构成要件相类似的法律规定。类推解释已经超出了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因此,从解释方法来说,就是被禁止的。 例,因为真军警抢劫的危害相当于甚至大于假军警抢劫,于是将“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解释为包括真军警在内,就是类推解释。
(1)禁止类推解释,是指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是被允许的。
(2)在题目中识别类推解释: 类推的一般思维方式:首先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并且仅仅因为社会危害性相同就可以将某一法条文字未包含的情节(行为、对象等)当作该法条的内容来对待。 例,因为吸毒后驾车的行为危害性相当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就把前者解释为危险驾驶罪,就是类推解释。
(3)在大陆法系国家,禁止类推适用,但是允许扩大解释。扩大解释,是指适度扩大刑法条文用语的通常含义(核心含义),赋予条文用语比通常含义更广的意思,但又将其限定在条文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内的解释方法。
3.扩大解释v.s.类推解释:
(1)形式上是否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2)实质上是否超出国民预测可能性。
例:将取款机、运钞车解释为金融机构,属于扩大解释。 例2,将倒卖车票、船票罪中的车票、船票解释为包括飞机票在内,超出了车票、船票这一用语可能具有的最大含义,属于类推解释。
【注意】在措辞方面,试题中如出现“禁止类推解释”的表述,通常是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的简略说法,应当认为是正确的。但如果强调“禁止一切类推解释”的绝对性说法,则是错误的。
刑法中信用卡的范围
通过立法解释进一步扩大并统一刑法意义上“信用卡”的范围认定,即针对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支付卡,只要其具备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都属于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四)伪造信用卡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关于刑法关于信用卡扩大解释和刑法对信用卡的最新规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