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能座舱 鸿蒙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华为汽车智能系统软件是鸿蒙系统吗 答案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华为的HarmonyOS即鸿蒙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的OS,可以应用于车机等各种物联平台,最近炒的火热的华为汽车也不负众望搭载了鸿蒙系统。
在谷歌停止向华为授权GMS之后,鸿蒙OS就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鸿蒙能够取代Android系统,而华为则看得更远一些,鸿蒙OS不仅仅是手机操作系统,它更是一套分布式操作系统,从底层打通手机、车机、穿戴设备和智慧家庭等设备,业务体验可以无缝流转。在2020北京车展期间,鸿蒙车机OS正式亮相。
此外,华为在 2021 年上海国际车展前夕,华为发布了包括 4D 成像雷达、AR-HUD、MDC810 在内的新一代智能化部件和解决方案,包括聚焦于计算平台、HarmonyOS 车机操作系统及核心服务的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其中,鸿蒙车机OS系统能提供车辆“一芯多屏”的解决方案,成为展台一大亮点。此外,华为的ADS自动驾驶,智能车云服务,车机智能交互等都备受关注。
鸿蒙车机OS是华为智能座舱的核心。智能座舱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一个重要特性。未来汽车将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成为继PC、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重要网络终端。为了适应角色的转变,座舱内需要提供更多的功能、更便利的交互。换句话说,车内的功能将与跟手机高度重合。据介绍,目前华为的鸿蒙OS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获得30多家硬件合作伙伴、50多家应用生态合作伙伴支持,未来将继续加大与汽车及应用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力度,与产业链一起打造智能驾驶的极致体验。
此次华为发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正是基于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支持一芯多屏、多用户并发、运行时确定性保障、分布式外设、车载网络多部件等多种应用,提供有差异化启动恢复、多用户切换、极速启动、声场控制、多部件协同等功能。
华为面对智能网联汽车这个全新的领域,有信心在技术方面能够做到领先,但是华为汽车以合作为主,固然落地应用依然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
鸿蒙系统全面解析,诞生背景、技术细节生态圈一文看懂 | 智东西内参
华为6月2日正式发布的鸿蒙系统无疑占据了最近热点话题的C位,虽然不全是赞美的声音,但这种努力打破美国垄断,挑战谷歌、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上垄断地位的尝试必将成为中国 科技 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兴业证券的报告《华为鸿蒙深度研究》, 从鸿蒙系统的产生背景、开源技术细节和产业链生态圈全面解析鸿蒙系统。
原标题:
《华为鸿蒙深度研究》
作者: 未注明
鸿蒙产生的时代背景,总体来说有六个:
1、数字化的时代背景:数字化新时代的到来需要新的操作系统;
2、IoT 与 5G: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3、中国面临“卡脖子”的挑战:独立自主的研发操作系统是迫切的需求;
4、人工智能的兴起:AIoT场景天然要求多设备智能协同,需要一个适用于各类型机器的操作系统;
5、大数据与云计算:TB、PB级的大数据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多机互联的操作系统;
6、全球信息安全面临挑战: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频发高发趋势,需要一个足够安全的系统进行保障。
到鸿蒙的出现,操作系统已经经历了四代:分别是Unix、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和鸿蒙/Fuchsia。
Fuchsia是由Google自主开发的基于Zircon微内核的开源系统,它可以运行在手机、电脑、智能家电等硬件产品上。
谷歌公司对Fuchsia的预期发展是让它取代Android和 Chrome OS ,统一两者成为一个操作系统。
和安卓相比,鸿蒙与安卓都是基于Linux开发,安卓是基于宏内核结构设计,而鸿蒙是基于微内核结构设计。鸿蒙系统使用C和C++编写,不需要虚拟机这一中间过程,因此运行效率更高。
和iOS相比,iOS和鸿蒙都是致力于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iOS底层是基于Unix的,并且是闭源的,鸿蒙是基于Lmux的, 是开源的。
全球操作系统格局
2012年,华为出于对谷歌如果对其断供就会难以维持生产的顾忌,开始布局自有分布式操作系统。
2019年5月15日,华为被列入了所谓“实体清单”,谷歌Android 服务GMS对华为禁供。
5G迅猛发展,物联网时代来临,多年前的布局使华为抓住了最佳的发展时期。
鸿蒙发展 历史
总体来说,鸿蒙的技术现阶段优势在于开放,但劣势是生态。系统在分布式部署、时延和流畅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最大短板生态。
构建一个成熟的生态是鸿蒙能否生存下去并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技术上,鸿蒙系统使用微内核架构。内核是操作系统内最基础的构件,因此内核的设计对于操作系统的外部特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内核结构可以分为宏内核、微内核、混合内核、外内核等。
微内核是较新内核结构,但是它拥有着众多宏内核不具有的优良特性,吸引了很多研究者。
微内核与宏内核对比
微内核架构包含两类组件:核心系统和插件模块。核心系统负责通用功能,不因为业务的变化而变化。
插件模块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可以根据业务的变化而改动和扩展。
微内核架构模式可以将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作为插件添加到核心应用程序,从而提供应用的可扩展性、功能分离性和独立性。
微内核架构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敏捷度高、易部署、可测性高、功能表现优秀、可扩展性强和不易开发。
鸿蒙系统设计
鸿蒙架构的另一个很大优势是依靠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设备虚拟化、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等技术,可以实现多种类、多数量的设备之间硬件的互助和资源共享。
分布式数据管理
分布式软总线
分布式设备虚拟化
鸿蒙系统设计初衷是为满足全场景智慧体验的高标准链接要求,可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 汽车 、可穿戴设备等广泛的终端设备, 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 社会 中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统。
鸿蒙当前和未来架构
在技术特性上,鸿蒙有着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的特点。
在鸿蒙OS的框架层提供了用户程序框架、Ability框架和UI框架。它们可以支持多终端设备业务逻辑和界面逻辑的复用,这样应用跨设备的开发效率也就得到了提框架层升。
另一个特点是 统一OS,弹性部署 。鸿蒙os通过组件化和小型化的设计方法,使得针对各种类型的设备可以按需求选择合适的部署方案。
鸿蒙支持多种组件配置方案:1、支持各组件的选择,组件并不是必须被部署,可以按照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件;
2、支持组件内功能集的配置,可以按照需求选择性的给组件配置功能集;
3、支持组件内功能集的配置,可以按照需求选择性的给组件配置功能集。
除了微内核,鸿蒙的另一大卖点是方舟编译器。方舟编译器可以方便安卓APP移植到鸿蒙系统。
方舟编译器是华为自主研发的编译器平台,它将以前边解释边执行的低效运行方式转变为将Java、C、C++等代码一次编译成机器码的高效运行方式,同时也实现了多语言的统一。
华为官方数据表明,方舟编译器能提升24%的操作系统流畅度、44%的系统响应能力和60%的三方应用操作流畅度。
华为当前的业务可分为四大领域: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云服务四大业务领域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拼接成华为生态战略布局版图。
华为生态
鸿蒙系统的生态可以概括为1+8+N。1+8+N战略的核心是1 , 即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作为鸿蒙生态的核心部分,凭借华为海思自研的麒麟芯片,为其他设备终端提供相应的通信支撑。
正是因为万物互联的场景中手机的重要性,华为始终以全球手机市场第一作为目标。
8是指 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镜、手表、车机、耳机 ,这8项将由华为公司亲自研发和参与市场,并且会追求市场领先地位。
N是 摄像头、扫地机、智能秤等外围智能硬件 ,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 健康 、影音 娱乐 、智慧出行五大场景模式。
这些领域是与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同开发,在合作过程中,鸿蒙生态将会提供HiLink协议标准,HiAI组件,Lite OS等技术平台,同时将鸿蒙操作系统开源。
2019年8月,全球第一款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荣耀智慧屏正式发布。
荣耀智慧屏作为当时首个搭载鸿蒙系统的终端产品,突破了传统电视的概念,搭载有鸿鹄818智慧芯片等三颗华为自研芯片和升降式AI摄像头,内置华为系统级视频通话功能,开创了大屏和手机的新交互方式,除了可联控智能家居,还能实现智慧双投、魔法闪投、魔法控屏等功能。
鸿蒙OS + 智慧屏
2021年4月,华为的鸿蒙OS智能座舱正式发布。
鸿蒙OS车机操作系统是面向车的操作系统,与手机同平台。鸿蒙OS智能座舱搭载有一芯多屏、多用户并发、运行时确定性保障、分布式外设、车载网络、多部件等多种应用,提供差异化启动恢复、极速启动、多用户切换、声场控制、多部件协同等功能。
鸿蒙OS智能座船可以及时升级应用,基于其HMS-Automotive平台,开发者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应用体验,实现人、车、家的全场景协同。
鸿蒙OS + 智能座舱
同时面向车载场景增量还开发有HOS-A子系统,可实现账号、多模输入、用户程序框架、元能力框架、多媒体、公共通信、车机业务启动恢复等功能,使得自动驾驶、导航、视频、音乐和通话等业务能够在智能座舱和其他设备之间实现无缝切换,让智能驾驶变得简单、有趣、享受。
发布会现场透露,目前智能驾驶生态平台已获得30+硬件生态、50+应用生态合作伙伴支持,未来鸿蒙OS将继续加大与 汽车 及应用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力度,与产业链一起打造智能驾驶的极致体验。
2020年7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智慧家居领域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 。
2021年4月,作为首批支持鸿蒙系统的家电产品,美的家用智能蒸烤箱S5mini正 式上市,该智能蒸箱搭载了华为鸿蒙系统,同时搭配了鸿蒙系统的一碰连特性,可以快速完成配网。
配网成功后,手机会自动跳转到鸿蒙系统内置的轻量化产品页面,用户可以在页面中获取跟产品搭配的定制食谱,根据菜谱准备食材,即可一键启动机器、机器自动烹饪。
智东西 认为,数字商业的终极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操作系统的竞争,全球市值前3名的苹果、谷歌和微软,他们共同特点就是都具备操作系统。鸿蒙的推出,长远来看决定了能否在异构计算时代中取得第四张操作系统入场券的关键。
「华为鸿蒙」上车深度体验!系统流畅无比,真的很强
作者 JimmyMa
视频 极果研究室
来源 极果编辑部
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前,有一款搭载华为 ADS 自动驾驶的车,小伙伴们还记得吗?#数码 科技 要闻#
没错,就是极狐阿尔法 S 。搭载3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与12个超声波雷达,还有算力达到400Tops的中央超算,无论白天黑夜,在复杂的市区路况也能完成自动驾驶。
其实这款车还有另一大亮点——全球首发搭载鸿蒙车机系统。极果君和果酱也第一时间体验了这款鸿蒙车机,快来看看吧。
这款车机到底怎么样?今后的鸿蒙车机会是什么样子?极果君这就给大家详细讲一讲。
其实鸿蒙车机的准确叫法是“华为智能座舱”。包含车内的车机、音响等一系列软硬件系统。
目前智能座舱市场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大体来说有三个。第一,硬件多样化,行业标准不够统一,导致后期的升级较为困难;第二,缺乏统一的 OS (操作系统),开发难度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生态多为定制化,开发 App 的成本高,导致 App 数量少且更新慢(或者就不更新)。
针对这三点问题,华为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统一硬件平台,提供车载智慧屏、HUAWEI Sound 音响等硬件,同时还提供了可供升级的“麒麟模组”,拔插式设计,芯片老了换一个就行。升级成本方面,最低几千元就能搞定。
软件平台方面,借助鸿蒙OS的能力,开发出专为车机定制的 HOS-A 系统,这一套 OS 可以服务于不同厂家及车型,适配多种形态的屏幕。既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又能后期持续升级。
而生态方面,以往的车机需要车厂去对接各个应用的开发者,单独定制,成本较高,而通过鸿蒙整合系统及生态,只要开发一次应用,多个车机都可使用,车企既可以节约成本,用户也可以用到更多且更新的应用。
说了这么多,可能感觉还是太虚?那极果君就给大家看看鸿蒙车机目前的能力吧。
第一款搭载鸿蒙车机的车就是此前发布的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由极狐与华为双方深度合作定制的一款车型。这款车虽然最快年底才会交付,但极果君抢先体验到了还在调试当中的工程车版本。
拍摄于极狐阿尔法S 发布会现场
这款车的车机采用一块1米长的21.69英寸4k大屏,车机与仪表采用麒麟990A车规级芯片。性能上可以对标目前水平较高的高通骁龙8155车规级芯片。
话不多说,还是看看车机的实际表现。这款车机感觉上手还是挺快的,因为用起来有点手机内味道……。
从下往上滑可以调出控制中心,控制车辆的空调及座椅;而从下往上滑则可以显示常用目的地、常用联系人等快捷菜单。
这款车机的界面布局也很有意思。普通模式下,主界面与两个“小组件”可以自由决定位置,通过两指触控来变换位置。
而当开启分屏模式(或检测到副驾上车后可自动开启)后,车机屏幕就会分成两块,变成两个独立的车机一样,主驾和副驾可以各自操作自己的应用。
这项功能还是很实用的,当主驾想看导航,副驾想看视频时,就很派的上用场,另外,这块屏幕支持九指触控,两个人独立操作也没什么问题。
应用方面,目前的应用市场只有二三十款应用,但到年底交付时预计能有一百多款,涵盖主流的导航、音乐与短视频软件等等。
不过嘛,即使应用再多,也不可能覆盖所有人想用的那个,因此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手机投屏。
只要是安卓手机(或鸿蒙系统的手机),安装一个投屏专用的 App ,扫码连接车机,就能把手机上的画面投屏到车机上。你想看的视频,想玩的 游戏 ,都会到这个屏幕上。
并且,这不只是把手机屏幕投屏到车机上这么简单,还支持“反控”,即可以在车机屏幕上选择自己想操作的应用并进行控制。据华为的工作人员介绍,平均延迟只有50毫秒左右。从体验来看,确实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卡顿,除非……是你手机卡了。
因此,手机上有的应用,你都可以把他投到车机上去,这车机用起来真的是有点无敌了……。
体验下来,车机的流畅度真的很不错,不过极果君觉得更方便的是它的语音。
其实现在无论是手机还是车机,在语音识别方便,基本都能做到“听清楚”你在说什么,但能不能听懂,能不能执行更多的操作,就是关键了。
极果君从几个比较关键的场景测试了这款车机。一般来说,你对车机说导航去XX或者播放音乐时,它就会使用系统默认的软件来执行操作。但这款车机的默认应用是你最后一次打开的那款。比如你最后一次用的是高德地图,那么今后你说导航去XX都会自动使用高德地图。
在语音控制 App 这方面,这款车机也是做到了极致。最简单的打开某某 App ,使用某 App 做什么这种自然是没问题。更厉害的则是“可见即可说”。
以视频类的 App 为例,打开 App 后,还可以用语音控制打开热门电影,再播放具体某个影片。没错,这“可见即可说”的意思就是,这车机上所有 App 里的各种按钮也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能达到这样水平的车机小伙伴们见过吗?
同样,对于连续语音识别也是没问题,通过“小狐狸”唤醒车机后,20秒内都不需要再次唤醒,可以连续说指令,比如“小狐狸,打开空调”,待车机执行后继续说“导航回家”也是没问题的。
此外,这款车也支持“分区车控”,系统会自动识别发布语音口令的人(主副驾,后排左右),比如说“小狐狸,关闭车窗”,它只会关闭发令者所在位置的车窗。
这语音识别的响应速度确实挺快,用着也方便,这款车还有手势识别,可以通过手势来控制音乐播放,接打电话等等。不过极果君想问各位小伙伴,手势识别这种功能,实用吗?
既然是鸿蒙,那么万物互联肯定也少不了。
如果你是“华为全家桶”用户,那么这款车机还能带来更多方便使用的功能。手机里播放的音乐、视频可以通过一键流转功能,直接切换到车机上播放,不过这项功能目前还在调试阶段,这次极果君没体验到,但在最终版本上会有。
手机、车机、智能屏之间还可以“打电话”,视频通话时,摄像头自动切换为车内的摄像头。这查岗神器着实厉害啊。
此外,车机同样可以控制智能家居等设备,万物互联终于有了车,想拥有华为全家桶的小伙伴,想不想拥有这款车?
这只是第一款搭载鸿蒙车机的 汽车 ,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黑 科技 ”?
如果说这款能用上的车机已经很厉害了,那么还有更厉害的。华为通过一个 Demo 座舱,展示了未来可能出现在华为智能座舱上的各项技术。
ARHUD 不再只是一个让你看导航和行车信息的东西,支持把视频、 游戏 投屏到 HUD 上,视觉效果大约是7.5米外的五十多寸大屏。
而手势控制不再单纯依靠摄像头,利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可以让手势控制更加精准。
语音控制方面,增加了“唇语识别”,不说出口也能识别你想说什么。这项功能既可以单独使用(车内噪音大时或需要安静时),也可以作为语音识别的辅助,进行多模态语音识别。
当然,这些功能并不是一定会出现在某款车型上,要看车企提出的需求,与华为深度合作定制,小伙伴们最期待哪个功能?
其实极狐阿尔法 S 这款车无论是车机还是自动驾驶能力,确实都很强,但让极果君觉得真正厉害的,其实并不是能力的强弱,而是这样的车,年底就能以一个现实的价格开上了。
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的售价为38.89-42.99万元之间,确实算不上便宜,但如果你想一下那几颗激光雷达与自动驾驶能力,还有这款鸿蒙车机后,也确实很难说它贵。并且这款车预计在今年年底就能交付了。
这就是华为的长处:多项关键技术及软硬件都是自研,直接把成本拉了下来,这样才能快速的投入到市场当中去。
这款鸿蒙系统的车机也一样。为什么此前传统车企造出来的车机多数都很难用?原因很简单,车企没有能力也不想为车机进行那么大的投入,想做出一款好用且能够持续升级的车机系统,没有千人队伍几年打磨,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于华为来说,这不都是“现成的”?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应用生态,有很多底层技术直接拿过来用就行。而且这一套车机系统还可以卖给多个厂商来均摊成本,据了解,华为目前也在和广汽、长安等车企进行深入合作。也就是说,华为的这些技术,以后能在很多车型上都用上了。
近年来,华为逐渐进入了“车圈”。不过极果君觉得,其实不是华为想进入“车圈”,而是车的跑道,逐渐和华为的跑道有了重合。
科技 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等都是智能 汽车 的发展方向,也恰巧是华为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未来的 汽车 会变成 科技 、智能化主导吗?极果君等着小伙伴们的见解。
鸿蒙座舱更智能 实拍解析几何G6/M6
易车原创 多年未出新品的几何汽车在今年成都车展上带来了两款新车,几何G6和几何M6,并将与8月26日正式开启预售。虽然官方定义为全新车型,但实际上你可以理解为他们分别是现款几何A Pro、几何C的大改款车型。新车均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并标配基于HarmonyOS开发的几何数智座舱,在科技化和智能化体验方面都更进一步。我们通过实拍图来看看变化在哪里。
外观 整体年轻科技化
外观方面,两车均采用了全新设计,“光语未来”设计理念融合当下主流的设计元素,表达出几何汽车在新能源行业智能化时代下,以“智慧”为基因打造的品牌未来生态。
具体来看,两车前脸造型非常相近,与现款几何A pro和几何C的差别并不大。均采用光翼耀凡封闭式前脸设计,车头宛如泛光羽翼向两侧延伸,让新车看上去十分具有科技感。
光语新生盾徽logo采用发光设计,与两侧流光之姿贯穿式位置灯、无尽光感前大灯形成贯穿式灯带,使前脸整体性更强的同时进一步拉宽视觉效果。 而且带有迎宾模式,当感应到车钥匙靠近,车标和贯穿式位置灯都会点亮,隐藏式门把手自动弹出,上下车时主驾座椅智能调节,整个过程充满智慧,连贯流畅。
新车前脸下方格栅由菱格拼接而成,在不同角度都能呈现出光影变化。配合两侧零度迎风口采用獠牙式造型,展现风驰电掣的姿态,凸显出非常强烈的运动感。
几何G6与几何M6前大灯均采用全LED光源,造型上也非常相似,仅在内部设计上略有不同,几何G6前大灯采用了熏黑设计,看上去更加有质感。而几何M6细长的日间行车灯,外加侧面三段式的排列让他看上去非常犀利。前大灯内集成充电呼吸灯,充电过程中随电流传输渐明渐暗,宛如跳动的脉搏,让生命的能量连接跃然眼前。
车身侧面,几何G6的动感驭风腰线设计贯穿新车车身,非常有跑车的流线造型,让几何G6的侧面更有运动感,配合凌风扰流悬浮顶、低风阻光叶轮圈和隐藏式门把手,也可以降低风阻、提升续航。
几何M6依然是溜背造型,“流动”双特征线的侧面设计也让它在运动中带点优雅,双色车身也增加了一些时尚感。
在A柱位置还有吉利汽车的标志性设计—Sling shot回旋侧窗廓装饰,就像宝马车型上的霍夫迈斯特拐角以及奔驰长轴距版本车型C柱上的艺术化“L”字母一样,都属于品牌独有的装饰设计。
轮胎方面,几何G6配套阿特拉斯AS380静音系列轮胎,几何M6配套佳通225/45 R18规格的舒适系列轮胎。
两车车尾几乎延续了几何A Pro、几何C的设计,几何G6的通过红色字母车标饰条连接两侧的尾灯,让整个尾部看上去更加整体,甚至有了一旦贯穿式尾灯的效果。
几何M6的车尾相对而言会更有新能源车的科技味,贯穿式尾灯设计比几何G6的尾灯更科幻,而且整车上窄下宽的造型看起来很有尚酷这种运动小钢炮的视觉感。
尺寸方面,虽然官方还未公布数据,但几何G6/M6的车身尺寸应该与现款几何A Pro、几何C的车身尺寸接近。现款几何A Pro长宽高分别为4752mm×1804mm×1503mm,轴距2700mm,几何C长宽高分别为4432mm×1833mm×1560mm,轴距2700mm,两车均定位紧凑型车辆。
车身颜色方面,新车提供粉晶、雾绿、幽蓝、珍白、素银、云紫6种车色,以及量子绿、科技粉2种个性内饰色。
内饰 更智能的鸿蒙系统座舱
内饰方面,几何G6/M6造型设计也几乎一致,中控台线条流畅简洁且层次感分明,整体采用浅色系配色,视觉效果较为清新。
贯穿中控台的极光旭影氛围灯拥有72色可调,以及10级亮度选择,还采用了流转贯通式出风口,预计出风更均匀、吹面更轻柔、体感更舒适。
相比现款几何A Pro和几何C,几何G6/M6内饰最大的升级就是液晶仪表升级为10.2英寸,中控屏尺寸升级为14.6英寸,且简化了功能按键,从中控屏展示的界面来看,空调操作、导航、音乐等功能控制均通过大屏完成操作。
硕风双色方向盘握感舒适,集多项操控功能于一体,曾经对几何A Pro方向盘的超纤皮抗菌材料挺有好感,抗菌率高达99%,不知新车是否用的同种材料。
同时新车还取消了现款几何A Pro/几何C车型的电子旋钮换挡,改为多见于运动车型或豪华车型的怀挡设计,更为新车增添不少运动感和豪华感。
相应的中央通道也改为与现款几何E类似的低通道设计,官方称之为LOFT式无界智连中控台,好处是中控扶手区域空间变得更大,方便储物,视觉上也更大气。
车机系统方面,基于HarmonyOS定制,是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打造的智能系统,比现款车型上的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的细节上更好,毕竟GKUI的设计是基于燃油车做的,只是针对几何新能源车型多做了新能源方面的一些定制功能。
而几何G6/M6敢取消大量功能键,改为中控屏控制,想必是对这套系统相当有信心。虽然实车不是最终状态,还不能体验,但从问界M5座舱体验来看,鸿蒙系统无论是操作流畅度,还是生态应用丰富度,以及系统UI、逻辑的设定都非常出色,所以几何G6/M6的新系统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从此前几何官方放出的全新数智座舱的一些示例视频可知,语音唤醒由原来的“你好,几何”变为“你好,小何”,且一次唤醒语音助手后,可在90s内无需唤醒即可发出语音指令,避免重复唤醒的频繁操作。UI界面以及操作逻辑与华为鸿蒙系统平板几乎一致,可以看做是车载的华为平板,可以零经验上手。
车机芯片目前还没有相关信息,以几何官方的宣传来看,很有可能不再采用燃油车上使用的亿咖通E02芯片,至于是否会使用麒麟990A车规级芯片还是高通骁龙8155就犹未可知了。
空间 前排储物能力提升
首先在储物方面,新能源相对传统燃油车都有着一些天然优势,例如中央通道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几何G6/M6的中央通道采用双层储物格的设计,上层储物格有2个手机位,其中平放手机的位置还配置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后方是一个较深的扶手箱。
下层储物格空间相对更大一些,对于收纳会更实用一些,例如可以放一些女士手包,或者在这里准备一双女士开车用的平底鞋。
下层储物格前方设置了type-c和USB接口各一个,另外盖板推开就是两个杯架位,左右门板上也有相应的水杯位。
后排除了常规门板内储物位设计,在后排出风口下方还设计有手机充电及收纳格,方便后排乘客随时给手机补能。
乘坐空间方面,几何G6/M6的表现也很一致,体验者身高175cm,前后排头部空间均有两拳余量,后排腿部空间也能保持两拳的余量。
遗憾的是,后排地板中间凸台相对还是有点高,与现在纯电平台的新能源车纯平后地板有点差距。
行李厢空间方面暂无官方数据,但参考现款几何A Pro行李厢容积430L,几何C行李厢容积340-1150L,预计几何G6/M6也是这个成绩。但几何G6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后坡度较大,实用性会大打折扣。相对而言,几何M6后排座椅靠背放倒能形成一个较平整的台面,放置大件物品会更实用。
img class=“imgborder” src=”
想问一下,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搭载的鸿蒙OS智能座舱水平高吗?
鸿蒙OS是华为终端全新系统,而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是搭载这个系统的首款车型,目前来看的话由鸿蒙OS打造的智能座舱应该能代表智能化的最高水平了吧!
我说说我对鸿蒙OS智能座舱的了解吧!简单来说就是功能性上可以实现全场景无缝流转、智慧语音、畅连通话、智能家居控制、智慧手势识别、智慧相机、驾驶员行为智能检测等,也就是所谓的“万物智能互联”。另外就是语音互交系统强大,支持指令连说,自动理解上下文进行多论对话等,概括起来就是“可见即可说”。
当然鸿蒙OS的强大远不止于此,剩下的就由其他小伙伴继续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