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购物,关于刷卡(信用卡)的几个问题
一、香港购物,关于刷卡(信用卡)的几个问题
信用卡分期付款和一般的刷卡消费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1,商家必须是和招行有合作的特许商户 2,需要分期付期的商品的价格必须小于或等于所持信用卡的最高透支额度。若一部手机3200,你的卡只能最高透支3000,那你可以先把那200元先付给商家,剩下的按照3000元来分期。 3,分期有3,6,12.。。。个月。分期次数越多,手续费就多 4,手续费不是分期同每月支付的金额一起支付,而是在第一次还一起款时候,一次性全部支付完。 对于每家商户还有个别小细节,在确定要分期时,要向商家询问清楚

二、碌卡是什么意思呀?
碌卡,粤语,是普通话“刷卡”的谐音。
人人为私利最爱走后门,靠关系得到益处,亦即香港人俗称的“碌卡”,请人帮忙去拿取好处。不过所有人不停的刷卡,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人情债,其实是需要还的。
其他含义:
《碌卡》是香港流行男歌手陈奕迅的一首粤语歌曲,由陈咏谦作词,Eric Kwok(郭伟亮)、Jerald(陈哲庐)作曲,Swing编曲,陈奕迅演唱。收录于专辑《3mm》中,发行于2012年7月30日。
《碌卡》描绘大家时常最爱打人情牌的习惯,在跃动的bass line下做出了80年代Funky风格。而陈咏谦的词更描画出人人为私利最爱走后门,靠关系得到益处,亦即香港人俗称的“碌卡”,请人帮忙去拿取好处。不过所有人不停的刷卡,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人情债,其实是需要还的。
三、香港广东话为啥叫刷卡就录卡
不是“录卡”,而是“碌“刷”粤语常见只有一个读音“擦”,各种粤音字典,另有一异读音“煞”,但不常用。“卡”是英语“Card”音译,香港译作“咭”,内地译作“卡”“碌咭”最早是香港的讲法,后来被粤语区仿效、流行。粤语讲“碌卡/咭”,普通话讲“刷卡”。另外法,这是指把磁卡放入或贴近磁卡机,使磁头阅读,识别磁卡中的信息,以确认持卡人的身份或增减磁卡中的存储金额。因有的磁卡需要在磁卡机上移动,类似于刷的动作,所以叫刷卡。这虽然也可以用于说银行卡消费,但卡,八达通什么的情况。而用银行卡来进行消费的时候更倾ps:以前没有pos终端卡的形式,需要向发卡银行人工授需要和银行对单后才能收港电影里面出现过,先是把银行台上,然后该机器上面的一块方形板从一边滑到另一边,扫过银行卡。那个滑的动作香港话来说就是“碌”)pss,关于手工压卡的详细情况——现在几乎找不到手工压卡的地方了.手工压单通常在没用。压单操作必须有压敏复写式的“直接签购单”(至少是两联)和电话。压单前的检查工作(信息是否有效,然后再翻翻银行定期提供的比黄页还厚的银行卡号黑名单,对对看有没有上榜,如果还觉得不放心的收银还会打个电话问收单行要个授权,再看看身份证什么的.)。然后,操作员将信用卡用压单设备将信用卡上凸起的卡号、姓名等印到签购单上,并书写金额、日期等资讯,然后拨打收单银行授权专线电话,报出卡片资讯申请授权,并将获得的授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操作员核对签名后,将信用卡及签购单的一联交给持卡人,至此,手工压单程序。在某些通信不畅或信用风纪良好的地区,会遇到商户压卡客户签字后便交付商品完成交易的情况。授权会在日后完成,惟商户有风险遇到信用卡诈骗(如若客户使用无效卡支付,不立即申请授权码便无法马上发现)。现在所说的碌卡采用POS终端刷卡,使用银联网络结算,每日营业终了时在机具上做轧帐处理后,收单银行的帐务清算中心收到数据后做批处理并于次日将交易款项划入商户指定的账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