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银行信用卡申请公众号 公众号申请信用卡额度高吗

建设银行的信用卡的微信公众号是什么

各大银行信用卡申请公众号 公众号申请信用卡额度高吗

建设银行的信用卡的微信公众号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建设银行,绑定信用卡以后,可以查询或办理部分信用卡业务;另外一个是龙卡信用卡,会推送一些用卡贴士,优惠活动。

拓展资料:

中国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是拥有9000万客户的信用卡品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和便捷的支付体验。龙卡家庭挚爱卡、全球热购卡、腾讯游戏卡等多个系列百余种信用卡产品,满足客户境内外交易、家庭关爱、分期理财等多种消费需求。龙卡星期六、境外消费返现等特色优惠及多款分期产品帮助客户轻松理财,智慧消费。

2003年8月8日,中国建设银行正式对外推出龙卡双币种贷记卡后,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小小卡片,承载起建行人的希望与梦想,在竞争激烈的征途上不断前行。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6023万张,累计客户5017万户,消费交易额7579亿元,贷款余额2822亿元,主要指标增长均创历史新高。新增客户、新增发卡、消费交易笔数、业务收入、资产质量等多项关键业务指标均位于市场前列。

微信怎么申请兴业银行信用卡

;     如果你还在用网上银行申请信用卡,或者还在用手机电话申请信用卡的话,只能说你out了。据所知,信用卡申请又出现了一个快捷通道,那就是微信申请。就通过微信成功申请到了兴业银行信用卡,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申请步骤。

      兴业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是中国兴业银行为兴业银行的信用卡用户提供的自助服务通道。用户可在该平台,根据微信对话框中的提示,享受申请信用卡、查询进度、开卡、查询账单等一条龙服务。

首先,你得关注兴业银行微信公众号

      在微信找到[添加朋友],然后选择[查找公众号],输入“兴业银行信用卡”后点[查找],然后在出现的公众号中选择名称为“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公众号关注就可以了。

然后,你得进入兴业银行微信公众号

      兴业微信银行服务主要包含“微兴活动”、“微兴账户”、“微兴办卡”三个部分,客户关注微信银行后,可以查看兴业银行的活动、绑定信用卡、进行账单分期,以及查看办卡活动等等。

最后,点击兴业银行信用卡的“微兴办卡”

      会弹出一个菜单栏,点击菜单“新户申卡”,就会跳转到夜歌信用卡申请界面,点击“立即申请”按钮,阅读并同意申请人须知,点击下一步,选择想要申请的卡片种类。

      在申请界面填写好基本资料,包括用居民身份证、证件有效期,点击下一步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等把所有资料全部填写好,即可完成申请。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微信怎么申请兴业银行信用卡”,是不是非常简单呢?

微信怎么申请光大银行信用卡

;     自从光大信用卡了微信公众平台后,不少光大迷办理信用卡不用再跑银行,也不再怕被骗子忽悠了。通过这个快捷的申请渠道,光大迷们自己动动手指就可以申请信用卡,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怎么用微信申请信用卡。

      光大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是光大银行为信用卡用户提供的自助服务通道。不少用户表示,通过微信公众号无需绑定信用卡即可办理账单分期、积分查询、跨行还款等业务愈加方便,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光大对用户“无微不至的体贴”。

      首先,你得关注光大银行微信公众号

      登录微信客户端,选择“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光大银行信用卡”等关键字,可搜索到微信认证的“光大银行信用卡”公众号(cebbank_95595),点击“关注”即可,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名片分享等方式关注。

然后,你得进入光大银行微信公众号

      光大微信银行服务主要包含“在线申请”、“用卡服务”、“优惠活动”三个部分,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光大信用卡还款,以及账单查询、额度查询、申请提额等功能,非常方便实用。

最后,点击光大银行信用卡的“在线申请”

      点击“申请办卡”,就会看到光大银行特别介绍的4个个性化卡类,选择感兴趣的类别,任选一种卡片,点击“立即申请”,输入姓名、英文名/拼音、以及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点击下一步。

      按照提示将所有的资料填写完毕并提交后,即可完成申请。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2016微信怎么申请光大银行信用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银行信用卡公众号

我行提供综合服务的微信银行服务号是“中国农业银行”,微信账号Ebanking-abchina。

该平台集成了“微金融”、“信用卡”、“微生活”三大服务板块,是农业银行基于当前主流社交工具搭建的社交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集资讯服务、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将带给客户最新潮、便捷的移动社交金融体验。

(作答时间:2021年06月25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