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银行第二季网盘《坏账银行第二季在线播放》
商业银行坏账产生的原因

不良贷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坏账”,是很可能收不回来的那部分贷款。坏账近三年来每个季度持续增加,让银行业情何以堪啊!
当然,不同的银行不良贷款增长的态势有所不同。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较高但增速放缓,股份行、农商行的不良率增长有加速之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普遍也在以较大的幅度在增长,这同样应该引起高度注意。
在经济下行期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预计在短期内仍然可能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但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较高,风险抵补能力较强,资产质量总体可控。
从长期上看,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行积极采取资产保全措施,加强逾期贷款监测管理,完善全面风险体系,逐步优化融资结构,各行企业部门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低。
扩展资料
从行业上看,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采矿业是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与公用事业相关行业的资产质量有所好转。
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采矿业成为不良资产“高发地”的现象与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主张“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思路高度吻合,在经历整合和消化过程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势必会带给这些产业一定程度的阵痛。
随着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一旦暴露,导致资金链、担保链断裂,最终表现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受损。
从区域上看,东部及沿海地区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仍高于其他地区。但同时,东部及沿海地区不良贷款增速减缓,而中西部地区不良率上升较快。参照银监会银行业对银行业各省市不良贷款率的统计数据,内蒙古、河南、山西、江西、宁夏等中西部省市的不良贷款率迅猛增长,而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东部及沿海省份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但增速放缓。
从产品上看,公司类不良贷款占比较大且上升较快,个人类不良贷款增长相对稳定,票据贴现类贷款风险相对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坏账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出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现金收付制计算出来的,把净利润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就是一种间接法(或者说倒算的方法),利用现成的利润表里净利润的数字,加减虽然计入损益,但没有发生现金收付的内容,或者已经发生了现金收付,但因为不符合损益确认的原则,还未被确认为损益的项目,由此把权责发生制调整到现金收付制,倒推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对于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这一过程,是有其内在的理论科学基础的。说得直白一些,其实就是数学等式左右移项的结果。
现金净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按照现金净流量分类构成的这一思路,净利利润也可如此分类,即:
净利润 = 经营活动净利润 + 投资活动净利润 + 筹资活动净利润
(当然,筹资活动净利润一般情况下较小,甚至为零)
由于现金净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而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因此: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经营活动净利润 + 本期未确认收入而本期已收到的现金 - 本期已确认收入而本期未收到的现金 + 本期已确认费用而本期未支付的现金 - 本期未确认费用而本期已支付的现金
(这一等式中右边的后四项的调节过程,类似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的过程)
由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净利润 - 投资活动净利润 - 筹资活动净利润 + 本期未确认收入而本期已收到的现金 - 本期已确认收入而本期未收到的现金 + 本期已确认费用而本期未支付的现金 - 本期未确认费用而本期已支付的现金
将上述公式按照报表项目进行适当的分类,也就得到了现金流量表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这一附表附注表式。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的减少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拓展资料: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公报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是反应一定时期内(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产生影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原先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资金流动状况表的替代物。它详细描述了由公司的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这张表由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于1987年批准生效,因而有时被称为FASB95号表。这份报告显示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如何影响现金和等同现金,以及根据公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角度作出分析。
现金流量表中两项主要项目的填列:
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两个主要项目的填列有了较大的不同。本文针对这两个项目进行初步分析。
基本填列公式为:本项目金额=营业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坏账准备的调整金额-票据转让的调整金额-其他特殊项目的调整金额。
(一)营业收入的填列。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营业收入为利润表第一项。但有的营业收入不会形成现金流量:用库存商品发放职工薪酬、用库存商品对外投资、用库存商品进行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新会计准则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用材料对外投资、用材料进行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新会计准则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这些项目都应从营业收入项目中扣除。
(二)销项税额这个项目应根据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填列。
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在新会计准则的处理下:工程领用本厂商品,用本厂商品发放职工薪酬、用本厂商品和材料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产生的销项税额,既不会产生现金流量,也不会形成应收账款,应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三)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减去期末余额。
(四)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减去期末余额。
这两个项目根据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和应收票据项目填列。但只是假定期初大于期末余额的差额最终会形成现金流量。在新会计准则下需要根据有关情况进行调整。期末余额应加上由于债务重组减少的金额和应收账款转让换取非货币性资产减少的金额,也应加上由于应收账款让售(带追索权的)产生的利息费用和损失。
(五)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
本项目根据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填列。在新会计准则情况下,无法支付的预收账款批准转销后变成营业外收入,不会形成营业收入,因而应追回,才是正确的现金流量。
(六)坏账准备的调整金额。
本项目根据坏账准备明细账贷方当期计提的金额填列。在新会计准则情况下,由于所有的应收款项都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应收利息、应收股利、预付账款的坏账准备应剔除,只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
(七)票据贴现的调整金额。
在现实中流通转让的商业汇票主要是不带息的银行承兑汇票,而且主要不是贴现给银行而是转让给其他企业,因而一般不存在贴现利息。但贴现用于支付应付账款和购货的票据也在本项减去。
(八)其他特殊项目的调整金额。
发出商品、售后回购、售后回租、分期收款销售、对外捐赠等特殊业务影响销售额和销项税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基本填列公式为:本项目金额=营业成本+进项税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职工薪酬调整项目+坏账准备调整项目-其他特殊事项调整项目
资料链接:
现金流量表_百度百科
会计分录求解
1、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短期借款200000
1月末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1000
贷:应付利息1000
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1000
借:应付利息2000
贷:银行存款3000
到期归还本金时:
借:短期借款2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
2、借:银行存款1000000
贷:实收资本—B公司800000
贷:资本公积—B公司200000
3、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工程借款1000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1000000
2月末计提利息时:
借:在建工程—借款利息10000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10000
4、2月10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材料58500
贷:原材料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0
2月31日计算应付工资:
借:在建工程—工资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000
5、借:原材料—甲材料165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75
贷:银行存款19275
6、购入: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6000—丙材料6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
贷:应付账款—C公司
支付乙、丙材料的装卸费和保险费: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600 =900÷(600+300)x600—丙材料300 =900÷(600+300)x300
贷:银行存款900
7、借:原材料—乙材料6600—丙材料63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6600—丙材料6300
8、购买设备:
借:固定资产—设备1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117000
4月末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1600 =100000x(1-4%)÷5÷12=(每月应提)
贷:累计折旧1600
扩展资料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变更投资人企业预缴生产经营所得税如何处理已预缴税额
首页
企业所得税预缴与汇算清缴的如何处理
提问
企业所得税预缴与汇算清缴的如何处理

张勇 律师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财务会计和税法体现着不同的经济关系,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需要经过一定调整。在发达国家一般都颁布有专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准则,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出台所得税的具体准则,但在税法和有关的法规中也有相关的规定。本文根据有关规定,对所得税缴纳的实务会计处理作一介绍。
一、企业预缴所得税会计处理
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不论内资企业所得税,还是外资企业所得税,其税率均是按年设计,但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支出,纳税人就要按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纳税期预缴所得税。内资企业可按月或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要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
企业预缴所得税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以上年实际应缴所得税为基础确认当年预缴所得税额,也就是企业在上年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以上年全年实际应缴税额为基础,适当考虑当年的预计生产经营情况,由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全年预缴所得税后,再计算确定每期预缴税额。
(2)以各预缴期的实际应税资料计算预缴所得税额,它是按纳税人每期(月或季)的实际计税资料计算每期应缴所得税额。由于是预缴所得税,可以不进行各项差异的纳税调整,即直接以当期财务会计的利润总额(账面利润)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应缴所得税额。如果有金额较大的差异项目,如坏账准备差异,也可以在当期调整,但不进行全面调整。预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一)采用第一种预缴方法:可以只作每期预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当企业每期实际预缴所得税额相同时,记: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二)采用第二种预缴方法:
1.期末计算应预缴的所得税时,记: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预缴所得税时,记: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会计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年末,企业应认真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由纳税人自行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根据预缴税款情况,计算全年应缴、应退税额,并填写纳税申报表,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内向税务机关进行年度纳税申报,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经税务机关受理并审核后,办理结算税款手续。之后,税务机关根据选案标准、平时及审核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纳税检(稽)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以企业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收法规为依据。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具体规定如下:
(1)纳税人纳税年度内无论盈利、亏损或处于减免税期,均应根据所得税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纳税人已按照规定预缴税款,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应在申报期限内提出书面延期申报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
(2)纳税人在纳税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的,依据税收法规的规定,合并、分立后其纳税人地位发生变化的,应在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之前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及时进行汇算清缴,并结清税款;其纳税人的地位不变的,纳税年度可以连续计算。
(3)纳税人已预缴的税款少于全年应缴税款的,应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外资企业为5个月)内结清应补缴的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办理退税,或者抵缴下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
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一)采用“应付税款法”
1.计算出应缴或应补缴的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实际上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实际收到退回的多缴税款时,作与上述方向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
1.计算出应缴的所得税时,需减去(或加上)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
借:所得税、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或贷:递延税款)
2.实际上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三、所得税减免与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一)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对于减免的所得税,企业不应该将其重新纳入损益计算中,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如重新纳入损益计算,不仅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实,而且也是对国有企业或国家有投资的企业的国有资产的一种流失。因此,企业应正确地进行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果不是法定减免,企业应该将减免税额记入“资本公积”。
1.先计后退的会计处理
a.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b.减免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等。
2.先缴后退的会计处理
a.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b.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c.收到退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
3.法定直接减免,不作会计处理。
法规引用
《 所得税法 》
《 会计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查看全文
在线咨询
免费24小时在线,30万签约律师
相关搜索
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怎么征收
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
灵活用工平台
小微企业认定标准
企业所得税都是25%吗
太原市免费法律援助
推荐
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文章933人阅读
其他人还搜了
房产继承农村拆迁补偿律师咨询电话刑事辩护
上半年有盈利缴纳所得税了,下半年亏损了,所得税可以退吗?
问答1618人阅读
3位律师回答

营业外收入需要交税吗
视频1933人观看
正在加载…
坏账银行第一季第一集什么意思
《坏账银行》是一部德国的电影,这部电影有2季,每季有6集,第一季第一集是影片的开始,简单的介绍了电影的主角及其工作生活的基本情况。
坏账银行第三季什么时间上映
2020年8月。坏账银行第三季是一部国外发布的电视剧,上映时间是2020年8月,电视剧讲述金融时间危机几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