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外上学办理什么银行卡比较好

去国外上学办理什么银行卡比较好

如果那个国家有这边银行的分行就办那间.否则,最好办四大国有银行的.

一、去美国办什么银行卡比较方便?

双币卡。双币卡:是指国内很多银行发行的一种拥有两个币种结算帐户,即人民币和外币账户,且具有银联和另外一种国际银行卡组织标识的银行卡。双币卡在国内通常银联结算网络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进行支付,在境外可以使用双币卡标识指定的国际银行卡组织的结算网络以外币为结算货币进行支付。(境外有银联网络的国家当然也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双币卡是我国现行外汇管制下的过渡期产物。常见的国际银行卡组织有Visa(维萨),Master(万事达),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等,这三家国际银行卡组织均已经与国内的各大银行进行合作,发行银行卡。因为金融IC卡不再允许发行双币卡,所以,2015年1月1日磁条卡停发,双币卡作为一种过渡产品,结束了它的使命。

二、花旗银行存款安全吗?这个国外的银行,再在里面存钱,它的安全性和四大银行比如何?谢谢?

花旗银行(Citibank, N.A.,中文名“花旗”源于上海市民对该行的习惯性称呼)是花旗集团旗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经过发展、并购,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也是一间在全球近一百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国际大银行,总部位于纽约市公园大道399号。2012年9月19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在中国的信用卡业务正式运作。2015年5月20日,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对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和美国银行进行超过58亿美元的罚款。

2018年5月29日,2018年度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发布,花旗银行排名第58位。

存钱很安全,比四大行更注重信誉。

三、想问去哪家银行存款比较好?

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在银行存钱根本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对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来说,要说银行存钱不安全,那是很难理解的事情。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别说我们在工农中建这些国有银行存钱没损失过一分钱,在一些新成立的商业银行存钱也没亏过一回呀,哪回不是连本带息给我们的?就是在信用社存钱,也是好端端想存就存,想取就取,哪来的不安全?经济学家却并不这么看。

经济学家认为,在所有的商业企业中,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企业,实际上是风险最高的企业。老百姓到银行储蓄,实际上随时都面临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在所有的商业企业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而且,银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烂帐。所谓资本充足率,是指企业的资本应保持既能够经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够正常运营,达到盈利的水平。

资本充足率越高,说明企业的风险越小,大家同它做生意,可以越放心。一般商业企业的资本充足率都在50%以上,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般在8%左右,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就在4%左右。这就是说,银行只有8块钱的本金,但它要做100块钱的生意。银行业如此低的资本充足率是经济学家认为在银行存钱有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跟一般商业企业做生意,大家都很自然地要考虑潜在的风险。跟一个只有10万块钱家底的公司,谁也轻易不敢借给它100万元,但大家都敢把100万元血汗钱存到一个只有10万元本金的银行去。银行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家的资金,是因为大家都对银行充满了信任。如果没有信任,任何一家银行都面临着随时倒闭的危险。

银行吸收存款是要付利息的,因此,每吸收一笔存款,它都增加一分支付利息的负担。但银行不是慈善机构,银行是要赚钱的。银行赚钱的手段是靠把吸收来的存款运用出去,简单地说,就是要把贷款放出去,收取比存款利息更高的贷款利息,这就是说,银行要靠息差赚钱。如果贷款没有到期,银行要想把贷款资产变现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银行贷款也还面临着不能按时收回甚至变成烂帐的风险。

银行烂帐越多,存款人的存款风险就越大。由于银行金库里实际保存的现金资产很少,只够应付一些日常的提款。即使银行没有烂帐,但如果大家都同时来取款,形成挤兑,那银行肯定就要出现支付危机。在没有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存款准备金制度支持的情况下,大家的挤兑就可以使得一家银行一夜之间走向破产。

挤兑的发生往往不是因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偏低这个原因,而是因为银行经营不善导致坏账太多引起的。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事情经常发生。1991年7月,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的破产还使我所在的企业蒙受了重大损失。当时,我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负责深圳地区合资企业的外资引进工作,当我在第一时间从香港电视新闻中得知BCCI倒闭的消息时,我开始并没有意识到BCCI破产和CEC下属公司有多大关系。

然而,当几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依法关闭BCCI深圳分行以后,问题的严重性暴露出来了:CEC系统内不少合资企业在BCCI深圳分行存有不少外汇存款,这些存款都无从兑现!那时,国内银行还是一派衙门作风,外资银行由于结算速度快和服务态度好而备受合资企业青睐,BCCI深圳分行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更是一流,没想到这个经营不错的深圳分行却因为总行的严重亏损和欺诈行为而被迫关门,众多储户也因此而深受其害。

国内居民尝到过银行倒闭这种苦滋味的人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在海南发展银行存过钱的十多万个个人储户和众多企业就对此心有余悸。海南发展银行就因为坏账太多而在1998年6月21日被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下令关闭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关闭的第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被关闭时,有十几万个老百姓在该银行存的32。65亿元储蓄存款无法正常支取,直到2003年年底,才有十万多个储户约30亿元的个人存款陆陆续续像挤牙膏似地兑付了部分本金,而剩下的70多亿元的企业存款和同业借款到现在也没有兑付一分钱。国内其他银行都还好端端的在每天存钱取钱,但这并不说明这些银行就一点风险也没有。

除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截止到2003年9月底,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坏账率为21。4%,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比例;如果加上从银行转到资产管理公司的1。4万亿元资产,坏账率更高,坏账总额大概占到我国一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

而今年一季度,国内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1万亿元,远远超过企业存款余额和国有部门的存款余额,因此,居民实际上不仅已经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债权人,还成了银行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既然在银行存钱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那么,就应该尽量避免到海南发展银行之类的银行去存钱。

究竟去哪家银行存钱?有几个因素值得考虑。第一选择是到资产负债状况比较良好的银行去存钱。现在各大银行都公布年报,掌握了一些财经知识的人都能够看懂哪家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良好,哪家稍差。对于看不懂年报的平头百姓来说,一个方法是向懂的人请教;身边实在没有懂的人,那就不妨去大银行存钱。

经济学上有一个“大则不倒”的理论,说的就是大银行不容易倒闭的道理。第二个选择是把钱分散存到不同的银行,也就是俗话说的“不要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可以分散风险。有的人迷信外国银行,觉得外国银行历史悠久,服务周到,把钱存到那儿去应该更安全。外国银行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别忘了我在BCCI的教训。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