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os机的发展历程 我国pos机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我国pos机的发展历程 我国pos机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信用卡的发展历程介绍

信用卡的发展历程?

信用卡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信用卡出现于19世纪末。19世纪80年代,英国服装业发展出所谓的信用卡,旅游业与商业部门也都跟随这个潮流。

但当时的卡片仅能进行短期的商业赊借行为,款项还是要随用随付,不能长期拖欠,也没有授信额度。

据说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他的钱包忘记带在身边。

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店结账,因而深感难堪,于是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

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

大来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到指定27间餐厅就可以记账消费,不必付现金,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

这种无须银行办理的信用卡的性质属于商业信用卡。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发行了银行信用卡,成为第一家发行信用卡的银行。

扩展资料:

信用卡的有点:

1、不需要存款即可透支消费,并可享有20-56天的免息期按时还款利息分文不收。

2、购物时刷卡不仅安全、方便,还有积分礼品赠送。

3、持卡在银行的特约商户消费,可享受折扣优惠。

4、积累个人信用,在您的信用档案中增添诚信记录,让您终生受益。

5、通行全国无障碍,在有银联标识的ATM和POS机上均可取款或刷卡消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用卡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是什么时候发行的?

从1985年第一张信用卡“中银长城卡”发行以来,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已突破历史记录的近1.3亿张。

而中国信用卡发展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年到1995年信用卡导入发展期,二是1995年到1999年处于发展的缓慢调整期,三是1999年至现在,进入一种激烈的竞争时期。

■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外国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中国大陆。1981年,发达卡(Federal Card),美国运通卡(American Card)等国际知名信用卡相继进入中国。

■1985年由中国银行广东珠海分行的“中银卡”是国内银行最早发行的信用卡。1986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了“长城卡”。1988年中行率先开始在全国发行信用卡,名称定为“长城信用卡”。以后一两年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逐渐开始发行。我国信用卡市场开始出现。

信用卡在国内推广后,由于没有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防范风险的能力薄弱很薄弱,全凭银行员工人为操作业务。信用卡持有者如果要大金额消费,只要有有关银行人员的授权则可。于是在经济过热的1992—1995年,除了个别恶意透支者肆意透支,不少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个人、企业,通过与银行卡部授权人员的关系,利用信用卡从银行取出了成百上千亿的资金。也有个别银行出于各种目的故意违规经营,绕开信贷监管部门,利用信用卡大肆投放资金,为当时的国家金融资金失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6年央行颁布《信用卡管理办法》彻底杜绝了“协议透支”、“透支便利”的也基本堵住了信用卡的信用功能,信用卡已基本不能信用消费了。之后几年里金融电子化成为热潮,各行都在加大网络基础建设。在网络化的平台上“借记卡”应运而生,并以申领方便、全国通行(通过网络)、商户消费、没有风险得到各家银行的青睐。各行基本上都停止了发行信用卡,转而推广借记卡,信用卡业务进入冬眠。此段时期只有广东发展银行,在没有央行的政策扶持下坚持探索, 1995年在国内率先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

信用卡在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了为其代办”东美VISA信用卡”协议,代办东美卡取现业务。从此,信用卡在中国出现。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标志着信用卡在我国诞生。

1985年,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首张“准贷记卡”,使用该卡须先往账户里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余额不足时,持卡人才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消费。

至1995年,广发银行察觉到经济环境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结合国际经验率先在国内推出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标准信用卡,正式将信用消费模式引入中国。此举开启了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帷幕,随后几年间,招行、中信等银行也相继推出了第一张品牌信用卡。

扩展资料:

1987年2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国内首家推出ATM服务,打破了国内存取款必须到银行的传统做法。

1987年3月,中国银行加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成为国内该组织的第一家会员。国际支付组织开始进入中国卡市场。

1988年6月,中国银行发行外汇长城万事达卡(国际卡),该卡可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商户使用,中国信用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用卡

信用卡在中国哪一年开始发行的?

1979年10月。

上世纪70年代末,张联利在中国银行分管国际业务,他第一次听到“信用卡”这3个字,他向国外的同行求教。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他写了一份名为《信用卡起源》的报告,交给了上级领导。

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后,中行决定引入信用卡。1979年,中行广东省分行率先同外国银行签订了代理信用卡业务的协议。

扩展资料:

1987年2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国内首家推出ATM服务,打破了国内存取款必须到银行的传统做法。

1987年3月,中国银行加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成为国内该组织的第一家会员。国际支付组织开始进入中国卡市场。

1988年6月,中国银行发行外汇长城万事达卡(国际卡),该卡可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商户使用,中国信用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用卡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是什么卡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是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的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从1985年3月开始发行的地区信用卡——【中银卡】。

当时的【中银卡】只是一种凸印字符卡,背面有类似磁条的褐色条,但不是磁条。后来,随着磁条技术的引进,1987年前后,【中银卡】背面的磁条才开始写上磁记录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磁条卡。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是哪个银行发行的?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

发行时间:1985年3月

发行区域:珠海

基本介绍:1985年3月,身处沿海开放特区的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此卡当时仅限在珠海地区使用,发行量较少。

卡面介绍:此卡左上角用春秋战国时的布币为标记,上面用小篆写有“中国银行”字样。该卡上半部分三分之一是红色底,中间有一条白色间隔带将上、下半部分分隔开来。整个下半部分是银色(金卡为金色),及有效期限都打印在下半部分,但是没有持卡人姓名。“中银卡”的这种设计后来成为一种标准模式,被许多银行的提款卡所模仿、借鉴。

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何时发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

展望pos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预见:《年中国POS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新大陆(000997);新国都(300130);天喻信息(300205);百富环球(00327.HK);优博讯(300531)等

本文核心数据:联网POS机具数量;企业出货量;POS机销量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本文数据来源蛀牙有尼尔森、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联,其中尼尔森对出货量统计口径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为每年第四季度至少发生1笔成功交易的POS机具数,而中国银联统计口径为企业相关产品的销售量,两者统计口径不同,数据存在一定误差,本文对国内POS机行业规模预测以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为主。

行业概况

——定义

POS(Point of

sales)的中文意思是“销售点”,人民银行定义POS机为“移动销售点终端”,主要用途是为消费者提供非现金结算服务,银行会向签约POS机业务的商家提供本外币资金结算服务。

商用POS机是属于银行的商户大POS机,个人办理较难,一般只能是商户才能办理,需营业执照、对公账户证明以及门头照片等资料。

——分类

POS机按智能程度可以划分为传统POS机和智能POS机;按通讯方式分主要分为固定POS机和无线POS机两大类,按打印方式分类分为热敏POS机、针打POS机、套打POS机。按其机型分还有移动手机POS机、手持POS机、台式POS机;其操作系统还可分为Windows系统POS机、安卓系统POS机。

——产业链剖析

商用POS机上游主要是POS机具所需的原材料、芯片及模组等零配件;中游主要是POS机具生产商以及运营服务机构;下游主要面对个体商户、金融机构等商户。还有基础支持供应商、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一些配套行业。基础支持供应商主要有通讯运营商、软硬件技术供应商、渠道服务机构等;配套行业主要有生活服务行业如美团、大众点评等。

商用POS机上游芯片供应商主要有高通、海思、英特尔与紫光展锐等企业,提供模组的企业主要是移远通信、广和通、有方科技、美格智能、日海智能等;中游具有POS机具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有华智融科技、新国都、新大陆、百富科技、升腾资讯与惠尔丰等,主要POS机运营商有拉卡拉、通联支付、快钱支付。深圳瑞信银等。

行业发展历程:迎来升级发展期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探索商用POS机行业,1981年商业部组织北京市商业部门率先引进日本OMRON公司528型收款机,分别用于北京市各大商场,POS机行业开始启动。随着中国银联的成立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我国商用POS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市场逐渐进入饱和,增长乏力,商用POS机行业顺应市场需求,开始转型升级,扫码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智能POS终端不断出现,目前行业进入转型升级发展期,未来发展方向将是拥有聚合支付功能的智能商用POS机。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规范商业POS机行业发展,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其中,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意见》提出优化与新型消费相关的支付环境,鼓励银行等各类型支付清算服务主体降低手续费用,降低商家、消费者支付成本,推动银行卡、移动支付在便民消费领域广泛应用,利好行业发展;与此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特征影响,商用POS机支付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从支付受理终端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支付受理终端相关业务管理,维护支付市场秩序。与此年3月1日开始,个人收款码不得再用于经营收款的规定,也给终端行业带来新的增量市场。

行业发展现状

——行业供给现状:向智能POS机方向发展

中国POS机制造行业重点企业供给情况如下:

——行业需求现状

1、市场整体需求情况:需求增长乏力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联网POS终端每年都以上百万台的数量增加,年我国联网POS机具数量达到3414.82万台,比上年新增295.96万台,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数量达到2733万户。

年,由于市场逐步饱和,以及遭遇政策大改,我国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和POS机具规模双双下降,截至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362.96万户,联网POS机具3089.28万台,较上年末分别减少370.04万户、325.54万台,年,受到315曝光影响,POS行业更加严格;政策要求自年6月15日起所有的自选商户均被要求关闭。

年-年,虽受疫情影响,但POS机行业的换机潮带动行业出现了逆势增长,截至年底,联网POS机具数量为3893.61万台,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数量出现下降,至2798.27万户。

总体看来,近年来POS机行业需求市场增长乏力,由于市场饱和,传统POS机生产厂商规模扩张受到限制,面临转型压力。

注:此处统计口径为每年第四季度至少发生1笔成功交易的POS机具数。

注:此处统计口径为每年第四季度至少发生1笔成功交易的POS机具数。

2、企业出货量情况:华智融、魔方电子发展迅速

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国占了8席,分别是华智融、魔方电子、天喻信息、百富、新大陆、升腾、艾体威尔、新国都。这八家企业的POS终端出货量在-年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华智融与魔方电子,在年时出货量远小于百富、新大陆等老牌企业,到年出货量就已将居中国第一与第二。

注:截至年5月11日,《全球POS与收单市场报告》暂未发布,故更新到年数据。

3、产品需求趋势:传统POS机销售量开始下降,但仍是市场主要产品

-年,传统POS终端‘销售量呈先升后降走势,但销售占比均超过51%,且逐年递增,分别为51.5%、88.2%、88.6%;智能POS终端POS和mPOS终端销售量均持续降低,三年来分别降低了57.9%、91.0%;云闪付受理终端销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年达到103万合,较年增加了25万合,增幅32.1%。

注: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此数据与上文联网POS终端数量存在误差。

行业供需平衡情况:需求存在缺口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OS机生产国,但由于我国信用卡等行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人均POS机拥有量较低,年我国每万人对应的POS机具数量为275.63台,而日本和韩国在2016年这一数据就分别达到660台和642台,我国POS机需求仍存在一定缺口。

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银联统计数据,年中国传统POS终端销售量排名前5的厂商分别为华智融、魔方电子、天喻、新大陆、新国都;智能POS终端销售量排名前5的厂商分别为联迪、惠尔丰、新大陆、新国都与升腾。

注:此为年数据,截至年5月13日,年统计数据暂未公布。

行业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在智能支付终端发展下,行业将向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在智能商用POS出现之前,就有传统的POS满足人们刷卡的需求,对于传统的POS来说,支付的完成就意味着交易的中止,而现在,智能POS不仅仅能满足所有的支付方式,还将以支付为起点,结合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衍生出消费数据采集、运营管理、会员管理、金融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场景。预计未来几年,智能支付终端将基本完成对传统POS的更替。从目前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商用POS机行业各企业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商用POS机行业将向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多元化、产品服务化、产业生态化等方向发展。

——未来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步走向无现金社会。对比发达国家,其拥有较为成熟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信用卡消费习惯已经养成,无现金支付方式主要停留在银行卡支付。而我国由于还没有建好一个信用卡时代,就迎来了更为便捷的移动支付,这种独特的使得无现金社会在我国经历飞速的发展。目前,线下扫码支付业务是现阶段推动无现金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生物识别支付将成为未来推动无现金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随着智能POS机的不断推出,我国商用POS机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至2027年,我国POS机联网数量预计将接近6900万台。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POS终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pos机代理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预见:《年中国POS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新大陆(000997);新国都(300130);天喻信息(300205);百富环球(00327.HK);优博讯(300531)等

本文核心数据:联网POS机具数量;企业出货量;POS机销量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本文数据来源蛀牙有尼尔森、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联,其中尼尔森对出货量统计口径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为每年第四季度至少发生1笔成功交易的POS机具数,而中国银联统计口径为企业相关产品的销售量,两者统计口径不同,数据存在一定误差,本文对国内POS机行业规模预测以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为主。

行业概况

——定义

POS(Point of

sales)的中文意思是“销售点”,人民银行定义POS机为“移动销售点终端”,主要用途是为消费者提供非现金结算服务,银行会向签约POS机业务的商家提供本外币资金结算服务。

商用POS机是属于银行的商户大POS机,个人办理较难,一般只能是商户才能办理,需营业执照、对公账户证明以及门头照片等资料。

——分类

POS机按智能程度可以划分为传统POS机和智能POS机;按通讯方式分主要分为固定POS机和无线POS机两大类,按打印方式分类分为热敏POS机、针打POS机、套打POS机。按其机型分还有移动手机POS机、手持POS机、台式POS机;其操作系统还可分为Windows系统POS机、安卓系统POS机。

——产业链剖析

商用POS机上游主要是POS机具所需的原材料、芯片及模组等零配件;中游主要是POS机具生产商以及运营服务机构;下游主要面对个体商户、金融机构等商户。还有基础支持供应商、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一些配套行业。基础支持供应商主要有通讯运营商、软硬件技术供应商、渠道服务机构等;配套行业主要有生活服务行业如美团、大众点评等。

商用POS机上游芯片供应商主要有高通、海思、英特尔与紫光展锐等企业,提供模组的企业主要是移远通信、广和通、有方科技、美格智能、日海智能等;中游具有POS机具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有华智融科技、新国都、新大陆、百富科技、升腾资讯与惠尔丰等,主要POS机运营商有拉卡拉、通联支付、快钱支付。深圳瑞信银等。

行业发展历程:迎来升级发展期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探索商用POS机行业,1981年商业部组织北京市商业部门率先引进日本OMRON公司528型收款机,分别用于北京市各大商场,POS机行业开始启动。随着中国银联的成立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我国商用POS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市场逐渐进入饱和,增长乏力,商用POS机行业顺应市场需求,开始转型升级,扫码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智能POS终端不断出现,目前行业进入转型升级发展期,未来发展方向将是拥有聚合支付功能的智能商用POS机。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规范商业POS机行业发展,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其中,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意见》提出优化与新型消费相关的支付环境,鼓励银行等各类型支付清算服务主体降低手续费用,降低商家、消费者支付成本,推动银行卡、移动支付在便民消费领域广泛应用,利好行业发展;与此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特征影响,商用POS机支付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从支付受理终端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支付受理终端相关业务管理,维护支付市场秩序。与此年3月1日开始,个人收款码不得再用于经营收款的规定,也给终端行业带来新的增量市场。

行业发展现状

——行业供给现状:向智能POS机方向发展

中国POS机制造行业重点企业供给情况如下:

——行业需求现状

1、市场整体需求情况:需求增长乏力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联网POS终端每年都以上百万台的数量增加,年我国联网POS机具数量达到3414.82万台,比上年新增295.96万台,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数量达到2733万户。

年,由于市场逐步饱和,以及遭遇政策大改,我国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和POS机具规模双双下降,截至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362.96万户,联网POS机具3089.28万台,较上年末分别减少370.04万户、325.54万台,年,受到315曝光影响,POS行业更加严格;政策要求自年6月15日起所有的自选商户均被要求关闭。

年-年,虽受疫情影响,但POS机行业的换机潮带动行业出现了逆势增长,截至年底,联网POS机具数量为3893.61万台,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数量出现下降,至2798.27万户。

总体看来,近年来POS机行业需求市场增长乏力,由于市场饱和,传统POS机生产厂商规模扩张受到限制,面临转型压力。

注:此处统计口径为每年第四季度至少发生1笔成功交易的POS机具数。

注:此处统计口径为每年第四季度至少发生1笔成功交易的POS机具数。

2、企业出货量情况:华智融、魔方电子发展迅速

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国占了8席,分别是华智融、魔方电子、天喻信息、百富、新大陆、升腾、艾体威尔、新国都。这八家企业的POS终端出货量在-年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华智融与魔方电子,在年时出货量远小于百富、新大陆等老牌企业,到年出货量就已将居中国第一与第二。

注:截至年5月11日,《全球POS与收单市场报告》暂未发布,故更新到年数据。

3、产品需求趋势:传统POS机销售量开始下降,但仍是市场主要产品

-年,传统POS终端’销售量呈先升后降走势,但销售占比均超过51%,且逐年递增,分别为51.5%、88.2%、88.6%;智能POS终端POS和mPOS终端销售量均持续降低,三年来分别降低了57.9%、91.0%;云闪付受理终端销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年达到103万合,较年增加了25万合,增幅32.1%。

注: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此数据与上文联网POS终端数量存在误差。

行业供需平衡情况:需求存在缺口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OS机生产国,但由于我国信用卡等行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人均POS机拥有量较低,年我国每万人对应的POS机具数量为275.63台,而日本和韩国在2016年这一数据就分别达到660台和642台,我国POS机需求仍存在一定缺口。

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银联统计数据,年中国传统POS终端销售量排名前5的厂商分别为华智融、魔方电子、天喻、新大陆、新国都;智能POS终端销售量排名前5的厂商分别为联迪、惠尔丰、新大陆、新国都与升腾。

注:此为年数据,截至年5月13日,年统计数据暂未公布。

行业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在智能支付终端发展下,行业将向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在智能商用POS出现之前,就有传统的POS满足人们刷卡的需求,对于传统的POS来说,支付的完成就意味着交易的中止,而现在,智能POS不仅仅能满足所有的支付方式,还将以支付为起点,结合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衍生出消费数据采集、运营管理、会员管理、金融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场景。预计未来几年,智能支付终端将基本完成对传统POS的更替。从目前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商用POS机行业各企业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商用POS机行业将向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多元化、产品服务化、产业生态化等方向发展。

——未来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步走向无现金社会。对比发达国家,其拥有较为成熟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信用卡消费习惯已经养成,无现金支付方式主要停留在银行卡支付。而我国由于还没有建好一个信用卡时代,就迎来了更为便捷的移动支付,这种独特的使得无现金社会在我国经历飞速的发展。目前,线下扫码支付业务是现阶段推动无现金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生物识别支付将成为未来推动无现金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随着智能POS机的不断推出,我国商用POS机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至2027年,我国POS机联网数量预计将接近6900万台。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POS终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