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查了38个城市百余家商场化妆品专柜POS机,发现六个真相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追求稳中求进的正确发展思路,国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攀升。化妆品已从最早的奢侈消费品,向日常必需品转变。而线下零售渠道,依旧是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主要途径。对于品牌而言,深耕CS与KA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中国化妆品百货零售市场概况
市场规模扩大,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规模超过2200亿。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其发展增速放缓至8.3%。
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从2013年的162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6年的2222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达到了36.74%的增长。而增速从2013年的13.3%,放缓至2016年的8.3%。
线下百货渠道仍是主力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6年,线下百货渠道仍是化妆品销售最主要的渠道。
据图表显示,百货渠道化妆品零售份额占比自2013年以来,至2016年,成下降趋势,降幅达到0.9%。同样占比下降的还有超市渠道,降幅达到7.5%之多。
而电商渠道、直销渠道、专卖店渠道的零售份额占比则成上升趋势。最值得关注的是电商渠道的零售份额占比从2013年的25.0%上升至31.9%,涨幅达到6.9%。
可见,电商渠道发展会抑制持续迅勐态势,而百货渠道零售份额占比虽有下降,但降幅并不明显,未来仍会是主要化妆品零售之一。
妇女节是化妆品百货渠道的销售高峰根据某权威市场调查机构2016年针对全国38个城市百货渠道化妆品销售数据显示,化妆品百货渠道的销售高峰出现在3月份,这与妇女节百货商场的促销活动有很大关系。
百货渠道高档品牌是主流,整体品牌档次份额变化微弱在对38个城市百货渠道化妆品销售数据检测分析中显示,无论是一线城市百货渠道还是二线百货渠道,百货商场中化妆品品牌都是以高端品牌为主。
在一线城市百货渠道中,高档品牌份额占据50%以上。二线城市百货百货渠道中,高档品牌份额占45%以上。
而2015年与2016年相对比,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品牌档次份额变化很微弱。
彩妆稳步增长,护肤品下降根据检测数据显示,彩妆类产品销售占比从2013年的18.5%增长到2016年的21.8%。平均每年以1.4%的增幅稳步上升。且2016年彩妆销售占比同比上升5.1%。
护肤类产品销售占比从2013年的81.5%减少至2016年的78.2%。且2016年护肤品类产品销售占比同比下降2.4%。
总体来看,百货渠道中化妆品产品销售依旧是护肤品占据绝大部分。
欧美化妆品主导地位难以撼动,韩国品牌在护肤和彩妆中增势强劲根据检测数据显示,在百货渠道化妆品类销售中,欧美化妆品普遍受消费者青睐,其产品销量远高于日本、韩国、中国大陆、港澳台及其他地区的化妆品品牌。
而从销量增速来看,韩国品牌化妆品元高于其他地区品牌,其中韩国彩妆增速最快。
截止2016年,韩国化妆品在中国百货渠道,已成为消费者最热门的新宠。但2017年,因萨德反导问题,以及韩国化妆品被爆检测不合格被拒国门外等负面消息的影响,韩国化妆品在中国的销售,前景堪忧。
2017年百货业化妆品市场趋势预测
护肤整体趋势不变,降幅减少至0.2%
2016年,在百货渠道,洁面、爽肤水、面霜/乳液、眼部护理等品类的销售增长率是放缓的,其中以洁面类产品增速下降最多。这导致护肤品整体增长呈下降趋势。
预测在2017年,洁面、爽肤水以及眼部护理的销售增长率将大幅度增加,其中爽肤水产品的增长率或将达到2%,实现加速增长态势。预计2017年护肤品整体增长降幅将减少至0.2%。
彩妆持续上涨,涨幅将达到11%
2016年,百货渠道内,除眼部产品增长率下降以外,其他面部、BB霜/气垫、散粉、唇部、指甲等彩妆产品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因此2016年彩妆整体,在百货渠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17年,除了BB霜/气垫、指甲彩妆产品增长率将低于2016年水平,其余面部、散粉、唇部、眼部及其他彩妆产品的增长率都将高于2016年的水平。因此在2017年,在百货渠道内,彩妆整体销售将持续上涨,涨幅将达到11%。
2017年已过两月,详细了解2016年百货渠道化妆品销售情况以及2017年的发展趋势,将对未来2017年的剩余10个月中,对于百货渠道的布局调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聚美丽学院APP研发学院全年50场免费公开课,由中国最顶尖的研发工程师主讲。会员有权加入专属讲师课程社群,与研发大咖面对面交流学习。目前研发社群规模已超5000人,研发总监50+,高校学术教授20+并不断增长中。由葛文耀(中国化妆品教父、六神、佰草集之父)、肖荣生(韩后董事总裁)、郑春影(自然堂、伽蓝集团董事长)、沈志荣(欧诗漫创始人)、李慧良(中国化妆品研发教父)、孙培文(韩束、一叶子研发总监)、蒋丽刚(珀莱雅研发总监)联合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