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客户不刷信用卡诈骗 拒绝刷信用卡

本文目录一览:

  • 1、信用卡短信诈骗揭秘之信用卡逾期

  • 2、银行从业人员以外的人员实施的银行卡盗刷信用卡诈骗案件符合什么条件应作为业
  • 引导客户不刷信用卡诈骗 拒绝刷信用卡
  • 3、最常见的信用卡诈骗手段有哪些?
  • 4、我们是销售汽车的,客户买车做建行分期,车已提,发票也开了,但是客户拒不刷分期,怎么办,他触犯法律了吗

信用卡短信诈骗揭秘之信用卡逾期

几日前,卡友小章收到自称“XX银行”发来的 信用卡逾期 短信。短信内容如下:

尊敬的*杰 您好! 您的银行 信用卡 因逾期未还款影响 征信 现已冻结,请立即联系客服办理解冻【银行】00861-85012-77205”

这条短信写出了小章的名字,而小章正好有这个银行的信用卡。

担心信用卡逾期会影响到自己的征信,小章立即回电给短信中留的电话号码,问如何才能解冻。一位自称银行客户经理的赵先生引导他提供了信用卡账号、密码和另一张信用卡的账号、密码、验证码。小章将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对方后,又收到1条银行短信,却发现两封短信格式不同,而自己另一张信用卡里的5000多元被对方转走了,“这时候我才发现被骗”。

虽说“人艰不拆”,但经验教训总是要总结的。下面,我们来帮悲催的小章分析一下他是如何被骗的:

首先,收到经过“伪装”的银行的短信后, 小章 未发现异常,而是被惊爆的内容吸引。诈骗分子模仿银行的口吻编辑发送了短信,导致 小章 过度关注自己的账户安全而非内容的真实性。

其实,分析下诈骗短信所留的联系方式“00861-85012-77205”,一般人就能察觉出这是个骗局了。要知道,0086是中国大陆的区号,后面18501277205是骗子的手机号码,可是骗子用“-”区隔之后,迷惑了短信收件人,让他们认为此乃“银行客服的特殊号码”,却忘记了各家银行都是统一的五位数官方客服号码。

另外,在骗子通过电话引导诈骗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确认对方身份、说话口音、专业度等方式来判别。

也许你会问,骗子是怎么转走小章 银行卡 里的钱的呢?

看了上文嚣张的受骗过程,你会明白――他是在与诈骗分子沟通过程中,按照诈骗分子的引导,一步步被套取了卡号、密码和卡内信息,然后诈骗分子通过制假卡或者网上 银行转账 等渠道,把他卡里的现金全部转走了。

也许你会说,在日常生活中,学金融的或许更容易辨别此类骗局,普通人很难区分金融诈骗短信和正常短信的区别。那么,本文就教你几招小窍门:

(2)看短信来源。目前,每一家银行都有一个移动运营商分配的专用于银行短信发送的服务号码(如下图是来自苏宁银行的尾号95177的服务号码),而诈骗短信的发信号码基本上是手机号。

(3)看短信里的自称。正规的刷卡消费短信通知都是由发卡银行发送的,而诈骗短信大多以“xx银联”自称。

(4)看短信里的消费地点。诈骗短信中都会写明具体的消费地点,而银行发的正规消费短信,均不会涉及具体的消费地点,如上图苏宁银行借记卡的消费信息提示,并不会涉及消费地点信息。

(5)看结算部分的信息。银行卡特别是借记卡消费一般都是实时扣款的,也就是消费时马上就结算。骗子在有些诈骗短信里写了“将在结算日扣划”。

(6)请银行系统帮助识别。例如收到来自95533的短信息,无法辨别真伪,请复制短信完整信息发送至95533,建行系统后台自动甄别。

(7)看是否索取验证码。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索取客户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如果遇到所谓的客服人员向你索取验证码,可直接判定为诈骗分子。

最后,着重强调一点:不要随意将个人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透露给陌生人。这是最原始的保护方式。

银行从业人员以外的人员实施的银行卡盗刷信用卡诈骗案件符合什么条件应作为业

属于诈骗罪,信用卡盗刷犯《信用卡诈骗罪》,相关法律如下:

一、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信用卡诈骗罪是诈骗犯罪的一种,该罪和诈骗罪之间是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信用卡在该罪中是犯罪工具,而不是犯罪对象。行为人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进行诈骗活动的,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以本罪定罪处罚。

二、量刑:

《刑法》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拓展资料

提高防范意识,信用卡的风险如下:

1、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一是持卡人恶意透支。二是持卡人谎称未收到货物。三是先挂失,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四是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

2、来源于商家的风险:一是不法雇员欺诈。在现实中,雇员能接触到顾客的卡信息,甚至持卡离开顾客的视线。不法雇员会使用客户信用卡消费,并将非法使用出现的发票自行扣压,致使客户受到损失。

3、不法商家通过与知名商店相近的域名或者邮件引导消费者登录自己的网址。消费者难以识别互联网商家的真伪,很容易轻易提交支付信息。特约商店老板自己伪造客户购货发票,然后拿假发票向银行索取款项。

34、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一是盗窃。盗窃者会大量而快速地交易,直到合法持卡人挂失并且该卡被银行冻结。二是复制。在宾馆、饭店这类场所,授权环节通常会离开持卡人的视线,这就使不道德的职员有机会利用小型读卡设备获得磁条信息。三是ATM欺诈。

最常见的信用卡诈骗手段有哪些?

“假冒银行官方号码+钓鱼网址”。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于以“95XXX”开头的银行官方客服热线是比较信任的,接到这样的号码,大多数人都会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警惕性。一般来说,诈骗分子会使用改号器将电话号码改为银行官方客服热线,打着“系统维护,更换密码令”、“某某商场大额消费”或者“积分兑换礼品”的幌子,利用伪基站技术向用户推送附有假冒的银行官方网站链接的短信,而用户一旦点击短信中的钓鱼网址链接,极有可能泄露用户名、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导致信用卡被盗刷。

广大持卡者要特别留意短信或电话中提供的网站是否与银行对外公布的网站域名一致;不少网站域名会多出一些字母或者少一些,多出后缀或前缀。若无法判断,建议拨打发卡行官方客服热线进行确认,切勿被假象所蒙蔽。

免费送礼不可信, 警惕“天上掉馅饼”。

近期,不少消费者投诉,他们大多都接到了看似各大银行官方的号码来电。电话中说,被抽中成为幸运用户之一,可以获得银行信用卡中心送出的“3D眼镜”“高额礼包随身WIFI”等礼品,设备是免费的,但是物流费和检测费用需要190多元,邮包内会附赠200元电话充值卡,如果要的话需要提供收货地址等信息。

由于目前电话号码套号骗术层出不穷,在接到此类电话时,持卡人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妨挂断电话后及时致电官方电话核实。同时,各家银行的优惠活动、增值服务等信息,用户都可以通过银行官网查询、辨别,要警惕“天上掉馅饼”,切勿贪图小便宜,防止上当受骗。

帮你提额非“好心”。

据统计,以信用卡提额为由头的诈骗也占相当高的比例。信用卡专家表示,如果有“银行客服”的电话,来电主动要帮持卡人提高信用卡额度,先不要高兴得太早,电话那头很可能就是骗子。

一般这类所谓的“银行客服”都会以用户信用卡消费符合额度提升要求,帮持卡人提高信用卡额度,在电话过程中会询问卡号、验证码及背面的校验码等资料,或让客户登录其所提供的假冒网站输入相关信息,从而成功诈骗实施盗刷。

“在任何情况下,银行或信用卡机构的服务人员都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向客户索要密码或卡号。一旦对方提出这样的要求,即可判定是诈骗信息。”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表示。

网购“退款”。

网购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骗子们在这一领域也推出了新型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利用消费者的真实购物信息,充当客服人员“退款”,随后引诱消费者进入钓鱼网站,这也是近期热门的一大骗局。

消费者杨女士就遭遇过这样的骗局。杨女士喜欢网购,有一天她在网站拍下一件大衣。就在此时,她接到“店主”打来的电话,声称该商品断货,需要她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卡片背面的校验码等信息进行退款。杨女士信以为真,便提供了信用卡相关信息,直到收到银行发来的交易短信才知道落入了骗子的圈套,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她的信用卡已经被盗刷。

在沉浸于网购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请持卡人对陌生客服来电、克隆网站、陌生网址链接等保持警惕,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密码、身份证、校验码等核心数据。

偷窥受害人个人信息。

一些顾客办理银行业务时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于是有的骗子凭其超强的记忆力,将被害人的信用卡号、签名栏后三码(CVV2)、身份证号码、姓名、银行卡密码记下来,然后伪造被害人身份证到银行开通网上银行,将受害人的存款占为己有。

借付款之名诈骗。

骗子想方设法查找到某些公司的资料后,打电话假意称要订货先付部分订金,请财务人员及时查收。一两天后,骗子再次询问是否收到货款,当财务人员回答未收到时,骗子会提供一个所谓银行的电话号码要财务人员电话核实,而这个自动接听电话接通之后,就会提醒你输入账号、密码,当骗子取得账号、密码后马上会伪造身份证到银行取款。

电话联系索要密码。

骗子谎称你的信用卡被人盗用,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要求受骗人把卡号和身份证号码、后三码等报给银行工作人员,以免信用卡被冻结。当你将相关资料告知骗子后,信用卡上的金额就会被盗(盗刷信用卡只需知道身份证号、信用卡号、信用卡签名栏后三码(CVV2)就可在网上交易。

黄网“木马”,下载播放器等软件。

很多好奇分子喜欢狂黄网站,当点击观看时,提示需要安装播放器。当受害者点击下载时。不法分子事先设置的木马软件便会自动下载、安装到被害人的手机中,从而实现对被害人手机短信的拦截控制,这样在不经意间不法分子通过拦截向持卡人信用卡绑定的手机发送的银行验证短信盗刷。

我们是销售汽车的,客户买车做建行分期,车已提,发票也开了,但是客户拒不刷分期,怎么办,他触犯法律了吗

他不刷分期是个人行为,这肯定是违法的,因为只是要办信用卡贷款买车,银行规定的就是分期付贷,这个不是你们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法规就是如此,就好象你不懂得法,难道你杀人就无罪吗?如果他在一定期限内不按规定执行,银行会收拾他,和你们没关系,你们急什么,急的是他自己,只要他上了黑名单,在银联里,所有的信用都会拒绝一个实际违规者,他的损失太大了,只是他还不懂,建议你们先不用理他,等他实际违法后再处理,这种人太垃圾,没必要当他是客户,当他是王八旦就好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