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短信说信用卡逾期被起诉(信用卡逾期诈骗短信内容)

突然收到了信用卡中心的短信,请问是不是诈骗信息?

收到短信说信用卡逾期被起诉(信用卡逾期诈骗短信内容)

有不少人收到自称“银行官方客服”发送的信用卡逾期提醒短信,并声称违反相关规定将追责并上报征信。银行专家表示,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典型的电信诈骗类型,公众要提高警惕。针对一系列电信诈骗手段,信用卡机构从分辨真假客服和资金安全两个方面支招防诈骗攻略。

首先,官方客服不会通过私人电话联系客户或以清空额度及注销账户的名义要求客户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另外,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官方客服也不会通过私人账号联系客户,以办理业务名义索要客户银行账号及密码等个人敏感信息。

在资金安全方面,以消除不良征信名义提前收取保证金、押金等行为均是诈骗手段,不良征信是不能人为消除的。另外,以账户异常名义要求将账户或银行卡中的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的行为,也是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谨记钱放在自己的账户里才是最安全的。

最后提醒用户,如遇非官方电话不要理会,短信中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击,这些链接很可能是为了套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同时,短信中的电话不要直接回拨,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轻易告诉他人。如有疑问,应及时联系官方客服或至柜台询问或核实,以保证自身财产安全。

诈骗短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假借“官方客服”通知用户信用卡已经逾期,将追求其责任并上传征信系统,根据相关规定一旦提起诉讼,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出行及消费,需尽快联系“客服”处理;

第二种是通知用户涉嫌信用卡恶意透支,已正式立案审核并建立档案,后续不再接受任何庭外调节,需尽快联系“客服”说明情况;

第三种是告知用户可为其特批大幅度利息减免,过期将视为自动放弃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永久取消减免资格,需尽快联系“客服”处理。

银行专家指出,三类短信的共同点是利用一些客户不了解征信上报机制及法律常识,进行威胁恐吓,且最后附上的“客服”联系方式均为私人手机号。此外,发送短信的号码也非银行“955××”开头的官方客服电话。

除了上述三种典型的诈骗短信,相关信用卡业务类电信诈骗还有诸如核实或更新客户个人信息、信用卡提额、信用卡套现、信用卡积分兑换、清除不良征信记录等等。

信用卡诈骗案例:收到“信用卡逾期,办理解冻”短信请删除

最近,一个新型的 信用卡 诈骗手段在江苏地区爆发,不少市民收到了信用卡诈骗短信“您的 信用卡逾期 影响 征信 ,现已冻结……”,为了避免上当、受骗,遇到类似的诈骗短信,一定要立即删除。

一、信用卡诈骗案例现场

苏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XX信用卡因(逾期还款)影响征信,现已冻结,请立即联系客服:008-61XXXXXX办理解冻【X银行】”。

因为李女士名下确实有该信用卡,她当即拨打短信提供的客服电话,并在客服的要求下,将自己的信用卡卡号、卡片背后的交易安全码以及手机收到验证码一并告知对方。之后,她便收到短信,称信用卡被消费4998.79元。这时,李女士才意识到被骗了。

二、防范信用卡诈骗贴士

持卡人收到信用卡相关的短信,一定要注意甄别,尤其是涉及信用卡提额、信用卡逾期、信用卡还款等,短信中的链接不要乱点,客服电话也不要直接回拨,立即删除短信。

如果确实存有疑虑,建议持卡人自行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管短信中提供的号码是不是银行的官方电话,都不要直接回拨,切记。

另外,个人身份信息及卡片信息、手机验证码等都不能泄露给他人,即使是银行工作人员也不会向你索要信用卡密码、信用卡安全码、手机验证码这些信息。

我提醒,现在信用卡诈骗的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不要轻信,避免财务受损。

“信用卡逾期”短信你收到了吗?已有多人被骗!

“您的 信用卡逾期 影响 征信 ,现已冻结……”

收到这样的短信你会怎么做?是直接无视,还是肃然起敬?

前几天,的朋友李姐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因为李姐名下确实有这个银行的 信用卡 ,而且好像真的有逾期。

于是李姐马上拨打短信内提供的客服电话,并按照对方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在转入人工服务后,李姐按照对方要求,将自己的信用卡卡号、卡片背后的交易安全码以及手机收到验证码一并告知对方。

之后,李姐便收到短信,称信用卡被消费4998.79元。这时,李姐才意识到被骗。

这就是这几天很多人遭遇的”信用卡逾期”短信诈骗套路。

如何避免类似的骗局呢?

不轻信

收到类似“信用卡被冻结”短信时,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逾期,都应第一时间与银行官方客服核实,或到附近银行柜台进行确认,千万不要直接与短信内给出的电话联系。

对于经常收到“逾期”短信提醒的老哥,当没说。这种骗术对你没用。

不理会

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的各种链接,因为木马病毒可能隐藏其中,如果不小心点击链接,出现输入卡号和密码的界面,更不要输入个人信息等。

不透露

不要随意将个人信用卡卡号、密码等信息透露给陌生人。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索取客户手机接收到的验证码,如果遇到所谓的官方客服人员向你索取验证码,可直接判定为诈骗分子。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