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信收款码2022年3月1日起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支付宝、微信收款码2022年3月1日起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2021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 对银行卡收单和条码支付终端做出相应管理要求。

其实早在6月份征求意见稿中,已经点出了POS收单“ 一机一户” 加强管理的相关内容。本次正式文件更多的是对条码支付终端管理的一些补充。

新规主要补充内容:

1、限制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

2、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

3、收款条码要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有经营活动的划入特约商户范围

文件要求2022年3月1日起,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特约商户。此外,限制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主要针对频发的跑分、赌博、电炸等违规行为);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收款条码要制定分类管理制度;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有经营活动的划入特约商户范围。

一、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明年3月起禁用于经营收款

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明年3月起禁用于经营收款

  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明年3月起禁用于经营收款,自二维码面世以来,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便一直是收款的两大巨头产品。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明年3月起禁用于经营收款。

  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明年3月起禁用于经营收款1   11 月 26 日,据北京日报,”2022 年 3 月 1 日起个人收款码禁用于经营性服务 “ 及 ” 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 的消息近日刷屏网络。这一消息源自央行近期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解释称,近年来,个人收款条码得到广泛运用,提高了资金收付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 跑分平台 “,以高额收益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与赌客 ” 点对点 “ 线上远程转移赌资,将赌资分拆隐藏于众多正常交易场景。

   扫码支付具备的优势有哪些?

   1、无卡支付,方便快捷

  以前出门需要带大量的现金,银行卡支付出现后,出门需要随时带着银行卡。而现在呢,出门连银行卡都不需要带了,一部手机,扫一扫就能搞定,方便快捷,安全性相对于银行卡也比较高。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支付方式。

   2、即时到账,无需硬件设备

  以前用信用卡,还需要POS机刷一下,有时到账也会出现延迟。扫码支付呢?到账快,到账之后,商家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现金了,商家也不需要多花钱买一部POS机了。只要一个二维码,让顾客扫一下就可以了。

   3、一码多付

  不仅仅同时支持支付宝、微信、百度、京东等线上主流支付方式,还支持线下店家的支付。也就是说,以后出门的时候,我们只需带一部手机和自己就可以了。这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很方便,出门就可以不背包、不带钱包了。

   4、简单易学

  只要手里有一部智能手机,上至老人,下到小孩都能很快学会使用。

  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明年3月起禁用于经营收款2   “2022年3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禁用于经营性服务”及“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的消息近日刷屏网络。记者获悉,这一消息源自央行近期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

  自二维码面世以来,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便一直是收款的两大巨头产品。但显而易见的是,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一直游离于商户入网规范之外,不受监管。

  正规线下收单机构的特约商户信息都会上报银联,而线上个人码却并未将信息上报。随着支付监管的’不断加强,严格区分个人/商户收款码势在必行。文件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从2013年微信被火爆使用至今,微信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几乎连接了所有人,深入到我们衣食住行娱的各个场景,如今它更像是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并不是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只是它所提供的便捷,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去使用。

  微信强大的功能背后,蕴含无限商机,目前全民使用的微信支付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数据显示,人们最常使用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合计占据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93.11%。

  依托于微信支付生态,通过智能二维码为实体商机进行无感知引流锁客,消费者通过专属智能收款码付款即可获得专属折扣,同时通过智能二维码为商家打造专属“私域流量”,精准锁定客源,后期商家通过各种营销活动促进消费者的二次复购,完成运营闭环。

  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明年3月起禁用于经营收款3   据北京日报报道,2021年10月13日央行近期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从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三个方面入手,对收单机构和清算结构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要求。

  与此同时,条码支付也被纳入监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做出具体规定,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通知》对收款条码管理进行了说明,对于个人或特约商户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识读并发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条码,应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条码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违法违规活动。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

  《通知》还对远程非面对面收款进行了说明。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对于通过截屏、下载等方式保存的个人动态收款条码,应当参照执行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有关规定。“将条码支付纳入监管,弥补了之前可能被洗钱利用比较多的条码支付通道漏洞。”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