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可以用中国电信吗(果敢可以用信用卡消费吗)
果敢是中国吗? 为什么用我国人民币,求分析?

果敢现不是属于中国,是属于缅甸,其中90%人口为华人(缅甸谓之果敢人、果敢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
果敢全称“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
北面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接壤,南面以南定河为界限与佤邦南邓特区相对,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的勐古镇和贵概镇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国境线约250公里。
当地通行汉语(当地人称果敢语),并且保留着汉族生活习惯。市面上流通人民币与缅甸币,手机由中国移动公司提供通信服务,座机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变电站输送。
扩展资料
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
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1962年中缅重新协商划分边界线,果敢地区被正式划入缅甸掸邦管辖。 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 “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果敢曾经(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行果敢语(汉语),流通人民币,通讯采用中国移动号码,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果敢地区
包含信誉的四字词
威风扫地 完全丧失了威严和信誉。
威信扫地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风信年华 指女子二十四岁时。
果于自信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将信将疑 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讲信修睦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偏信则暗 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民保于信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轻诺寡信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破除迷信 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取信于民 取得人民的信任。
善男信女 佛教用语。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后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
深信不疑 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通风报信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威信扫地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
“高分悬赏”帮忙详细阐述一下70后与80后的消费习惯!
当21世纪的脚步悄然迈进第二个10年的门槛,最年长的一批“80后”也逼近了自己的而立之年。
“80后”已经是企业的中坚,无视他们存在的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80后”中的佼佼者也在开始成为企业的领袖、政坛的明星、体育、娱乐界的领导者,他们必将在可见的几年时间里全面接管这个社会的权力中枢,并成为商业领袖。
而与此同时,“8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这也迫使企业管理者们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开始放下身段,虚心了解这些曾经的“小屁孩”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在关注什么。这已经成为企业家的必修课。在这个潮流当中,王石看“超女”就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企业中坚时间是最大的奇迹制造者。当我们惊诧于“80后县长”“80后副市长”的新闻的时候,老一辈人也许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的现实就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际,“80后”已经不是他们眼中只知道电子游戏和“超女”的无知少年,他们已经登基,成为社会的中坚。在企业当中已然有众多的“80后”登上了中高管的位置。在如互联网这样的新兴行业,如李想这样的商业领袖也开始叱咤风云。
在“80后”接管社会权力的过程中,作为企业来说,了解80后,顺应80后成为企业中坚而带来的管理变革就成为必修课。
“80后”这一词汇在诞生之初,似乎被赋予了很多负面的定义: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任性、缺乏责任感……然而,当这一群体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主流和中坚力量,他们身上的优秀特质也慢慢地开始显现出来。自信、个性鲜明、独立意识强、敢做敢当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标签。
“80后”出生于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年代,成长在中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成熟于中国加入WTO的21世纪初期。因此,他们是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特征的一代。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仍然需要通过踏上高校深造这条“独木桥”为自己建立竞争优势,同时又要消化取消工作分配制度后的就业压力,因此“80后”普通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挑战困难的勇气。与此同时,“80后”的成长过程中渐渐远离了专制意识的影响,这使他们的思维模式中更具有独立意识和多元化特性,喜欢自己对事物进行判断,不人云亦云,不愿扭曲个性,讨厌形式主义和填鸭式的说教。
在“80后”成长的过程中,中国也正逐步在世界上建立话语权,中国崛起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80后的价值体系。因此,当时代需要“80后”站上历史舞台中央的时刻,他们当中的精英完全能够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汶川大地震”后勇敢站在抗震救灾前线的十多万战士中大多数是“80后”,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海外受阻的时刻,也是“80后”无畏地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他们在社会重大事件与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果敢、智慧与成熟,充分证明这一群体是完全可以担当重任的。
“80后”曾经在前辈人的叹息与忧虑中长大。如今,当他们走向成熟,需要施展才华乃至承担责任的时候,年长者最应该给予他们的是一份包容和理解的胸怀。在历史的进程中,新生代几乎总是备受质疑,比如在美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年轻人曾被称为“迷惘的一代”,“60后”一度被标以“颓废一代”的标签,“70后”更是被扣上了“垮掉的一代”的帽子,但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并未终止,社会的进步更是不可逆转。对于一家企业的管理者而言,与其对“80后”不信任甚至武断地横加指责,不如放下芥蒂,试着去理解“80后”的思维方式与内心世界,同时给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的高管们要学会欣赏‘80后’。”慧博研究院副院长、资深人力资源顾问胡爽雨指出。
“80后”的消费革命社会的消费权力已经转到“80后”为主的新一代手里,对企业来说,真心诚意地和他们站在一起,认真地研究他们的需求,并从情感上靠近80后的喜怒哀乐,就成了攸关企业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意义上,认真做“超女”粉丝的王石是伟大的,年届六十的卢铿提出年轻人居住的“小户大家”,也是伟大的。
“80后”是在开放社会和丰裕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所经历的物资匮乏和生活的捉襟见肘,也没有经历过父辈所经历过的人人自危和互相防范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经历所形成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是与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对此,企业要生存,就必须能够真正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自顾自想当然地开发自己的产品,否则它们在未来就只能碰壁、只能被淘汰。
“80后”的特点可以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革命——互联网革命来说明。他们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成长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影响,而互联网的成功也得益于它恰到好处地满足这群人的消费需求。
互联网的特点就是:自由与分享,而这正是“80后”的特点。所有的互联网都在做两件事,一是把有相同特点的人聚集的到一起,比如QQ好友,QQ群,MSN,人人网,比如各种博客的分类。所有的热门网站做的事就是把按照某种特点划分的人群聚集起来。网络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让这群人在聚合之后进行价值分享,这种分享就恰恰成为了对网友的约束,网站也因此汇聚了更多客户。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80后”充分享受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环境。而聚合之后的分享正是他们最缺乏的,所以互联网的出现,既是推动了“80后”自我意识的多元化发展,同时,“80后”的聚合与分享的缺失,也是互联网发展的最大动力。
“80后”喜欢交往、喜欢分享,认识到“80后”的这个特点,就认识到了当今客户的最主要的需求。曾经有一个小户型公寓打出的广告语是“你艳遇了吗”,该公司还因此招致了社会的各种非议。但这个广告的确抓住了“80后”年轻人的心态。对于可遇不可求的艳福来说,艳遇并不是一件主动、自由的可控行为,艳遇更具体地说,应该是“被艳遇”。正因为业主住在一个以单身男女共同住在一个小区,被同一个社区生活所约束,被艳遇才有了可能。这就是“80后”的消费心态:主动的追求被艳遇,自由追求交往。
一直专注于做住宅产品的万科,也开始尝试做城市综合体,这种城市综合体正是满足了年轻人聚合与交往的需要。万科在最近致股东信中曾写到“人们聚集在城市,是出于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类的富足与幸福,不仅来自基本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也来自生活方式和体验的多样化”。
相比局限在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来说,制造业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它们更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制造业起家的海尔地产就推出了一个“小户大家”的住宅理念。在社区中把户型做的很小,因为人对房子的需求其实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小房子除了能减轻年轻人买房的经济压力外,还为人与人的相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由于户型的限制,很多过去被认为应该家中完成的事,变得必须要在社区中完成,也就使得年轻人的相聚变成了一个被动的行为,而空间约束后的相聚又能给业主带来更多的价值分享,充分满足“80后”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客户需求往往来自客户特点的对立面。精明的企业家在发现“80后”自由精神和多元化的同时,也应该读懂其中他们对聚集和分享的需求信号。
在月亮面前,地球是自由的,因为是月亮在围着地球转。但地月系的形成还需要太阳约束。如果天与人的规律是一致的,那么在“80后”充分享受了被宠爱为“小太阳”的自由之后,谁能满足他们分享与聚合的需求,谁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太阳”,谁就能成为他们的“太阳”。
果敢用什么货币
现所用货币均为:人民币!果敢本是中国,因2009年被缅甸占去,但现仍然用人民币,包括老街市、和果敢五大省
世界上用人民币中国移动,自称是炎黄后裔的国家在哪里?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跟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一起组成了中国。华人是指包括了56个民族在内的,无论海内外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人民,都属于炎黄子孙的范畴。炎帝跟黄帝想必不用再解释了吧,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
不过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不仅自称是炎黄后裔,还用着人民币以及中国移动。有人猜或许这是说的新加坡?新加坡虽然70%以上都是华人,但他们用的钱币可不是人民币。这个地方估计有些人没有听说过,叫做果敢自治区。
在我国隔壁的缅甸其实是个联邦制共和国,掸邦就是其内部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邦;而果敢正是属于掸邦内部的一个地方,全称为“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跟我国的组成不一样,缅甸内部很多地区都拥有极高的自治权,果敢地区正是如此。
对果敢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一提起这个地方,就想到鸦片。的确,这里属于金三角势力范围,前金三角最大毒枭,被美国称为“海洛因教父”的罗星汉正是出自这里,后来成为全球最大毒枭的坤沙正是取代了罗星汉才坐上了金山角“扛把子”的位置。
但不论是罗星汉还是坤沙,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绝不贩卖毒品至中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流有华夏血脉。果敢地区有90%的人口为果敢族,而果敢族绝大部分群众都是使用的汉语,而且是汉语中的云南方言。
果敢地区不仅跟我国在语言上交流无障碍,经济上也根本没什么区别,当地主要使用的货币为人民币。除开语言跟货币,连通讯设施当地都是用的中国移动,这等于说如果一个中国人去到了果敢,他不需要换电话卡,不需要兑换货币,不通外语也没关系根本不需要翻译,唯一要做的大概就是开一个电话卡的全球套餐。
这样看来,从中国去到果敢什么都不需要准备,怪不得果敢又被称为世上另一个“中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跟地理位置有关,果敢地区紧挨我国云南,两地交流一直很频繁;另一方面则是历史遗留问题。
很长一段时期果敢都是属于中国的地盘,从13世纪开始,中国正值元朝时期,果敢就属于我国云南行省的管辖,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没有改变。直到光绪帝时期,英国吞并了缅甸王朝,果敢才被夺了过去,从此脱离了中国。
后来全球战乱频发,果敢地区又被日军占领,直到近现代才又成为了缅甸联邦共和国内部的地盘,但依旧保持着自治,跟中国关系非常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