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融通pos机499 ()

海科融通pos机499 ()

云冈石窟丝绸之路留下的文明古迹?

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是在汉明帝时期(公元57年至75年)。佛教亦是伴随来自印度、中亚一带的商人、使者和移民,沿着通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可以说,古代的丝路是世界商贸流通与佛教传播的有力载体。没有丝路的文明就没有佛教的盛行!

  而在丝路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云冈石窟的开凿,标志的不只是佛教的盛行,更展现出了当时世界商贸融通与世界多种文化相互包容,集中于平城(今大同)一地的场面。从历史角度定位云冈石窟,它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文化鸿沟,更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半个多世纪的辉煌。

  在各地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的今天,以73岁的安大钧为首的大同市古城保护研究会老专家、老学者,正手持“云冈文化”的旌旗,为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奔走、谏书。

  4月下旬,本报记者专访了安大钧。他的一些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大同是公元五世纪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丝路起点

  记者: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古代丝路鼎盛时期为唐宋,山西与古丝路的历史渊源表现在哪个时期?

  安大钧:史籍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真正兴盛于南北朝时期,第一个高潮则出现于北魏太武帝再次开通西域之后的北魏文成帝时期(公元452年至465年)和献文帝、孝文帝时期(公元466年至499年)。其标志性事件就是云冈石窟的开凿和北魏平城众多皇家寺院和贵族寺院的建造以及佛像雕刻“令如帝身”“拜帝即拜佛”的佛教与政治的结合、一系列国家佛教制度的建立,如僧官制度、寺院经济制度、邑社制度和僧人管理制度。

  北魏平城时代的文成帝、献文帝和孝文帝,在集中全国财力和集聚全国高僧大德、能工伎巧开凿云冈石窟的同时,还在首都平城营造了五级大寺、永宁寺等庙宇。除太武帝在崔浩的蛊惑怂恿下有过几年的灭佛行为外,从开国皇帝道武帝、到明元帝、文成帝、献文帝和孝文帝都是儒、道、释三教并重,从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三大支柱”的根基。

  在这一时期,平城作为首都历经六帝,建都时间长达97年。二十四史之《魏书》和《北史》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