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前世今生?

一、历史 十年前的不毛之地 十年后的开发热土
2001年之前,这里是茫茫一片海涂,是长三角区域内最大的滩涂,也是一片不毛之地。杭州湾新区就在这里起步。
2001年,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立项,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慈溪经济开发区迁入杭州湾新区,标志着新区开发正式启动。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慈溪经济开发区内设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
2005年9月,宁波市批准成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在大桥两侧总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的杭州湾国际商务健身高端服务区启动规划建设。
2009年11月,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新区面积从原145平方公里扩大至现域范围,并在原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基础上,组建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为宁波市政府派出机构,独立行使相关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今年1月5日,省委书记赵洪祝到新区考察调研。他说,宁波杭州湾新区前途无量,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新区开发建设,并提出要把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浙江省最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二、如今 初具规模,早已今非昔比
如今的杭州湾新区经过近十年的开发,累计投入近50亿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初具规模,早已今非昔比。
自2001年启动开发以来,新区工业区块基本建成35平方公里“九横十纵”主要道路框架,区内交通、电力、供水、供热、供气、通信、绿化等设施高标准配套;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59个,总投资410亿元,开工企业214家,投产企业189家,其中包括美国库柏、韩国SK、日本岛津3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
去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48%。
三、未来 北有浦东新区,南有杭州湾新区
根据宁波市总体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定位是我国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和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力争通过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机制体制灵活、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宜居宜商宜业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使之成为宁波乃至全省起点高、速度快、协调性好的重要增长极。
根据规划,宁波杭州湾新区将布局五大功能板块:
――生态湿地板块。重点布局湿地休闲公园、疗养度假中心、户外拓展运动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远期预留国际总部园。
――区域服务板块。重点布局浙商民企总部基地、金融机构区域总部、赛事体育场馆、主题运动公园、国际会议中心和研发设计岛,成为国际大中型会议、国家级体育赛事举办地及高端人才创业基地。
――新都市板块。重点布局城市商务区和高品质生活区,形成区域行政、商业、教育、休闲等公共服务核心区。
――先进制造业板块。重点布局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试验区、国际汽车城、新交通装备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及无水港物流中心,形成若干新兴战略性产业集群。
――生态农业板块。重点发展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生态农庄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成为现代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区。
未来,将形成北有上海浦东新区、南有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格局。
一、信用卡二卡的额度会不会比一卡高呢
一个身份证申请在一家银行领取的信用卡,不论多少张,都是使用一个信用卡的额度。
二、二卡成功,不知道会不会曲线提额
曲线的话申请高一级别的卡 如果能下卡成功的机率大 用一级别的卡在申请还是这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