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基础术语讲解《模具的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的常见专业术语详解(2)

35.法兰:用黄牌中碳钢氮硬制作,尺寸根据客人啤机确定,用于确定模具与啤机相对的正确位置。
36.对较深呵芯或散热较差的部位,需设计水管或水井进行冷却,以缩短成型周期及保证产品外观质量,水管和水井隔片材质为不锈钢或铜,以防止其生锈而阻塞运水通道。
37.铍铜镶件:柱位及骨位较多,散热较差的部位,可增加美国出产的铍铜或日本生产的合金铜做镶件,令其部位散热较快,缩短啤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38.对细水口模的分流道 ,需加勾针拉出,勾针采用标准 顶针改制,简化工艺及保证其耐磨性。倒扣量根据塑料材料的’软硬决定,且勾针底部凹入主流道要小于1mm,以勉阻碍塑料料流动而造成过大压力损失。
39.当呵模肉高度或宽度大于350mm时,或者有两件以上呵模肉时,为方便装拆及保证与模胚配合间隙为零,在基准角另一端面设计楔块,楔块的斜面取2°-5°。
40.限位螺丝:日本或台湾标准规格,保证行程稳定性好,不易松脱。
41.三板模水口板处加弹弓,可以帮助AB板之间的扣鸡延迟开模,首先开水口板而断水口,还可以防止合模时水口板与A板之间的金属碰击之声。
42.脱水口螺丝:日本或台湾规格标准,保证行程稳定性好,不易松脱。
43.在A、B板上(模具的天方向)加隔水槽,防止水流到分型面上,进而流入型腔或呵肉内使模具生锈。
44.回针:回针管位是直径的1.5倍,其余位置避空(B板除管位外均单边避空0.5mm-1.0mm),回针表面氮硬。
45.垃圾钉:3030以下的模具在底板与顶针板之间装4粒垃圾钉,3030以上的模具在底板与顶针板之间装6粒或更多的垃圾钉,防止顶针底部有污渍,影响顶出系统精度。
46.司筒:日本或台湾标准规格,司铜针采用压板定位,保证司筒顶出顺畅。
47.倒角:模具上所有加工孔(如顶出孔、顶针孔、司筒孔、弹弓孔、螺丝孔、撑头孔、回针孔等)以及模胚、呵、模肉尖角位(特殊情况除外)均须倒角。防止利口划伤操作人员的手等。
48.撑头:45#钢料制作,防止B板变形(变形引起P.L面披锋,碰、插穿位披锋),延长模具寿命,提高塑料制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49.在呵或模的P.L面开排气槽,深骨位镶件均需开排气槽,防止啤塑时排气不良。
50.顶针:台湾或日本大同生产,所有顶针孔采用钻、铰成形,并保证顶针的封胶位有15mm-30mm或顶针直径的2-3倍,其余避空Φ1.0mm-Φ8.0mm的顶针单边避空0.5mm,大于Φ8.0mm的顶针单边避空1.0mm,顶针表面必须加硬,增加模具和顶针寿命,减少因磨损造成毛刺。
51.密封圈:采用日本或台湾产密封圈,对于啤制高温热油的模具采用高温密封圈,防止普通密封圈在高温状态下熔化而产生漏水而延误生产周期。
52.在模具的下方(即模具的地方向),加模脚(四个),防止吊模具时将喉咀折断,便于平稳放置模具。
53.行位压板:采用D2、01或P20加硬制作为镶件,增加其耐磨性,保证行位滑动顺畅以及易于维修等。
54.导滑块:对于行位较大(一般大于150以上)的行位中间需加导滑块,采用D2、01或P20加硬制作,保证大行位于滑动顺畅。
55.热流道:采用DME规格热流道或其它热流道规格制作,需严格控制加工方法与加工流程防止发热管外的氧化保护层脱落及配件的可使用等。
56.在注塑时需模温较高时,需在底面板加石棉网隔热板隔热,使模具的热量与啤机不对流,以保证模具温度恒温。
57.电热咀:采用控温,发热系统优良的DME电热咀,电热咀的电压为240V(特殊情况除外),使用电热咀可以缩短啤塑周期,减少或消除水口料的存在,减少水口清理的程序,使啤塑制品易于填充,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制品成本。
58.桶形件或其它形状在顶出时产生真空而被气压压变形时,需加气阀,在顶出时吹入气体,以防止产生真空使产品变形。
59.运模前运水通道 已清理及试漏,保证冷却通道,特别是转角位的冷却通道畅通无阻。
60.运模前已作防锈处理及包装木箱要坚固。
61.提供与模具最终结构和尺寸一样的模具图。
62.提供所有相关配件和零件的规格数据,及要求的安装步骤图等。
模具中的相关术语请问模具中模芯,型腔,动模,静模
所谓模芯、型腔,指的是型腔类模具里的凸模与凹模。凸模形成产品的内形,凹模形成产品的外形。动模与静模(定模)指的是注塑、压铸模具里的动、定模。注塑或者压铸产品的成型是从定模的进料口进料,注塑件一般的主要部分在动模上,开模时,动模上的顶料装置把成型的产品顶出型腔,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循环。在冷冲模具里的动模指的是上模,一般是凸模。静模指的是下模,指的是凹模。
急求模具术语解释
看这个能不能帮到你。
上极点
上极点是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的上端终点。
下极点
下极点是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的下端终点。
毛刺
毛刺是冲裁后冲件断面边缘锋利的凸起。
毛刺面
毛刺面是边缘有毛刺的冲裁件平面。对于落料,毛刺面是接触凸模的平面;对于冲孔,毛刺面是接触凹模的平面。
毛面
毛面是冲裁件被撕裂的毛糙的断面)。
中性层
中性层是指弯曲的冲件中应变为零的一层材料。
突耳
突耳是拉深件上口边缘的耳形突起。
中性层系数
中性层系数是用以确定中性层位置的系统。
双面间隙
双面间隙是从一侧至对面另一侧的间隙或两侧空隙之和(。参阅”间隙”。
出件装置
出件装置是使已冲过的工(序)件从模具中外出的装置。
正回弹
正回弹是成形冲件从模具中取出后曲率半径增大的回弹,或冲裁件从模具中逸出后材料实体增大的回弹。参阅”回单”。
冲件
冲件是坯料经过一道或多道冲压工序后的统称,也就是工序件和工件的统称。
光面
光面是冲裁件被切出的光亮断面。
回弹
回弹有两种,一种是成形冲件从模具内取出后的尺寸与模具相应尺寸的差值。对于弯曲件,一般以角度差或半径差表示。另一种是从模具中逸出的冲裁件外形尺寸与凹模相应尺寸的差值或内形尺寸与凸模相应尺寸的差值。
闭合高度闭
闭合高度是冲模在工作位置下极点时上模座上平面或下模座平面的距离。
行程
行程是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两端终点间的距离。习惯上把压力机滑块的上下运动也称为行程,如”行程向下”、”行程向上”、”每分钟行程次数”等等。
负回弹
负回弹是成形冲件从模具中取出后曲率半径减小的回弹,或冲裁件从模具中逸出后材料实体缩小的回弹。参阅”回弹”。
夹持送料装置
夹持送料装置是利用机械、气压或液压机的夹紧、放松和往复动作将原材料送入冲模的装置。
寿命
寿命是指冲模每修磨一次能冲压的次数或模具报废前能冲压的次数。前者称为刃磨寿命,后者称为总寿命。
步距
步距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原材料每次送进的距离。
间隙
间隙是相互配合的凸模和凹模相应尺寸的差值或其间的空隙。
单面间隙
单面间隙是从中心至一侧的间隙或一侧的空隙。参阅”间隙”。
坯料
坯料是未经过冲压的,大多只用于一次冲压的原材料。坯料有时称为毛坯或毛料。
卷料
卷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成卷原材料。
板料
板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板状原材料。
条料
条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条状原材料。
拉痕
拉痕是冲件在成形过程中,材料表面与模具工作面的摩擦印痕。
拉深比
拉深比是拉深系数的倒数。参阅”拉深系数”。
拉深系数
拉深系数是本工序圆筒形拉深件直径与前工序拉深件直径的比值。对于第一道拉深,拉深系数是拉深件直径与展开直径的比值。
突耳
突耳是拉深件上口边缘的耳形突起。
送料
送料是将原材料送入模具以供冲压。
送料装置
送料装置是将原材料送入模具的装置。常见的送料装置有滚轴式、夹持式、钩式等,参阅有关名词。
料斗
料斗是带有使成形冲件自动定向送出机构的斗形容器。
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是冲件弯曲处的内半径。
展开图
展开图是与成形冲件相对应的平面工序件图形。
展开尺寸
展开尺寸是与成形冲件尺寸相对应的平面工序件尺寸。
起拱
起拱是冲件表面产生拱形不平的现象名称。
起皱
起皱是拉深件凸缘产生波浪形皱裥的现象名称。
料槽
料槽是使冲件顺序进入或离开模具的槽形通道。
钩式送料装置
钩式送料装置是利用往复运动的钩子伸入孔内带动原材料送入冲模的装置。
理件
理件是将冲件(绝大多数为冲裁件)理齐堆叠。
理件装置
理件装置是将冲件理齐堆叠的装置。
排样
排样是完成排样图的冲模设计过程。有时也把排样图简称为排样。参阅”排样图”。排样图排样图是描述冲件在条(带、卷)料上逐步形成的过程,最终占有的位置和相邻冲件间关系的布局图。
粘模
粘模是冲模工作表面与冲件材料粘合的现象名称。
崩刃
崩刃是凸模或凹模刃口小块剥落的现象名称。
最小弯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是指能成功地进行弯曲的最小的弯曲半径。参阅”弯曲半径”。
搭边
搭边是排样图中相邻冲件轮廓间的最小距离,或冲件轮廓与条料边缘的最小距离。
塌角
塌角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冲裁件外缘近凹模面或内缘近凸模面呈圆角的现象,另一是指冲裁件断面呈塌角现象部分的高度hg。
塌角面
塌角面是边缘呈塌角的冲裁件平面,即毛刺面的对面。参阅”毛刺面”。
试模
试模是指模具装配完成后进行的试验性冲压,以考核模具性能及冲件质量。
滚轴送料装置
滚轴送料装置是利用成对滚轴将原材料夹紧并送入冲模的装置。材料的送进是通过滚轴的周期性旋转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