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系统 树莓派g

树莓派3B—完全u盘启动系统

树莓派系统 树莓派g

使用该方法,以后安装系统可以不再需要SD卡。当然存在SD卡时,启动时还是优先启动SD卡的系统。

但是需要借助raspbian(2017-04-10及之后的版本)来打开该功能。

1、在/boot/config.txt里添加一行 program_usb_boot_mode=1

2、重启,此时已经打开usb boot模式。

检查方法,在终端执行:

vcgencmd otp_dump | grep 17:

并显示如下信息,表示成功打开

17:3020000a

3、跟sd卡一样,对u盘写入系统,树莓派插上u盘启动即可(不需sd卡)

1、USB Boot Mode模式实质是向SOC里的OTP(One Time Programmable)设置修复位使之支持,该操作是不可逆的;

2、该模式仅支持树莓派3B机型;

3、因为仍然优先检测SD卡是否存在,所以usb boot会有5~10秒延迟来启动usb设备;可以插上一张空白sd卡来减低延迟。

4、因为usb和网卡共用smsc lan9514芯片,所以该模式同时打开network boot模式,即允许通过网络安装启动系统;

5、不是所有u盘都兼容,因为u盘主控或芯片太多太杂或使用特殊主控,比如Kingston Data Traveller 100 G3 32G无法正常工作。官方测试工作良好的u盘:

1、

2、

树莓派 ubuntu 系统介绍

树莓派作为仅有 200 元上下的 Linux 电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玩性,当然不是玩各式各样的电脑游戏,而是其高度的可定制性,DIY 爱好者可以自定义 GPIO 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

作为一个电脑,当然就要有与之配套的系统来支持它的运行,树莓派官方有两个系统,分别为 Raspbian 和 Raspbian Lite ,两者都是基于 Debian 的系统,前者具有完整的 LXDE 桌面环境,而后者为精简的无桌面环境系统,在 树莓派官网 里,还有 ubuntu MATE 、 Windows 10 Iot 等系统可供选择,其实树莓派可用的 ubuntu 系统不仅仅是 ubuntu MATE 还有其他 ubuntu 系统可以用,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树莓派可用的 ubuntu 系统并分析一下优缺点。

1)除 PC 用的原版 ubuntu,这个版本的各项环境最完整。

2)内置多种界面排布方式,可以随意切换(如:open suse 样式、unity 样式)。

3)高度可定制化界面。

1)MATE 桌面对于老式笔记本和老式台式机来说显然很轻松的就能流畅运行,但是作为树莓派来说i就有些吃力了,经常发生反应迟钝现象。

1)占用储存卡的空间小。

2)小清新的感觉,看时间长了也不疲惫。

1)不支持 Community Support 且不可以通过 apt-get 进行安装

1)超轻量级的桌面环境,比 Xface 还要轻量。

2)桌面反应速度快。

3)占用储存卡空间最小(仅限于在 ubuntu 桌面环境内比较)

1)可定制性不如前两者,不过正常使用桌面环境足矣。

这是 ubuntu 服务器 版的系统,如果说要用树莓派搭建一个小型服务器的话可以考虑使用这个版本的系统。其中 minimal 版本没有预装 Raspberry Pi Python Stack 而 standard 版本有预装,并且 Raspberry Pi Python Stack 暂时不可以通过 apt-get 进行获取安装。

桌面环境中:

流畅度:Lubuntu Xubuntu ubuntu MATE

外观定制度:ubuntu MATE Xubuntu Lubuntu

图例:

树莓派1b可以刷什么系统

树莓派4B支持的操作系统

树莓派4B支持很多种操作系统,下面对主要的操作系统进行介绍,可以尝试对您的系统进行部署。

1、Raspbian

官方推荐的操作系统,它是Debian在ARM的编译版,加上针对树莓派深度定制的硬件驱动与软件程序,所以推荐使用这个操作系统进行学习,如果用户的需求Raspbian无法满足,则可以在通过Raspbian熟悉了树莓派之后再更换其他操作系统。

2、Ubuntu Mate

Ubuntu Mate是桌面Linux发行版本,Mate是Gnome 2桌面环境的继续,曾经作为Ubuntu的缺省桌面,Ubuntu Mate适合树莓派新手使用,界面是最好看的,而且各种支持非常丰富,但是在CPU优化方面不如官方的系统做得好。

3、Snappy Ubuntu Core

Ubuntu的一个版本,是面向智能设备的最新平台,可以运行存储在本地或依赖于云端的相同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使用者频繁地定期更新。

树莓派-raspberrypi 系统安装

Step 1:将系统镜像文件(filename=2018-06-27-raspbian-stretch-lite.img)烧录到SD卡(在我的mac中对应的是以下档案:/dev/disk3)中 dd bs=1m if=2018-06-27-raspbian-stretch-lite.img of=/dev/

Step 2:在SD卡的根目录中创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ssh,没有后缀。以便加载系统之后能够使用ssh连接(用vim编辑器创建即可)。

Step3:卸载磁盘 diskutil unmount /dev/disk3s1 插入SD卡,通电。正常情况是红色LED一直亮,绿色LED闪烁。至此,树莓派已经成功加载系统了。

Step4:对于没有使用显示器的用户,那我们需要通过ssh登陆树莓派进行控制。ssh的登陆命令格式为

ssh -P port username@host_addr(default_port=22) ,因此首先需要让树莓派连上局域网,并且获取它的IP地址。使用一根网线,连接树莓派的网口和路由器的LAN口,然后进入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关地址即可)查看树莓派获取的IP地址。

Step5:在Mac终端中输入ssh连接命令 ssh pi@192.168.2.184 (树莓派第一次加载系统时默认的账户和密码分别为:username=pi、password=raspberry)

Step6:使用网线直连路由器有时候会觉得不是很方便,这时可以通过wpa_supplicant来连接Wi-Fi,从而摆脱网线。具体方法是在配置文件/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中添加Wi-Fi信息,使用nano编辑器 sudo nano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添加之后保存(快捷键—-ctrl+x)返回。

树莓派可以使用哪些系统

树莓派是为学习计算机编程教育而设计,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微型电脑,其系统基于Linux。随着Windows 10 IoT的发布,我们也将可以用上运行Windows的树莓派。

树莓派虽小,但五脏俱全,和普通电脑无异。电脑能做的大部分事情,在树莓派上都能做,而树莓派以其低能耗、移动便携性、GPIO等特性,很多在普通电脑上难以做好的事情,用树莓派却是很适合的。

拓展资料:

树莓派由注册于英国的慈善组织“Raspberry Pi 基金会”开发,Eben·Upton/埃·厄普顿为项目带头人。

2012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埃本·阿普顿(Eben Epton)正式发售世界上最小的台式机,又称卡片式电脑,外形只有信用卡大小,却具有电脑的所有基本功能,这就是Raspberry Pi电脑板,中文译名”树莓派”。

它是一款基于ARM的微型电脑主板,以SD/MicroSD卡为内存硬盘,卡片主板周围有1/2/4个USB接口和一个10/100 以太网接口(A型没有网口),可连接键盘、鼠标和网线,同时拥有视频模拟信号的电视输出接口和HDMI高清视频输出接口,以上部件全部整合在一张仅比信用卡稍大的主板上,具备所有PC的基本功能只需接通电视机和键盘,就能执行如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玩游戏、播放高清视频等诸多功能。

树莓派百度百科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