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市场年龄(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如何)

本文目录
一、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如何
移动支付,即是一种服务方式。它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用到的手机支付。因为,通常,使用的移动终端是手机。这种支付方式的分类有二:(1)近场;(2)远程。近场支付指的是在现场利用手机结算。如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相比近场,远场的出现的更晚。它一定要借助指令或工具才能实现。比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通过邮寄、汇款。不论是这两种支付形式的哪一种,现在都越来越背人们熟知,并且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
这些年,移动支付得到了全面的成长。为经济的成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影响。集中表现在多样化、发展迅速、渗透多领域、国际化等方面。
(1)支付方式多样化。移动支付其介质不断变化如下。阶段一,芯片内嵌到手机。阶段二,要利用SIM卡。即SIM卡与个人银行卡账号连结。阶段三,舍弃物理卡片直接在云端生成。同时支付方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如利用二维码、指纹等。相应,方式的变化带来其他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方便、安全、省心是其显著的优点。其次,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更加体现人性化。第三州升枯,各种经济大数据的处理,一目了然。
(2)发展迅速化。2015年底,在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已经很可观了。它的数值为3.64亿人。相比于2014年共增长了23.8%。到2018年,有关单位及专家更是对用户数得出了可观预测。其数值约5亿。从图1可见,自2013年至今,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稳步递增,为未来的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市场交易及网络两方面,都呈现增生长迅速的趋势。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总数超13010(单位:亿元)。发展势如破竹。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80.3%。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也迅速增长,突破59666亿元。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56.9%。显而易见,移动支付这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快速。
(3)渗透众多行业领域。移动支付存在于平日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种的基本方面。在餐饮方面中,出现了大众点评、美团等APP。根据支付宝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的时候,在北京支付宝早已被300多家餐厅商户所使用。在交通出行方面,多个商业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乘公交可以扫码直付的实践。
(4)国际化。中国的移动支付在国外发展也异常火爆。比如韩国的T-money交通卡可以使用支付宝来进行支付。现在韩国已有超过1500家商户可以用支付宝进行退税。在澳大利亚悉尼,支付宝还将设立子公司,即,Alipay Australia。如此,中澳跨境电商成长得到了更好的撑持。中国移动公司也开始发力。它在全球范围内巡视目标,从而开拓自己的移动支付领域。
当然全民移动支付渗透率的攀升不仅体现在支付宝上,随着手机厂商、传统金融机构的纷纷入局,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过去的2016年移动支付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300万——Apple Pay上线前两日帮绑卡量
2016年2月,Apple Pay终于登陆中国市场。此前有报道指出 Apple Pay正式入华的当天,由于中国用户太疯狂,屡屡出现绑卡“塞车”情况,而且当天就有超过 3800万张银联卡绑定Apple Pay。不过从招商银行公布的数字来看,国内 Apple Pay的用户量并没有那么夸张,不过用户在绑卡期间多次挤爆苹果服务器倒是存在的事实。招商银行表示,在 Apple Pay上线的前两天里,绑定 Apple Pay的银行卡达到了 300万张,而其中绑定招商银行的达到了 100万张,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0.6%——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看齐第三方
3月18日,发册洞改委、央行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9月6日起实施刷卡手续费新规。除实行借贷分离、取消行业差别费率外,对于竞争较为充分的收单环节服务费将实行市场调节价。调整后,大部分收单机构的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大幅下调,其中借记卡的服务费普遍为0.5%,贷记卡普遍为0.6%,费率向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服务费看齐。
央行测算,实施后各类商户合计每年可减少刷卡手续费支出约74亿元。其中餐饮等行业商户贷记卡、借记卡交易的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费率合计可分别降低53%—63%,获益笑嫌最明显。但新规实行后,此前房产、汽车销售、大宗批发等大额消费领域的封顶优惠被取消了。虽然新规的落地将借记卡的发卡行服务费和银联清算服务费做了封顶,但实际上商户要付的收单服务费是没有封顶的。例如用户要刷10万元信用卡买车,按照0.6%的费率,就会产生600元手续费,而96费改前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的刷卡手续费封顶是80元,因此新规后很多商户会要求刷卡的客户自己承担手续费。
10月18日,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在北京披露“云闪付”用户突破2000万,这也是去年12月12日“云闪付”上线以来,银联首次对外公布相关数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云闪付得到快速增长离不开产业各方的共同推动,其中两大事件对云闪付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Apple Pay入华,带动Samsung Pay及其他国产PAY的跟进;2、小额免密免签的全面上线,推动云闪付场景化进程。目前已经开通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的商户累计超过80万家。除云闪付和银联IC信用卡外,69家银行的银联IC借记卡也享受此项服务。
4000万——中移动NFC-SIM卡累计采购量
2016年NFC全终端和HCE手机支付方案遍地开花,似乎让大家都快忘了国内NFC支付产业链中还有电信运营商的存在,然而三大运营商仍然没有放弃移动支付市场。在2016年6月的GSMA世界移动大会上,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金桥介绍说,中国移动的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张,其中和包NFC业务的用户数在全国已经突破1000万,NFC业务已经覆盖全国66城。到了10月份,数据再次刷新,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超5000万张,和包NFC用户数成功突破1200万,NFC刷公交地铁业务覆盖全国25个省份,共计88个城
二、智能pos机是什么概念
1、智能POS(Smart Point of sales,又称微POS)机是相对于传统POS(Smart Point of sales)机而言的一种全新概念的产品。其主要功能除了传统POS机包含的扫描一维码、刷卡之外,还包括了扫描二维码、会员卡券的验证以滑模及结合后端的CRM系统进行客户客单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等功能。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电子支付,使命是取代用户的钱包,完善O2O闭环。
2、快捷安全的收款流程无需找零,免刷卡签字不用再担心收到假币多种收款方式选择。
3、顾客只需要扫一扫就能领取到店铺派发的优惠券以及现金券。验证方便管理更方便。彻底代替高成本的实体卡券。
4、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顾客可以自助挑选商品,然后通知服务员使用智能POS机完成下单确认,方便顾客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员的服务效率。
5、服务员只需用掌贝微POS扫一扫客户提供的团购验信氏缓证二维码即可完成团购活动的消费确认,快速便捷又准确
6、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顾客可以在线向商家预订商品或服务。商家通核敏过智能POS即可实时获取预订信息并处理。
7、消费者在公众账号内的预订、下单以及外卖信息均可以在消息中心进行直接展示,服务员可以手持智能POS机即可完成对用户订单的处理,方便快捷。
8、后台强大的CRM系统是智能POS机十分重要的一环,商户可以通过会员管理进行精准营销,留住老客户,发展新会员。
9、通过后台对消费者的行为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找到目标客户,进行精准营销!
10、智能POS机如掌贝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应用装在掌贝设备上,进行对商户的精准营销以及线上引流。作为智能微POS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才能完整解决商户的各种需要。
三、聚合支付现状及前景
聚合支付是指通过聚合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合作电信运营商及其他服务商接口等多种支付工具进行综合支虚罩付服务,但不直接从事支付、结算、清算服务,而是提供的会员服务,依靠增值服务、衍生服务收取交易服务返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我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55亿、网上支付比例为64.1%,手机支付用户达到4.24亿,手机支付比例为64.7%,移动支付大势所趋,为聚合支付的产生发展带来空间;同时,目前支付市场,有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电信运营商等,支付呈现明显的“碎片化”发展,而聚合支付能很好地解决碎片化问题,是聚合支付得以发展的天然优势。
聚合支付具有“低成本、近市场”的特点,由于不直接进行支付、结算、清算服务,也没有资金的支配权和支付通道资源,免去支付、结算与清算服务成本及银行或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规成本;但能根据商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形成支付通道资源优势互补,具有了中立性、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
聚合支付按业务分为线上与线下,线上主要是聚合网络支付,将各种支付方式(微信支付、支付宝、百度钱包、京东钱包)集成于自己的平台;线下是聚合支付收单,将不同支付方式的收单集成于一个二维码或终端中。目前主要的聚合支付是在各类商户铺设二维码,该二维码可以支持各类支付方式,用户扫码后跳转到聚合支付平差丛闹台,聚合渠道完成支付。目前,在聚合支付平台企业近30家左右,注册资金从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从支付产业的发展动向来说,产业从一柜多机(一柜多码)向一柜一机(一柜一码)发展可谓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监管层对于产业的全方面规范,监管层的有效介入将结束聚合支付行业受“格雷欣法则”约束的怪圈,终结聚合支付的野蛮生长时代,未来聚合支付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大的合规发展良机。
聚合支付在未来将会向着更加合规、更加健康、更加创新的方向发展,主要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二维码、NFC近场等移动智能支付方式的普及,移动支付将会逐渐从购物领域向多元化领域挺进,未来无论是公共缴费领域郑念的水电煤缴费、有线电视缴费,还是公交地铁、占道停车等小额消费,都是聚合支付的潜在市场。
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聚合支付绝对不止是二维码场景这么简单的场景聚合,随着智能云 P O S等智能终端的崛起,二维码、NFC近场、IC卡挥卡等支付方式都将被整合进聚合支付的大范畴中。
现在聚合支付的主要发展领域依然是二维码支付的聚合,其聚合的机构也就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支付、银行支付等少数几家。未来随着聚合支付的快速发展,整合银行卡收单、支付宝、微信支付、游戏点卡、手机充值卡、公交一卡通及其他预付费卡的聚合支付服务将会出现,多机构的多元连通将有可能成为发展的潮流。而市场规则的明确,银行、银联、非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主导方都有可能布局聚合支付市场,进而引导市场向着多元化场景聚合的方向发展,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支付联合。
支付是所有金融场景的入口。由于作为入口形式存在,聚合支付更有可能成为多金融融合的有效渠道。未来,聚合支付将有可能实现多种支付方式一笔到账、实时对账的方式,并且有资质的机构将不再把业务局限于传统的支付业务,以商户流水贷、消费分期、金融理财、会员金融服务等为代表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都将可能出现,从而形成聚合支付机构的多元化竞争优势。
现在的移动支付主要集中于一二线中心城市,各家机构之间呈现出了较为激烈的红海竞争格局。但是,在广大的二级地市、县域市场以及农村市场,移动支付尚处于起步阶段,支付产品种类单一,支付服务极度匮乏,简单的POS机或者软件收付款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户需求,因此聚合支付的下沉趋势已经形成,通过聚合支付的低成本优势进入二级地市及以下市场将会成为聚合支付开辟产业蓝海的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