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机炮

明朝的佛朗机炮是什么样的火器?

白机炮

佛郎机炮简易说明

其实佛朗机炮现在看一点都不出奇,就是一种后装滑膛炮,所谓滑膛就是炮管里没有膛线,打出去的炮弹鬼都不晓得去哪,学术点的称呼叫“马格纳斯运动”,大抵上可以参考印度发射的导弹(似乎又黑了什么)。

但是滑膛对炮管的磨损很小,比较适合冶金工艺不过硬的国家,也比较适合量产,所以欧洲在14世纪就有使用。佛郎机真正先进的地方在于后装,它在炮管后端有一个大开口,弹药是通过预先装填好的子炮(晓得子弹的来历了吧)直接放进去的,然后将炮管填弹的开口用活板封闭,最后点火发射。

这玩意的优势在于装填速度较快,清理炮管方便,前膛炮打一发它能打三发。但劣势在于炮管空间密闭不严,火药爆炸的威力没法有效发挥,造成动能不足,炮弹打不远,精度也很差,所以通常用来打散弹(之后还是得用前装红夷大炮)。

明朝怎么弄到佛郎机炮的?

佛郎机炮本身没啥值得扯淡的,但明朝获得这东西的过程满好玩。大约实在明朝正德年间,葡萄牙人通过印度和东南亚晃荡到了中国广东沿海,过来的除了正经商人还有殖民军和海盗,这帮孙子就总想在中国捞一块殖民地。

明武宗是个挺逗逼的皇帝,丫对这帮长相奇葩的洋鬼子很感兴趣,还跟着身边的人学起了葡萄牙语。一来二去的这帮葡萄牙海盗就浪的没边,把广东沿海的屯门(就是大家知道的那个屯门)给占了。修炮台立界碑,拿中国当印度殖民。

广东的老百姓受不了这群孙子的骚扰,纷纷跑去官府告状,正好那阵子正德挂了,嘉靖皇帝上台,就派出一个叫汪鋐的家伙去广东当海道副使,驱逐赖着不走的佛郎机人。其实明朝人也搞错了,他们说的佛郎机其实是Frangos,也就是法兰克人,在他们眼里大抵西夷长得都差不多。

然而卡脸的是第一次屯门海战明朝输了,汪鋐抓破脑袋也没想明白对面的炮为啥那么快,对面那长得像蜈蚣的船(排桨帆船)为啥就是追不上。这时他手下一个叫何儒的人说以前上过蜈蚣船,船上有两个哥们是华夏人,懂这玩意,不如我去把他俩忽悠回来,咱们仿造一下。

汪鋐很愉快的把何儒给派了出去,何儒又很轻松的把杨三和戴明给忽悠了回来,华夏人自古爱国确实不是闹的,华夏人自古逆向工程牛X也确实不是吹的。没过几天,明军就仿造了一堆后膛炮加若干条更大的蜈蚣船,一路把葡萄牙人平A出屯门。

后来葡萄人依然不服,印度总督麦罗·哥丁霍过来援助,悲催的是这哥们开了6条中国帆船过来,对面明军使用大量蜈蚣船。于是这可怜孩子在近海被摩擦再摩擦,连哥丁霍本人都被抓了俘虏。

写轮眼的高级应用

有了新玩意自然有人就爱研究,一个叫赵士桢的神人出现了,这家伙是温州乐清人,自幼饱受倭患之苦。而且这老兄还是个氪金流大佬,他觉得打不过倭寇就是因为武器不行,倭刀是蓝色武器,明军的白板大刀明显抗不住。

于是他在请教了戚继光和俞大猷等抗倭名将之后,又找来了汪鋐等人的笔记,狠狠改良了一番佛朗机炮。这个神人先是把炮小型化成了步枪,命名为掣电铳,其造型和使用方法和后来的单发步枪很相似,换弹也满快。

到了这种地步赵士桢还是患有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他又制造了一种轮盘火铳,可以连续发射5次再换弹,在当时犀利的不要不要的。然而之前也说过他是氪金流大佬了,这种叫做迅雷铳的连发枪终因为造价太高而无法普及,只能留在他写的《神器谱》中供后人瞻仰…..

明朝(326)机炮(5)屯门(1)

pubg白机炮距离

pubg白机炮距离是181米。

迫击炮的攻击距离显示为181米,可以对爆炸点10米的范围内造成伤害,10米外的玩家受到的伤害为64点。

迫击炮的攻击范围非常远,可以造成伤害非常高的群体伤害目前能够造成群体伤害的只有火山地图的火箭筒和近战的手雷等投掷物。

阿帕奇直升机机炮是陀螺仪还是自整角机

陀螺仪。阿帕奇的机炮(陀螺仪)处还配备有红外传感器和摄像机,专门用于夜间作战使用。该传感器可以检测发热物体释放的红外线,计算机将红外探测信号上传至飞行员头盔显示器上,而视频信号则投射到飞行员右眼的单目镜头上。这样白天看镜头晚上看屏幕,两不耽误。

为什么二战时德日两国的战斗机上都有两门机炮

这应该是对装备的理念问题吧,德日两国应该是强调的武器单发的精度和攻击力。力图快速击落目标。同时这也应该是这两国遭到盟军的轰炸机的攻击有关,盟军的轰炸机普片都装备了装甲。一般的机枪还真不好啃 ,美英两国的大部分战机装备的机枪,也是其作战性质性质决定的,二战美国战斗机大部分都没有机炮,主要装备12.7机枪,只有P-38、P-39才有机炮,别看它只是机枪,实际上它的破坏力已经仅次于机炮了,毕竟12.7机枪是大口径机枪,加上机枪的射速比机炮快,对付战斗机这种目标小、速度快且敏捷的东西用射速快的武器当然好打一点。机炮一般需要拦截大型轰炸机才用(盟军中后期基本很少被敌轰炸机空袭,这也是德日两国的战斗机大部分都装备机炮的原因),所以美国战斗机就没必要装机炮了。打小型飞机如果用机炮,一是射速慢不容易打中,二是小事大做,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味道。

另外,子弹比炮弹小,所以可以携带很多。正是因为机枪的备弹量多,所以能延长战斗机的作战时间,不用频繁返航补加弹药,提高了作战效率。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