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全是骗术《理财都是忽悠人》
理财是不是都骗人的?

不是。
只要是正规平台都靠谱。
理财最忌讳人云亦云!
可以了解下“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就是著名的4321定律,即40%投资+30%生活开销+20%储蓄备用+10%保险,这个配置方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科学、稳健的资产分配方式,根据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将资产分为四个区域,以保证合理的增值。欢迎对理财感兴趣的朋友去搜简道悟生(D音同号)一起交流学习理财知识。因为每个人基础不同,是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分享。平时还有其他活要忙,只能抽空分享。走过一段路程,最终有缘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理财小团队里。
而这中间的40%投资还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比如高风险高收益类、稳健类等。
理财是一种骗局吗
你好,理财并不是一种骗局,理财时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理财能力,能够分辨出适合我们的理财方式,理财产品。这也就需要我们学习如何理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自己要主动学习理财知识。通过阅读相关理财的书籍,或者网络渠道了解银行存款、基金、股票等不同理财产品的不同特点。积累理财知识,培养理财的意识。
二.学会自己来记账。可以用笔记本或者是电子记账方式,记录自己每月的收入开销和结余情况。以便于制定更好的理财计划。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不冲动,不跟风,不盲目,更不能攀比,不做月光族。
四.正确认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五.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如果手头有不用的闲置资金可以存到银行定期存款里,剩下的部分活动资金,可放入各类货币基金里,使用方便还能有收益。
六.在工作或者学习之余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尝试各种副业或者兼职来提高收入,以便于更好的投资理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拆分理财都是骗局吗?
拆分理财在如今的市场上几乎全都是骗局,庞氏骗局。
拆分理财的专业术语就这一段话:恒量上涨,只涨不跌,数量翻倍,股价减半。
只涨不跌。有人说拆分理财就是一只只涨不跌的股票,一般的股票都是双向的,有涨有跌,但是拆分理财,底价锁死,永不增发,所以它只涨不跌。
数量翻倍。新会员越多,价格越高,财富增长的越快。这不就是拉人头赚钱的意思吗。
看着这两个关键词,这不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吗?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词,老酒换新瓶罢了,迷得投资者晕头转向,被骗了却还乐在其中。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拆分理财中的各种骗招。什么是“拆分盘”?网络上的拆分盘原理解释是这样的:“如果全球初始流通是100块财富,你买了其中一个,当100块不能满足所有玩家的需求时,那么100块财富被分成200份,那么你持有的一份就会变成两份,你的财富就增加了1倍。” 有一个漏洞。它在全球发行了100份财富。谁发布的?谁保证他发行财富?你相信吗?为什么你认为平台画的“蛋糕”是财富!然后还有一个漏洞。平台表示,财富翻倍是因为玩家持有的财富由一变为二,但多出来的财富从何而来?来自玩家需求的增加。这不就是让你拉着脑袋坑新人的钱的原因吗?新玩家不断花钱购买“财富”,需求自然就来了。 财富是如何创造的?财富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取决于人类日夜工作。然而,据该平台称,财富不是人类创造的,而是不断吸引新玩家。这样操作的话,那100块所谓的财富不过是空喊罢了,根本就没有升值的意思。这是一个庞氏骗局。
这样,投资者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但是,随着更多的人加入,资金流入不足,大多数线下投资者将蒙受损失。这种在线贷款平台背后的老板将他的钱用在其他地方,例如偿还银行债务和投资股票。向投资者承诺的利益,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金钱,返还早期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拆东墙补西墙。一旦资金链断裂,他们最终只能逃跑。庞氏骗局实际上是拆东墙补西墙。收入不是通过公司的业务赚钱,而是用新投资者的钱给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从而制造赚钱的假象,骗取更多的投资。
理财是不是都是骗局
不一定是:但要注意这几种骗局:(一)“公安防护”类APP
近日,家住锡山区的刘女士报警,称其于5月21日接到一个自称是通信局的电话,对方告知其曾在北京某移动营业厅办理的电话卡涉案,并称接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要将其的银行卡冻结。
随后,电话又转接到自称是北京延庆公安局,对方让其添加了一个QQ号,并发了一张警官证照片给刘女士,让其点开对方提供的所谓“最高人民检察院”网页链接下载一个“公安防护”的APP。不知有诈的刘女士按对方要求先后从四张信用卡以及支付宝借呗套现等方式转入该APP约22万元。不久,刘女士发现被骗,于是报警。
(二)投资荐股类APP
今年4月,家住梁溪区的张女士使用手机上网时无意点开一个叫红星杯赌王争霸赛的页面,内有老师讲课,称比赛结束后可购买强势股票。随后,一自称“管理员”的网友加张女士微信并发了一个“红赛牛”的股票APP投资软件让其注册软件账户。于是,张女士通过手机银行先后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了27.5万元购买所谓的“牛股”。然而,张女士不久后发现买的对方推荐的股票都亏钱,想把钱转出来,对方则让其等到6月10日再转。6月10日,张女士发现该股票软件打不开了,损失共计27.5万元。
(三)投资虚拟货币类APP
今年5月底,家住梁溪区的周女士在一微信理财群里获悉了投资比特币的信息,并在群里“老师”指引下注册了APP账号然后开始投资,购买一手比特币保证金是1000美元,以此类推,可买涨买跌,如果购买的比特币行情与购买方向相同,就赢了,反之则输了。至7月5日,周女士共“盈利”20余万元。7月6日,周女士发现无法登陆平台,经咨询“客服”告知其本金和盈利都爆仓了,周女士损失共计73万元。
(四)网络贷款类APP
6月13日,家住梁溪区的朱先生在家中接到一自称“某氧气贷”网络平台工作人员电话,问其是否有资金需求。随后,朱先生添加对方微信,并按对方提供的网址下载了“某氧气贷”APP操作申请贷款。期间,对方以需要交保证金、手续费等理由让朱先生转账8.1万余元到指定账户,但一直未放贷款。不久,朱先生发现上当遂立即报警,损失共计8.1万余元。
(五)游戏博彩类APP
近日,江阴市民季先生来到华士派出所报警,称一微信好友在4月初向其推荐了一个名为“恩佐娱乐”的网站,并号称该平台是大平台,信誉好,回报效益高。随后其又向季先生发送了一个网页链接,并让其下载该APP。截至5月中旬,季先生通过自己银行卡向该平台共注入88万元,虽期间提现17万余元,但随后发现平台无法登陆,损失共计70万余元。
为什么说理财是骗人的?
理财的骗局是非常多的,可是有很多人还比较钟爱于理财,原因只有一个的,他们觉得理财如果选择对的话,其实也是保护自己财产的一种办法。理财到底是什么?只是对财务进行合理的管理,也实现让自己的财务达到保值和增值。这样的目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钱生钱,如今理财已经很膨胀化,人民币每一年都在发生贬值的现象。没有理财的观念,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财产缩水,想必大家肯定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理财原因
理财的项目是非常多的,不管到任何银行都会有工作人员详细的做了解,不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很多理财根本就不适合自己,如果选择这种项目的话对自己也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可以多查一些理财的项目,从现状来看,有一些投资者还是非常谨慎的,这样对自己也是有一个保障。毕竟每一个人挣钱都不容易,挣来的钱也是希望能够增值,而不是希望就这样白白的打水漂。
绑定银行
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简单的理财方式,特别的方便,不管是有没有文化都很适合自己。比如说支付宝里的余额宝,还有微信里的零钱,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理财方面,不过它的等级是非常低的,安全性能也很好。特别是余额宝和微信里的收益要比银行利率高很多,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每一天的收益。
最佳方式
有些银行可能会用高收益来吸引客户,比如基金定投,期货股市等等,这些对于股市期货效益来说可能收益是非常高的,但风险也比较大。如果自己不是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谨慎投资。这样的理财方式,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理财,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资产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