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试用期员工工资怎么支付
一、疫情期间试用期员工工资怎么支付
因疫情无法上班的,工资的结算是在此期间的工资报酬,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来支付。如果企业因此导致停产停工,按照人社部的相关规定的,企业应按劳动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定发放生活费。
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二、关于手机支付的前景,大家有什么看法?
因为话费充值经常会有优惠活动的,而且手机在人民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了。不过,其实支付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方便,就好像信用卡,就是因为方便,才那么多人用。所以啊,如果那样东西能给人民生活带来好处,那就是一样好东西,有前途的。
三、疫情期间,请问如何看待无接触电子支付未来的发展?
多重因素推动移动支付普遍化
随着我国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提升,继扫码支付普及之后,生物识别、ETC等技术与网络支付业务深度融合,催生出了更多移动支付方式,如支付宝推出集软硬件为一体的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微信支付也推出了可接入POS机的刷脸支付产品“青蛙”。目前,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我国消费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在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中,有69.6%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有19.7%的用户每周至少使用3次移动支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移动支付具有支付方便快捷、高度融合性、环保与卫生等先天优势,因此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了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支付新宠。在消费者市场调研中,有92.4%的消费者表示选择移动支付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操作简单且方便;有80.3%的消费者表示使用移动支付是因其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当然,商家的支持与促销活动也推动了我国移动支付的使用率,有64.4%的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方式是因其优惠促销活动多。
扫码支付成主流,闪付方式显著提升
我国移动支付主要包括二维码支付、闪付、跳转第三方客户端支付等,扫码支付是我国最早推行的移动支付方式,目前无论是在日常购买商品还是在乘坐交通工具等日常消费场景中,国人均可使用扫码支付,因此其市场渗透率也较高,在移动支付方式中使用率占比高达92.6%。但近年来,各大商家也纷纷推广比扫码支付更为方便快捷的“闪付方式”,2019年闪付方式的使用率较上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18年的27.2%上升到2019年的49.9%。
各大银行为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也加紧推出移动支付功能及应用,在2016年后相继推出了华为付、小米付、Apple pay、三星付等一系列移动支付功能。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移动支付金额占比有了明显的提升,从2015年的5.1%上升到2019年的13.9%。2019年中国银行业移动支付笔数高达1014.31亿笔,实现347.11万亿元的交易额。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