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执法艇 执法艇巡逻艇

中国渔政船 海监船有什么区别?

警用执法艇 执法艇巡逻艇

  渔政船

渔政船是指在渔业专属水域执行渔政任务的船舶,又称渔业保护船。主要用于渔场巡视并监督、检查渔船执行国家渔业法规的情况,保护和水域环境,制止酷渔滥捕、违法排放油类、废弃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维护渔场生产秩序,处理渔业生产纠纷;也用于监督、检查国际渔业协定的执行情况,维护本国的渔业权益。有的渔政船兼负渔业生产指挥、发布渔情和气象通报以及海上医疗、海难救助等任务。

渔政船的功能

渔政船类型:

一般按大小分为3类:大型的总吨数在千吨以上,中型的数百吨,小型的只有几吨至几十吨。大、中型一般用于外海渔场,小型用于近海或内陆江、河、湖泊和水库渔业。

渔政船性能:

为适应监督、检查并在必要时追捕、扣留违章的需要,渔政船的航速较高,大中型通常为14~20节,小型有的达20余节;稳性和适航性也高于或相当于渔船。为了便于在渔船密集的渔场中巡航和在水上与渔船相靠,操纵性能较好,干舷较低。

  渔政船设备:

一般包括远距离摄影、录象、录音设备和测量水质、检查渔具并能记录违章渔船确切位置和航迹的专用仪器、设备和工具。夜间执行任务时需用照明弹和大功率探照灯,对付暴力威胁或抗拒渔政检查的轻武器以及比较先进、齐全的导航设备。大中型渔政船配有电台、雷达、无线电测向仪、音响探测仪、扫描声纳、卫星导航、通讯设备等。有的船还配有高速小艇和直升飞机。

  海监船

海监船在中国万里海疆,活跃着一支鲜为人知的海上综合执法队伍,这就是中国海监。中国海监队伍由中国海监总队、中国海监海区总队(包括北海总队、东海总队和南海总队)、中国海监沿海省(市、区)总队及其所属支队、大队组成,总人数达近万人,拥有海监飞机10架、各类执法船艇400余艘,其中3000吨级别的海监船6艘,1500吨级别的3艘,1000吨级别的14艘,具有较强的海空协同执法能力。

海监介绍

海监主要职能是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国家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执法工作。

海巡执法船艇要在哪些方面采取军事化管理

海巡执法船艇,要在军事理论学习、训练、制度建设、战备执勤、内务管理、军容风纪、消防等方面,采取军事化管理。

(一)军事理论学习。要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结合现代化军事理论,建立军事化管理的标准,从思想上夯实纪律作风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二)军事训练。要规范军事训练,包括立正、稍息,蹲下、起立,看齐,整理着装,报数,脱帽、戴帽,敬礼,跨步、齐步、正步、跑步、踏步,停止间转法,立定、步法转换,个人队列动作组合等,要符合军事要领。

(三)制度建设。要在汲取军方相关规定和三大条令的基础上,参照军队模式编制方案,在军事化组织、职责分工、礼仪礼节、容貌风纪及执法规范、船艇内务、船容船貌、应急反应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全力打造一支安全管理体系化、巡查执法规范化、应急反应快速化、内部管理信息化、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新型海上巡查执法队伍。

(四)战备执勤。应建立值班执勤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

(五 )内务管理。对执法人员应当采取集中住宿、统一内务标准、统一作息时间、统一值班值勤的方式进行管理。执法人员宿舍应当保持卫生、整洁,内务整齐划一,符合部队内务要求。

(六)军容风纪。执法人员执法和工作时应当按照相关着装规定的要求着制式服装,

执法时按照规定佩戴统一的标志、胸卡、腰带、手套。着制服在室外应当戴帽;戴大檐帽、作训帽时,帽檐前缘与眉同高;戴冬帽时,护脑下缘距眉约厘米;并保持水平;路政员大檐帽风带不用时应当拉紧并保持水平;大檐帽松紧带不使用时,不得露于帽外。非执行公务需要,不得着制式执法服装进入酒店、娱乐场所。执法要保持端正、庄重,必须举止端正,谈吐文明,精神振作,姿态良好。

(七)消防管理。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防止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原因造成营区及船艇火灾事故。加强营区火灾防范和新建营区、新建工程的防火设计审查,健全消防组织,完善消防设施,配齐消防器材,设消防和疏散标志;船艇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检验、维修保养并及时更新。

318型巡逻艇的服役

2012年8月8日,中国首艘318B型巡逻艇正式从中船桂江造船厂移交至广东省东莞市公安边防支队。当日上午,这个支队在虎门镇木棉岛边防码头举行新建巡逻艇交接仪式,这标志着珠江入海口海域最大最先进的海上执法巡逻艇将在东莞服役。

据了解,该艇长46米、宽7米,艇上装备精良,是集巡逻、执法和救援于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执法舰艇。该艇马力大,最高时速是东莞海域原有最先进的丙级巡逻艇(已装备使用15年之久,吨位只有85吨)的两倍以上,可在蒲氏9级的风中安全航行,强大的自持力也可保证艇上能够满足几十名官兵不靠岸连续生活7天。艇上装备精良,舱内安装有岸基雷达、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高频通讯电台、全球海事救助呼叫电话,以及搜索取证系统等先进设备。前甲板装备有一架14.5mm高速机枪和两架大功率高压水枪,后甲板装配有附属艇和救生筏。舱室功能齐全,有会议室、卧室、装备室、厨房、卫生间等,是集巡逻、执法和救援于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执法舰艇,可全方位辐射东莞海面的每个角落。318B型巡逻艇在东莞海域服役,与丙级巡逻艇以及附属快艇协同作战,有助于边防官兵对东莞海域周边各个方位实施更加精准、高效、实时的观察和监控,大大提升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动态作战能力。

图为移交至广东省东莞市公安边防支队的318B型巡逻艇(舷号44968)在东莞海域行驶。

广东发生了什么新闻

近日,广东汕头海警局在南澳县海域芹澎岛附近处置一起渔船触礁事故,成功转移1名船员。

7月14日凌晨2时50分许,汕头海警局接95110报警称,在南澳县1名渔民驾驶1艘“小舢板”不慎触礁,船体被夹在礁石之间且失去动力,随时有被海浪掀翻的危险。汕头海警局立即派遣执法艇前往事发海域开展救援工作。

 由于当时正值天文大潮期,海面能见度较低且事发海域礁石过多,执法艇到达现场后通过电话与该名遇险渔民进行通联,并对海面进行搜索。6时20分许,执法艇发现了该艘事发船只,由于当时潮水较低导致海警执法艇无法接近事发船舶。

在确定人员没有生命危险后,执法员根据救援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广播喊话提醒该名遇险渔民穿戴好救生衣,打开船舶信号灯,将船锚抛入礁盘固定船位,保持好通信畅通,同时执法艇在周边进行警戒,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早上7时许,潮位基本达到脱浅条件,但由于该海域礁石丛生,且该事发船只夹在礁石之间,海警执法艇依然无法接近。为尽快帮助遇险船主脱离危险,执法员立即联系当地渔民利用“小舢板”一同进行协助救援。

经过多次尝试,早上8时许,执法员成功将该渔民转移至执法艇。执法员一边安抚该渔民情绪,一边对其进行防疫和安全检查,迅速返航后移交给当地渔政部门进行后续工作。

执法艇单台发动机还是双台发动

执法艇一般都是采用双台发动机,这样可以提高其巡航能力和灵活性,使其更容易在各种水域中航行。而且双台发动机还有更安全的保护机制,使船艇得以安全驶行。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