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叫疳积?
一、请问什么叫疳积?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来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运的负荷,伤害了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失衡造成。

二、什么叫疳积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病因
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
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症状
积滞伤脾
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常有恶臭,舌苔厚腻。
气血两亏
面色萎黄或苍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三、疳是有哪两种含义呢?
疳
gān
【名】
俗称疳积〖infantilemalnutrition〗。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的症候 。
字面理解,患疳积的病人形体干瘦。
四、请问什么叫疳积?
小儿疳积是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脏腑失养,形体消瘦,饮食减少,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为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病。民间又称“奶疳”、“饭疳”等。西医则称为营养不良,主要是指蛋白质、热量缺乏。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小儿疳积的发生率仍然相当高,父母们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