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银行从信用卡的收入来源从哪里来啊?

一、请问银行从信用卡的收入来源从哪里来啊?

银行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一,年费和挂失补卡费用,信用卡级别越高,年费越高,而且有些年费是不免的,挂失、重新补办卡银行要收50块手续费;

第二,循环利息收入,利率很高,每天万分之五;

第三,向特约商户收取的刷卡手续费;

第四,信用卡取现,跨行取现、跨地区取现的费用;

第五,向客户递送对帐单,对帐单附带的广告收入;

第六,商家酒店、航空公司向持卡客户推出打折服务,之后向商家收取的介绍费,等等。

二、银行发行信用卡,是如何实现盈利的?

给客户办了信用卡主要目的是让持卡人消费,主要的盈利不是什么利息,滞纳金,或是取现手续费等,而是客户消费,最好消费金额越大越好。

这就是为什么各银行提出每年刷满几次就可免年费的原应。那么他怎么赚钱呢?首先你用信用卡消费的钱先是银行帮你付的,也就是由发卡行将钱转给商户,那商户的收到这笔钱还得存银行啊,那这笔钱银行就可以用来做投资或是其他渠。之后,你用了银行的钱,那得还啊!那银行就等于又有一笔钱可以用来投资了。所以消费越多,银行的投资金额就越多,盈利就越大。明白了吗?

三、有谁知道银行做信用卡怎么赢利啊,利润哪里来啊??可以详细点好,专业点好,谢谢啊!

“信用卡规模不达3000万,盈利几乎不可能”

“目前有一些银行宣布信用卡业务已盈利,但业内都清楚,如果一个银行信用卡规模达不到3000万,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008影响中国理财论坛–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前景与吧)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吴惠涛的发言耐人寻味。

另一方面,广发、招行以及中信相继宣布信用卡业务盈利,但截至去年,中信及广发行信用卡规模均不足1000万。对此,广东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吕诗枫在同一场合回应:从发卡数量来看!”

请问银行从信用卡的收入来源从哪里来啊?

大银涛公开表示,一个发卡机构要实现盈利,“活卡”(使用频繁的信用卡)规模要达到1000万。在他看来,如果银行发卡总体规模达不到3000万,盈利的唯一可能就是压缩了很多开支。

在论坛间隙,吴惠涛向记者透露,按照建行目前的信用卡发展势头,到年底有望达到盈利规模。目前建行信用卡业务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40%~50%的水平。但他同时强调,即使建行信用卡实现盈利,也是建立在总网点成本不分摊至信用卡中心的基础之上。

以规模扩张推动业务盈利的观点得到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车军的支持,他预计中国在20亿~30亿张,中国增长。

小银行不屑“卡海”战术

对于靠规模推动业务观点,中小银行显然不认可。

“去年工作就觉得很奇怪,内地银行似乎只要‘是个人’都可以发卡。”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张旭辉认为,展的一大怪现状。

他认为,做信用卡营销,要把信用卡发出去不困难,卡发出后让客户把它用起来才是关键。

“信用卡是一个非计划性的小额信贷金融产品,不能简单从数量去预计市场的未来。”吕诗枫表示定本行的布局和准确定位客控和盈利。

深圳发展银对以规模取胜的战术表示不屑:深发展信用卡发卡量虽然只是某银行的1/10,但其贷款额却达到1/3,即其投入。

对于以规模取胜,市场必然有低谷的时候或者发展放缓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信用风险就会大量地显现出来,一种竞争的扭曲。

“跑马圈地”仍将继续

实际上,以全球市场为例,无论是以规模还是以行信用卡盈利的必须条件,全型。

张旭辉认为,国内很多银行发卡超过1000万但仍无法盈利,关键就在于单项产能太低,银行把信用卡当支付工模式创新。

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的规模产业,部分完成了前期投入将显著降低。

由此可见,即使呼吁业内能够以一但现有这种竞争模式,对发卡规模已到一定程度的银行更有利,无论大小银行,对客户的争夺仍将继续。

四、银行发行信用卡是怎么样赢利的?

利息收入还应包含存贷利差。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