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大侠POS机问题~急急急!!!

可以直接和银行联系。
一、办理POS机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正本复印件、开户许可证复印件(以上资料均需复印在A4纸上,各一份)
另外还需要提供一个对公账户户名和账号以便将款项及时入账(在任何银行开的对公帐户均可)。如果没有,在工商银行也可以开的,比较方便查询。
二、在上面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约时间到银行当场办理相关手续,届时需携带公章、法人章。
三、通常情况下POS机的费率(仅供参考):
批发最低0.9%,上限20元;
百货零售、美容美发0.9%:
餐饮业、洗浴业1.8%;
加油站、超市、航空售票0.5%;
医药、非盈利事业单位0.3%;
房地产最低0.9%,上限50元。
(以上经营范围以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为准)
四、装机时,需向银联公司交纳1000-5000元不等的押金。
POS机手续费究竟谁来交?
2008年07月22日 07:36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 杜雅文 徐维强)在半年多的试运行过程中,已有超过1000家个体工商户申请安装了POS机。昨日,记者从深圳银联了解到,对POS机需求旺盛的目前主要集中在电子、农批、布料、珠宝等行业。在本报报道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安装POS机后,有一些商户希望知道费用问题,据了解POS机具的安装及维护均由银行负责,商户除缴纳结算手续费外,基本不需其他费用。
多家银行跟进“抢客”
“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个体工商户申请安装POS机。”昨日,记者从深圳银联了解到,自去年年底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试点个体工商户安装POS机以来,在大半年的试运行过程中,已有不少商户申请安装。对此需求比较旺盛的专业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子、农批、布料、珠宝等行业。银行业人士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这些专业市场交易量比较大,银行推广力度强;另一个可能是单笔交易额较高,市民、商户有这些需要。
昨日,记者走遍了只有3层楼的笋岗文具玩具批发市场,并未发现有一家商户安装POS机。多个商户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他们都是现金交易,对于刷卡消费还不知情。该批发市场总经理助理肖艺告诉记者,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已经有多家银行陆续与市场进行联系,希望来安装POS机。市场也向各银行表示,让他们先到商户处进行调研,然后再做决定,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回音。
在华强北尽管多数商户没有安装POS机,但记者发现,如果提出刷卡商户也会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在赛格广场3楼的一家电脑专卖店,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刷卡消费,但店内并没有POS机,可以把卡拿到附近大厦内的公司办公室,在这里消费在那里刷卡。
手续费转嫁没办法
在POS机安装对个体工商户开放前,华强北不少商户均采用柜台消费但到其公司刷卡的方法来解决,但这笔费用均转嫁给了消费者。在赛格一家品牌电脑专卖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0元以内的消费刷卡每笔手续费为20元,而3000元以上则为35元,这也是目前华强北众多电子商户的普遍收费标准。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手续费奇高,很少有消费者会主动要求刷卡消费,而是大多到附近的银行取款机取现,即使是跨行取款也只收不足10元的手续费。对于大宗交易的消费者,偶尔会有人要求刷卡,来进行信用卡积分。
对于刷卡手续费转嫁,笋岗文具玩具批发市场总经理助理肖艺说,据测算该市场每个商户平均每天的交易额在万元以上,庞大的资金流是吸引银行的重要原因,但银行忽视的一点是市场里的商户全都是“小本经营”,绝大多数生意每笔都只有一二百元,因此刷卡手续费对于商户而言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但如果转嫁给消费者,就会失去价格优势,反而败给没有安装POS机的商户。
记者采访的几位银行业人士也表示,他们均知道确实存在刷卡手续费转嫁的问题。尤其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很可能这笔费用由消费者承担。他们认为,向消费者收取刷卡手续费对商品销售不利,这部分成本应由个体商户承担,银行也是对商户收取。但即使转嫁给持卡人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并未有明文规定不能转嫁。
机具安装维护均不收费
昨日,记者联系了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有银行表示他们的系统正在调试,相关推广方案也正在制作之中。“据我了解,各行都比较重视这块业务。”工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刷卡费率只有刷卡金额的0.5%,最高不超过10元,但这些专业市场很多都是全国批发集散地,交易量非常大。对于商户而言,不论是POS机具的安装还是维护,都由银行来进行,不需要商户负担成本。只要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凭有关证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或相关纳税证明、经营者的身份证件)就能到该行任一网点进行申请,最长两周内就能全部办好。
深圳银联相关人士表示,在服务上银行之间会有细微差别,主要在于结算资金,刷卡资金一般在刷卡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到账,部分银行还能对优质客户提供实时到账服务。
“除刷卡外,安装POS机商户还能享受其他多功能服务。”工行深圳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通过POS机商户还能办理对外转账、汇款等多项业务,不用再跑银行。
相关新闻
POS机依托银联网络平台
本报讯(记者 卢亮)昨日,深圳银盛市场人士邓健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自主研发并获得银联认证的POS机目前在深圳个体工商户已经铺设了近2000台,而年底的目标则是5000台。
邓健说,市民只需就近找个带有“e票通”标识的便利店、手机店、士多店或者报亭,就可以通过他们的POS机正常刷卡消费,也可以用任何银行的银行卡轻松缴费,包括交水电、交通罚款等费用。据介绍,POS机由银盛出租给商户,与银联利益共享。
邓健强调:“这不简单是一个消费POS,而是依托中国银联的金融数字化服务的网络平台。”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个模式在深圳独此一家。
2018年十大移动支付创新产品案例
又是一年岁末年初,过去的一年断直连、备付金集中交存、账户分类管理落实等政策频出,监管持续收紧。交通领域则迎来了移动支付的浪潮,NFC、二维码、生物识别等技术纷纷入局。 科技 创新不断,支付创新也就不会停下脚步,2018年的移动支付领域仍然涌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颇具意义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方案,本期年度盘点沿袭移动支付网往年惯例评选出2018年的十大移动支付创新产品案例(排名不分先后),以此为鉴,展望未来。
1.合肥地铁首创“一号通”,运营商的交通支付 探索
4月,合肥轨道交通官方宣布,全国首创的“一号通”刷手机进站乘车技术已经成功试点。据了解,“一号通”是一种基于手机支付功能的轨道交通检票机通行技术,是地铁运营方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共同为乘客提供的一种使用手机刷号乘车的智能化服务功能。
该技术有什么特点呢?简单概括,就是需要区别运营商、需要下载APP、不分手机型号、闸机需要改造、10米内鉴权15CM内支付确认。
仅从目前已经得知的信息来看,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且具备落地实用性和拓展性,毕竟在手机支持机型上只要满足4G网络就可以,但是问题在于闸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且实际使用和商业合作方面暂不太清楚有何其它缺点。
电信运营商一直对移动支付恋恋不忘,在第三方移动支付争夺无望的情况下,转而投向竞争激烈、蓝海一片的交通支付领域,比如翼支付目前已经在海口、冷水江、绵阳等城市上线翼支付乘车码。未来运营商在交通支付领域必然会有更多创新 探索 ,只是市场是否接受就不得而知了!
2.建行推出无人银行,“无人”到底是刚需还是噱头?
4月,中国建设银行在上海九江路开了一家“无人银行”。这家银行最大的特点便是“无人”,本质上它是一个布满自助机具的银行网点。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该支行将那些需要人工办理、审核的业务全部通过智能自助柜员机、智能屏幕、远程客服、数字屏幕墙和交互式智能机器人来实现。其中,客户在建行留存了人脸信息之后,可以刷脸直接在自动取款机取款,另外据说还可以免费体验VR 游戏 。
近年来,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等“无人”概念相继走红, 科技 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场。但从实际落地上看,这些“无人”应用场景并不完善。今年,关于“无人”的声音开始逐渐弱化,更多地将“无人”引导向“智能”和“智慧”,实际上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科技 如何进步,彻底无人是不切实际的,如何处理好人与机器、智能之间的关系才最为关键。
3.二维码电子车票,交互营销真有用?
5月,腾讯联合羊城通基于乘车码服务率先推出二维码电子车票新玩法,将广州的特色饮食文化、特色地标建筑融入其中,让电子车票增加趣味性和收藏感,通过微信实现好友互赠,还能增加互动和乐趣。
9月中旬,腾讯乘车码宣布在上海推出电子车票,而当时电子车票的支持城市已经有10多个。
前不久,腾讯乘车码联合深圳地铁以及麦当劳一起在深圳地铁推行了刷码乘车领优惠券以及红包的活动。二维码电子车票的推出一方面能够增加用户的互动,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商户实现广告引流,便于开展活动宣传。
但是,在我看来,微信红包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而交通领域的二维码支付无论是开通还是支付也比较成熟完善,仅仅是在交互方面电子车票并没有太多优势。不过,好在针对电子车票可以衍生出一些商户营销手段,比如赠送代金券、车票红包等,在引流方面还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4.IFAA助力,首款安卓3D人脸识别支付上线
6月,IFAA联盟发布“本地人脸识别安全解决方案”,用来实现金融级别现金支付的技术,随着搭载人脸识别黑 科技 “O-Face”的OPPO Find X面世,才正式追平苹果Face ID,让其成为首款安卓3D人脸识别支付手机。
单纯的3D结构光或许不是什么创新,然而要在3D结构光的基础上实现金融级安全的支付,对于安卓阵营而言的确是一件有难度的创新。
3D安全人脸支付解决方案是技术实力和产业协作能力的体现,这其中自然少不了IFAA在背后的支持和助力。当然,在解决了人脸支付的第一个难题之后,仍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如何满足不同的手机厂商的应用需求?如何降低人脸支付的接入时间,进而降低手机厂商相应的适配成本等?身份认证领域竞争激烈,安全高效的生物识别认证方式仍然需要技术和时间的打磨。
5.银联“碰一碰”与“卡码合一”,NFC支付新玩法
6月底,银联推出“碰一碰”功能,其通过NFC手机的NFC读卡器模式,与NFC标签交互读取标签中存储的数据后,在手机上通过线上支付流程完成付款。
“碰一碰”付款为商户提供低成本、易操作的收款利器,为持卡人提供更快捷、更安全的付款工具。其一方面标签数据具备防复制、防篡改的优点,相比于二维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碰一碰实际上是基于银联体系的在线支付,支付过程受到手机内置安全芯片的保护,目前而言并无交易限额限制,银行等合作机构可依据自身风险策略定义交易限额。
NFC支付在支付体验上更加便捷,而且对于支付环境的要求也不会太苛刻。但另一方面,碰一碰需要NFC手机的支持,在支持率和使用率上仍然需要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12月,银联又联手华为推出了基于Huawei Pay的新功能“卡码合一”,即用户在使用Huawei Pay进行线下付款时,在手机熄屏状态下通过指纹验证后,即可快速调出Huawei Pay中的默认银行卡,手机屏幕上会同时出现银行卡非接提示和银联二维码展示,方便用户根据受理条件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如果说,“碰一碰”是银联在NFC支付上的一种变局,那么“卡码合一”则是银联对于NFC和二维码支付的一种平衡,但无论如何,两者无疑都是银联近年来值得一说的创新亮点。
6.首款手机POS产品,能否变革智能终端产业?
6月28日,中国银联正式发布全球首款手机POS产品,率先将POS机从一个硬件终端产品转变成一款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产品。
12月4日,中国银联联合各大商业银行及华为、小米、三星、OPPO、魅族等主流手机厂商正式启动了银联手机POS产品首批应用试点合作。至此,从6月开始对外宣布的银联手机POS正式面向市场,智能手机变身POS机进行收单成为现实。
抛开市场前景不谈,银联手机POS的正式推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全球范围内都是一项领先的移动金融创新。据了解,银联手机POS产品一方面是联合相关机构按照PCI的规范进行设计和研发,另一方面符合人行在TEE和eSE上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要求,符合全球POS的发展趋势,并前瞻性地走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
除此之外,银联手机POS还具备安全、低成本、多功能性等诸多优点,在行业影响上一方面能够助力手机厂商推动NFC手机和手机Pay的逐渐普及,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收单机构更加低价、高效地触及商户。不过手机POS是否会革智能POS等终端厂商的命呢?这一点还需要拭目以待!
7.浦发推出API Bank,开放银行是大势所趋?
7月,浦发银行正式推出业内首个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据介绍,浦发银行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将通过API架构驱动,将场景金融融入互联网生态,围绕客户需求和体验,形成即想即用的跨界服务,塑造全新银行业务模式。
那么什么是开放银行呢?开放银行,又称平台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开放API端口,连接各类在线平台服务商;银行通过与服务商合作,从而开展各种基于具体、特定消费场景服务的方式。
开放API端口,意味着银行将突破传统物理网点、手机APP的局限,开放其产品和服务,将其嵌入到个合作伙伴的平台上。银行与合作伙伴集合双方资源优势,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创新拓展,以达到普及金融服务的目的。
截止目前,包括浦发、建行、招行、工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开放银行”平台。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已经来到下半场,开放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银行业态,在我国正处于起步和 探索 阶段,但是开放和共享的概念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互联网时代的关键,尽管开放银行的发展荆棘遍地,但一定也是大势所趋。
8.eID首次载入手机终端,身份认证前路漫漫
8月,华为联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宣布启动了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载入手机的试点,eID正式首次载入智能手机终端。
此次合作结合了国产密码算法、华为手机全球独创麒麟芯片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eID等技术,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为公民的线上线下活动提供高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服务。目前已支持线下办理酒店入住和航旅纵横APP线上身份认证场景。
目前,身份认证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完全不亚于移动支付。就公安部而言,除了eID之外还有CTID“网证”,并且其已经联合微信、支付宝推向了市场,有互联网企业的加持,“网证”的大众化推广更具优势。不过目前“网证”的应用场景更加偏重于线下的身份认证,而eID则线上线下都有布局,另外在安全性上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的eID似乎更有优势。
除此之外,以互联网企业为联盟的身份认证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在互联网应用与手机厂商的交互中,IFAA、FIDO等身份认证联盟则有着天然的优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然形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上下求索就要看市场和发展了!
9.“铁路e卡通”支持铁路扫码,II类账户也可非“卡”
10月底,“铁路e卡通”在长株潭城际铁路正式上线投入使用,长株潭城际铁路成为全国铁路首条可通过手机扫码进站乘车的线路。
近日,广深城际铁路也开通了支付宝扫码进站乘车服务。然而,与支付宝扫码乘车不同,“铁路e卡通”有着不一样的背景和模式。首先,“铁路e卡通”项目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城际铁路公司根据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的特点联合中铁银通支付公司(下称中铁银通)、中国银行等单位共同开发。中铁银通发行的“中铁银通卡”则是铁路总公司与中国银行联合推出的一种预付卡,实际上该卡是一张带有“银联”标志的仅限于铁路行业的预付卡。
也正是因此,“铁路e卡通”由中铁银通与中国银行联名发行,由双方联合运营和管理,中国银联提供账户支持的中国银行II类账户,而且是一个通过同名I类银行账户开立的II类绑定账户。
此前,京东、美团、去哪儿、携程等互联网信贷消费产品关于II类账户创新“借卡下线”的案例已经比较常见,但此次“铁路e卡通”上线则体现了另一种方式的II、III类账户应用,其拓展了“中铁银通卡”所不具备的多种支付方式,比如二维码和手机NFC,同时也将支付领域从单纯的铁路行业延伸到了其它银联支付体系。
10.南宁地铁首次应用全态识别,生物技术要迎爆发年?
12月,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佛子岭站新增的全态识别系统进入调试阶段,这是国内首次将全态技术运用于交通出行上。
全态识别是基于人工智能深度网络的全态无感过闸系统,与人脸识别不同,全态无感识别技术更注重于目标的轨迹及姿态等非配合识别条件,精准识别用户身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过闸服务。
全态识别强调远距离、非配合,而根据的是每个人步态的不同,那么这个步态识别的精准度到底有多高呢?会不会出现人流量太大步态被遮挡的可能呢?当然,目前这项技术仅仅处于测试阶段,未来的实际使用体验还不得而知。而近日,金华公交已经在交通领域率先上线了人脸支付应用,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一年将会是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爆发年!
小结
以上便是移动支付网我总结的2018年度十大移动支付创新产品和案例,欢迎大家说出自己心目中的创新产品和应用。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为什么合利宝pos机1000以内免密免签
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于6月1日针对支持闪付功能的银联金融IC卡进行小额免密免签(以下简称“小额双免”)单笔限额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的调整。随着商户端提额工作的不断推进,小额双免业务将覆盖更多日常消费领域,满足持卡人在加油站、酒店住宿等消费场景的便捷支付需求。
小额免密免签是基于安全性极高的金融IC卡开发的一项业务。对于单笔交易金额在规定限额以下的联机交易,无需跳密码键盘验密、打印签购单验签名等步骤,可实现快速支付的目的。适用范围仅限IC卡或承载IC卡信息的移动设备以闪付联机方式发起的交易。
目前,国际主要卡组织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小额免密免签业务,并在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国内主要手机支付服务商也开通了相关业务,交易金额在1000元以内时,用户可以进行免密支付。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中国银联于2015年正式推出小额双免业务。与此同时,为保障持卡人的用卡安全,增强持卡人用卡信心,中国银联建立了风险管控及赔付机制。风险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小额双免欺诈率仅为0.18BP,远低于2017年银行卡业务总体欺诈率1.36BP。
在此次小额双免限额从300元提升至1000元之前,中国银联已联合各发卡银行及收单成员机构,从技术改造、业务规则、机构合作、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精心安排,并先行开展试点。同时,中国银联通过业务规则,明确要求各发卡行应向持卡人告知小额双免业务的开通、提额等相关信息。
目前,各家银行已通过或正在通过官网公告发布、领卡章程、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短信、营业网点等渠道向持卡人告知小额双免限额提额事宜。为使更多的持卡人了解该项业务,中国银联联同相关银行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市场宣传,在各营业网点布放介绍小额双免业务的各类宣传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老百姓常用的媒介渠道,加强小额双免业务在持卡人端的宣传。同时,中国银联面向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和规模较大的非银支付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下一步,中国银联将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完善对持卡人的告知工作,加速推进手机银行客户端信息推送、动账提醒等各项工作的落实。
为维护持卡人的用卡权益,中国银联采取了多重保障措施:
技术保障。中国银联金融IC卡及支持“银联手机闪付”的移动设备具有高安全性和私密性。通过多重的技术保障,目前尚未有卡片或移动设备被复制而导致伪卡欺诈的案例发生。持卡人可通过对自身IC卡和移动设备的妥善保管降低安全风险。
商户可信。目前所有支持小额免密免签的商户均经过严格筛选,为全国及各地知名品牌或连锁商户。同时中国银联联合包括各商业银行在内的收单机构,建立了规范的商户日常交易监测机制,确保用卡环境安全可靠。
额度可控。免密免签服务交易限额统一设定为单笔1000元人民币,超过该额度则需输入密码交易才能成功。同时,银行对于单日累计免密限额也进行了控制(以各发卡银行规定为准)。
后台风控。中国银联及发卡银行对小额免密免签交易进行后台风险监测。通过监测交易特征、识别可疑交易等防控手段,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
补偿保障。为增强持卡人使用信心,中国银联制定发布了《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业务风险补偿方案》。对于因卡片失窃、遗失等原因造成的盗用损失,为持卡人提供挂失前72小时的失卡保障服务。并同步将单人单年累计补偿额度自1万元提高至3万元,将有效覆盖客户潜在风险损失。
关于银联联合产业pos机试点和银联联合手机厂商 推出手机pos产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