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磁条都有哪些信息

银行卡二磁道数据《银行卡磁道信息》

没有,一般只记录你的卡号信息,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你的卡已经挂失,你的资金也就安全了,不必有什么担心

信用卡背后的磁条包含了哪三方面的信息?

信用卡背面有一根条形的磁性带,通常称为磁条。磁条由排列在类似塑料的胶膜上的微型铁基磁性颗粒组成。每颗粒子其实都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磁条,其长度约为一微米的将近八百分之一。

磁条可以“写入”数据,因为这些微形磁条可以被磁化为南北两个磁极。信用卡背面的磁条就好像是固定在信用卡背面的盒式录音带。信用卡刷过或插入加油站的读卡机时,动力由您的手提供,而不是像磁带那样由马达驱动读取数据。磁条上有三条磁道,每条磁道宽2.79毫米。

磁道一:是石记录密度为每英寸210比特(bpi),可纪录79个只读字符,每个字符的长度为六个比特加一位奇偶校验码。

磁道二:记录密度为75比特,可记录40个字符,每个字符的长度为四个比特加一位奇偶校验码。

磁道三:记录密度为210比特,可记录107个字符,每个字符的长度为四个比特加一位奇偶校验码。

第一磁道包含的信息有两种格式:供发卡方独家使用的格式A,以及格式B,后者包括以下内容:

起始标记符——1个字符

格式代码="B"——1个字符(只为阿尔法)

初级帐号——最多19个字符

分隔符——1个字符

国家(/地区)代码——3个字符

姓名——2到26个字符

分隔符——1个字符

到期日或分隔符——4个字符或1个字符

酌数据——字符数足以填写最长的记录(共79个字符)

结束标记符——1个字符

纵向冗余校验码(LRC),一种计算的校验字符——1个字符

第二磁道包含内容和格式如下:

起始标记符——1个字符

初级帐号——最多19个字符

分隔符——1个字符

国家(/地区)代码——3个字符

到期日或分隔符 ——4个字符或1个字符

酌数据——字符数足以填写最长的记录(共40个字符)

纵向冗余校验码——1个字符

磁道三是读写道,可存储经过加密的个人识别码、国家或地区代码、货币单位和授信额度,但是该磁道的用途在银行间并未实现标准化。信用卡通常只使用第一磁道和第二磁道。

补充

有三种方法可以确认信用卡为您付费:

每个月交易次数很少的商户,可使用按键型音频电话进行声音识别。

电子数据采集(EDC)磁卡终端机越来越普及——而刷卡结帐也同样如此。

互联网上的虚拟终端。其运行方式是:

您或收银员将信用卡刷过读卡机,销售终端(POS机)的电子数据采集软件会通过调制解调器拨打存储的电话号码,呼叫收单行。收单行收集商户的信用验证请求,并向商户提供付款担保。收单行收到信用卡验证请求时,会审核交易进行验证,并核对磁条上的以下记录:商户编号、有效卡号、到期日、信用卡限额、卡的用途。

拨号交易的处理速度仅为1200到2400 比特/秒(bps),而通过此协议直接进行互联网连接要快的多。该系统中,持卡者使用键盘输入个人密码(PIN)。

若自动取款机不能识别您的信用卡,则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信用卡受污或刮损磁条。

磁条消磁,消磁最常见的原因是磁条暴露在磁体下,比如用于将便条和图片贴在冰箱上的小磁体,以及电子物品防盗系统(EAS)标签的消磁器。

保护银行卡磁条的方法:

银行卡最好放在带硬皮的钱夹里,位置不能太贴近磁性包扣。千万不要随意扔在杂乱的包中,防止尖锐物品磨损、刮伤磁条或扭曲折坏。

多张银行卡最好不要紧贴一起存放,更不能将两张银行卡背对背放置在一起,使磁条相互磨擦、碰撞。

应尽可能远离电磁炉、微波炉、电视、冰箱等电器周围的高磁场所,也尽量不要和手机、电脑、掌上电脑、磁铁、文曲星、商务通等带磁物品放在一起。

招商银行cvv2码是什么意思

CVV,即 Card Verification Value,而Mastercard 称作Card Validation Code (CVC)。VISA CVV和MC CVC都是由卡号、有效期和服务约束代码生成的3位或4位数字,一般写在卡片磁条的2磁道用户自定义数据区里面。

CVV和CVC的生成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CVV2是打印在 Visa/MasterCard 卡签名区的一个数字,它位于信用卡号后的3位数字。我们通常在信用卡背面看到的后三位数字,其实是CVV2,并非CVV代码。

扩展资料:

信用卡安全码,是信用卡上的一组3位或4位数字。其生成方法是银行将卡片帐号、有效期、服务代码提取出来,排列后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算法算出来的。这组数字在生成之后,就只有发卡银行和银行卡的持有者知道该数字是多少。

CVV信息被存储在磁条银行卡的磁道中,根据卡号、磁道主账号、发卡银行标志代码等信息,通过各银行自定义的特殊加密算法进行加密,每步都采用CVKA技术加密,得到验证码。由于不同银行的加密算法有差异,因此,利用获得的银行卡信息非法制作的部分假卡在发卡行解密时能够被识别而无法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VV代码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