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上的银行帐,借贷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借贷是会计计账方法,借贷表示的含义,要以站的角度不同来说的:
如果是企业的角度,银行存款账是资产类科目,借方是增加,贷方是减少
如果是银行的角度,企业的银行存款对银行来说就是银行的负债类科目,借方是减少,贷方是增加
银行存款日记账 借贷不平衡怎么办
1、(1)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的借贷方向是不一致,正好与企业的银行日记账的借贷方向相反,
(2)企业的借方是银行的贷方,贷方是银行的借方
2、银行存款日记账:
(1)专门用来记录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一种特种日记账。
(2)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其账页格式一般采用“收入”(借方)、“支出”(贷方)和“余额”三栏式。
(3)银行存款收入数额应根据有关的现金付款凭证登记。每日业务终了时,应计算、登记当日的银行存款收入合计数、银行存款支出合计数,以及账面结余额,以便检查监督各项收入和支出款项,避免坐支现金的出现,并便于定期同银行送来的对账单核对。
3、银行对账单是:
(1)银行和企业核对帐务的联系单,也是证实企业业务往来的纪录,也可以作为企业资金流动的依据,还有最重要的是可以认定企业某一时段的资金规模,很多地方需要对账单,
(2)例如:验资,投资等等。
银行的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资产类、费用类账户(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收款、主营业务成本等等),“贷”表示减少,“借”表示增加。而资产和成本类有余额一定在借方。
如果是负债、收入类账户(比如借款、应付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年利润等等),“贷”就是增加,“借”就是减少。要是有余额一定在贷方,收入类没有余额。
像在银行流水当中,贷方指的就是银行存款的来帐或增加项目,而借方指的是银行存款的减少或支出项目。简单的说,进项表示贷方,出项表示借方;贷方是钱的来源,而借方是钱的使用。
再打个比方,客户如果存钱进银行账户,那就是“贷”;如果从银行账户里将钱转出,那就是“借”。在借贷记账法下,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就登记减少。
拓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银行流水账借贷方分别代表什么?
银行流水账借贷方:银行存款账户借方是增加,贷方是减少,余额在借方,表示还有多少钱。
可以根据需要合计借方或贷方,如果只计算流水,可参考借方合计,但要将不相关扣除。如果全面了解情况,借方、贷方和余额都要用到。
银行流水的进项主要表现方式:进项表现贷方,出项表现于借方,主要有卡存、现存、转入、工资、续存、网银转账、货款、劳务费等。
扩展资料
银行流水账单,俗称银行卡存取款交易对账单,也称银行账户交易对账单,指的是客户在一段时间内与银行发生的存取款业务交易清单。
私人账户流水指的是客户自己本人名下的银行卡(借记卡)或者银行活期存折,在一段时间内与银行发生存取款业务交易清单明细。
对公账户流水指的是银行客户《公司客户》(开设基本对公账户)其对公银行账户上一段时间与银行发生存取款业务清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行流水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