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信用卡资产管控分析,以及银行资产风险管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

建行信用卡不良率升至1.4%,会产生哪些影响?

银行资产风险管控 信用卡资产管控分析

建行信用卡不良率升至1.4%,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不良率上涨

建设银行近日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该行信用卡业务2020年经营情况显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建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44亿张,同比增加0.11亿张;贷款余额8257.10亿元,同比增长11.40%,增速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实现消费交易额3.05万亿元,同比下降3.17%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0年末,建行信用卡不良贷款115.91亿元,同比增加39.40亿元,增长量较上年增加26.76亿元;不良贷款率1.40%,同比增加0.37个百分点。

二:严肃对待

分析导致信用卡资产质量承压的原因,欺诈风险近两年来有所降低。根据银行业协会数据,近三年欺诈率分别为2.33BP、1.36BP、1.16BP。由于P2P网贷整治、现金贷整治等监管重拳,共债客群的多头授信渠道被打断,加之居民杠杆率提升,此前激进发卡的部分银行也被叫停。这些现象都会导致信用卡的不良率上涨,这样很有可能导致银行的坏账变多,更多的人的征信下降。

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消费金融、小额贷卡、P2P网贷、互联网金融等大量涌入,导致因缺乏顶层统一监管、客户网贷信息难以获取,出现多头授信、共债风险,这些风险显著上升且难以衡量。还有一些收到了疫情的影响,许多的人失业或者是无法上班,本来可以还款的人现在连最低额度都没办法还上,这种大环境下其实也是没有办法怎么办的。所以更多的是应该强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千万不要随意的超前消费。

信用卡管控是什么意思有影响吗

信用卡管控是银行通过各种措施,依法审查申请人资料真实性、正确评估、谨慎授信、严控异常交易、套现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账户安全,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和银行的利益。

影响:

1、信用卡业务急剧扩张,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服务方面不到位,给消费者带来很多烦恼。例如:办卡转账提现需要7个工作日,旅游退税取现麻烦。

2、信用卡部分欠款按全额罚息、睡眠卡收费、办卡容易销卡难、分期提前还款仍收全额手续费等一系列服务和收费问题。

3、信用卡使用的风险问题,信用卡额度提升监管审核查。

4、多家银行存在过度授信、异常交易管控不力、对申请人资料审核不严等问题。银行风险防控不到位,监管部门威慑力不够,信用卡套现投资频出。

扩展资料:

广发银行为例信用卡管控措施:

1、构建广发信用卡“交易开关”系统,这是业内首个提供给持卡用户进行信用卡交易功能全面设置的自主管理风险平台。

该系统目前已具备交易限额管理、境内无卡交易管理、港澳台交易管理、境外交易管理等四大管控功能,持卡人可通过95508、手机银行、上行短信等渠道“一键式”自主设置所需交易功能。

2、广发信用卡创新采用智能化系统审核,来应对人工信审的弊端。此外,广发信用卡还加强分区管理,对高风险的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重点治理,针对该片区域的持卡人消费特性,广发信用卡采取了从源头控制风险、缩小风险敞口、建立失联客户管理体系等三大方面控制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银行信用卡风控招数各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信用卡风险透视:发卡量狂飙突进 管控不力乱授信

信用卡(贷记卡)半年报:发卡量增势趋缓,不良率抬头

在经济下行压力、共债风险等多方面因素下,上半年信用卡(贷记卡)发卡数量增速放缓,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不良生成较快。

从行业来看,2019年上半年末信用卡(贷记卡)发卡量较年初增速仅为3.5%,而2017年、2018年同比增速分别为超26%、16.7%。其中,交通银行今年上半年末的信用卡(贷记卡)数量与年初相比,减少了8万张,这是历史首次。

同时,多家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不良率增加。例如,相较于年初,交通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不良率增加了0.9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增加了0.57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分别较年初上升0.19和0.05个百分点。

发卡量增速降至个位数。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贷记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较年初仅增长0.25亿张,增速仅为3.5%。

而2018年末,我国信用卡(贷记卡)(包括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数量达到6.86亿张,同比增速为16.7%;2017年末,信用卡(贷记卡)发卡量达到5.88亿张,同比增幅超26%。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各家银行的半年报上。今年上半年末,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仅有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累积或新增信用卡(贷记卡)发卡量增速达到两位数。截至6月末,农行信用卡(贷记卡)累计发卡量1.14亿张,同比增长10.6%,上半年信用卡(贷记卡)消费额9599 亿元,增长13.96%;邮储银行新增发卡519.78万张,同比增长28.94%,信用卡(贷记卡)消费金额4448.17亿元,同比增长25.55%。

而建设银行上半年发卡量累计1.28亿张,较年初增长5.43%;工商银行信用卡(贷记卡)发卡总量15445万张,新增发卡量为345万张。中国银行6月末信用卡(贷记卡)累计发卡量11832.96万张,新增发卡量767万张。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上半年末累计发卡量为7147万张,较年初减少了8万张,这一现象是多年以来首次出现。“我行应对外部市场形势变化,贷前、贷中管控多管齐下,主动加强信用卡(贷记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平衡,提升催收效率和资产保全能力。”交行在年报中称。

此外,最近这两年发卡量比较多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也变得“保守”起来,增速均为个位数。截至6月30日,招行信用卡(贷记卡)流通卡数9061.0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7.48%;平安银行信用卡(贷记卡)流通总量为5570.39万张,较2018年底增速为8%。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称,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强监管政策下,银行主动调整策略,对于信用卡(贷记卡)的策略不再那么激进。另外,2018年p2p事件频发,增加了信用卡(贷记卡)的风险。在信用卡(贷记卡)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客群逐渐下沉,银行也正在警惕信用卡(贷记卡)的个人信用风险。

不过,国内信用卡(贷记卡)市场空间距离见顶尚远。我国目前人均持卡率仅为0.5张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持卡率3张左右,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不良率增加

半年报显示,在六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信用卡(贷记卡)的不良率上升明显:6月末交行信用卡(贷记卡)不良率为2.49%,较年初增加了0.9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为2.38%、较今年年初增加0.57个百分点。

另外,招行、平安银行6月末信用卡(贷记卡)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3%、1.37%,分别较年初上升0.19和0.05个百分点,信用卡(贷记卡)不良贷款余额则分别较年初增长33%、12%。

“受到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共债风险上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消费金融全行业的风险都有所上升,但整体风险表现仍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平安银行称。

中信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提到,2018年以来,现金贷、互联网消费贷、P2P等市场放贷主体日益增多,债务风险不断聚集,市场共债客群资产质量波动明显,此类风险有向信用卡(贷记卡)行业传导的趋势;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部分地区及行业从业者的就业及收入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降低。两重因素叠加,致使信用卡(贷记卡)业务风险有所上升。

“就全行业而言,其实各行信用卡(贷记卡)领域的风险都在不同程度上升,这一方面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持卡人收入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受高杠杆下共债风险暴露影响。”浦发银行零售总监刘显峰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

黄大智表示,对于共债风险,银行首先应该对于共债客户的审核更加严格。另外,银行要广泛与各类互联网借贷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前发现共债客户。

此外,信用卡(贷记卡)不良率的高企还与P2P风险事件频发,以及信用卡(贷记卡)客户由最优质客户逐渐下沉有关。

“2018年监管推进,P2P等网贷平台集中发生风险事件,并通过共债风险影响到了信用卡(贷记卡)贷款质量。除了共债风险外,信用卡(贷记卡)不良抬头本质上与当前的整体宏观环境有关。2018年整体信用偏紧,社融存量增速新低,当融资增速无法保证存量债务的利息偿还,必然带来债务违约,信用卡(贷记卡)背后的主体中,资质较差、信贷资源获取能力较弱的那部分,受到影响兑付发生困难。特别是2017年我国信用卡(贷记卡)业务迅速扩张,发卡量攀升背后也伴随着一定的客户资质下沉,增加了这部分资质较差借贷主体的比例。”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称。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中心总经理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犯罪呈现产业化、金融欺诈涌现的问题非常严重。前两年行业内为了节省递推成本,大力发展线上发卡,这为金融犯罪供应了机会,给银行带来了不少损失。当下,不少银行不断强化新技术,对客户运行甄别,并研发欺诈评分等大数据模型,识别虚假申请等欺诈风险。另外,发卡的重心从线上重回线下。

受实体经济下行压力、金融强监管以及前期激进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信用卡(贷记卡)的资产质量还会下降。不过,也有另外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贷记卡)人士称,未来信用卡(贷记卡)的资产质量虽有压力,但已经得到控制,不会有大幅增长。

《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贷记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贷记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当前,已有地方监管开始行动,防范信用卡(贷记卡)风险。例如,8月26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个人征信、通信运营商、社保、公积金、纳税证明、交通运输部ETC数据等外部可信数据,不断优化风险评价模型和交易监控模型,利用“大数据+模型”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严禁银行卡及相关绑定业务通过攀比赠送、竞相折扣、加码优惠等促销手段开展恶性竞争。

信用卡资产管控分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银行资产风险管控、信用卡资产管控分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