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时代的伟大试验!从技术根源追溯EOS的生态体系

3.0 时代的伟大试验!从技术根源追溯EOS的生态体系

EOS,吾恨有三。

21个超级节点竞争,损害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核心共识,俨然成了一场权贵的游戏。

主网上线,诸多安全问题依然是一把悬而未决的利剑,EOS超级节点攻击的入口也一直敞开。

所谓的高性能,实质上是个古典互联网时代的分布式计算,本身并没有用特别的区块链技术来说明解决问题。EOS除了发币似乎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发声表示,EOS的治理结构有问题,它是一种人治,EOS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

但另一方面,EOS作为市值前五的现象级加密币,并在全球有数百万的持币者和信仰者,其出现必然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需求。

至于EOS是否真属于空气币应该归零,EOS是否配的上区块链3.0的称号能扛起这面大旗,时间自有结论。今天我们从技术根源的角度,在EOS网上线之际,来看看它的价值。

EOS,吾爱亦有三。

3.0时代的伟大试验!

EOS搞出来的21个超级节点竞争,损害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核心共识,这正是它被大多数人所诟病的。

但不可否认,中心化在集中资源干大事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大多数普通用户并不清楚底层逻辑的区别情况下,会认为去中心化却反而降低了用户体验、限制了规模化、商业化和生态发展。

在传统的中心化场景里面,VISA每秒处理速度是两万次、facebook是每秒五万次、证券交易所是每秒十万次,阿里巴在双十一这天的并发处理能力可以到百万级别。反观已有的去中心化系统,比特币每秒3次、以太坊每秒30次,无法满足使用。

1.0时代的比特币,主要完成是支付和价值承兑的功能,并不是一个图灵完备的系统。在比特币网络上是最简单的转账支付功能,没有智能合约,也无法进行编程,很难做到大规模的商用。

2.0时代的以太坊,最大的改进就是支持“图灵完备”,它成为了一个可编程的区块链网络系统。但是以太坊有很多的限制,尤其是在性能效率方面,很难做到大规模的商用。

可以说,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区块链的运营效率、扩容、吞吐量、运维弹性(OperationalResilience)、安全性等挑战,已成为区块链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技术问题。

面对运营效率的问题,比特币选择了正在试验中的闪电网络(Lightning),以太坊选择了ERC20、ERC725、分片技术、奖惩机制的POS新算法。

EOS则选择了21个超级节点,通过并行链和DPOS的方式解决延迟和数据吞吐量难题,以达到每秒百万级的处理量和免手续费的效果。

在比特币网络和以太坊网络中,拼的是算力。基于PoW(工作量证明)的挖矿机制,虽然公平,但一样会导致极其恐怖的超级节点出现。算力争夺完全靠技术升级和市场竞争,而并非通过投票选举,依然可以产生超级垄断节点。今天的比特大陆就是最好的例子。

既然如此,EOS采用的DPOS共识算法,又何尝不是一次大胆甚至伟大的尝试?21个超级节点靠投票选出,由这些超级节点履行记账的职责,DPOS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则让超级节点们的记账收益远大于作恶收益。

尽管超级节点已有不少弊端显现,许多安全问题EOS也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但目前EOS总体仍在朝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无论结果如何,EOS仍不失为一场区块链3.0的积极尝试和有意义的试验。

友好的生态系统?

EOS全名为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意思是为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区块链操作系统。大多数人以为,EOS和其它区块链技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EOS的运行效率高,即高性能。

实际上,EOS的价值更在于它能够搭建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的操作系统。开发者可以像为Windows开发软件一样,在EOS上开发各种应用,从而构建一个生态系统。

此前的大多数区块链项目,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和大多数普通用户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也并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EOS主网上线的官方公告中说,希望将EOS公链送回社区的参与者手中,发行方Block.one公司仅仅作为EOSIO1.0软件的开发者和维护者,而网络的启动和运转过程则交给EOS网络的参与者(即社区)完成。

在目前EOS主网基于的去中心化的网络协议和解决方案EOSIO1.0中,大部分设计对于用户和开发者都十分友好,包括了:

交易免手续费

低延迟区块确认(0.5秒)

低开销的拜占庭容错终端

可选的高开销、低延迟的拜占庭容错终端

由WebAssembly驱动的智能合约平台

为轻客户端验证而设计

日程化的周期性交易处理

时间延迟安全

角色权限分级

支持生物识别的安全密钥

并执行与上下文内容无关的逻辑验证

区块链间通信

其实EOS真正抓住大众想象力的原因只有两个:EOS将完全免除平台上的交易手续费,有能力处理每秒数百万次的海量交易。

对用户来说,在EOS上对普通用户采取的是免手续费的模式,在执行智能合约以及转账层面,都是免费的。而在EOS上的开发的DApp,用户也不会感觉和现在中心化的App有什么区别,在显示层用户感觉不出来是DApp还是App,这个对用的体验是一个极大的提升,也是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准入门槛,也为在EOS上开发的应用能够大规模使用提供了基础。

对开发者来说,EOS有着极高的并发处理能力,允许开发人员编写与确定性执行需求相兼容的商业逻辑。允许系统管理员在没有任何Token的环境中,为用户分配资源配额。此外,也可使用智能合约等其他方式分配资源配额,例如Token奖励、市场佣金或投票,使EOS对企业也是非常理想的区块链技术。

EOS的未来……

目前业内看衰EOS未来的声音不在少数,EOS本身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区块链1.0的比特币网络之所以稳定运行那么多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和代码没有出现过任何明显漏洞;区块链2.0以太坊网络在目前如此海量的使用人数,每天几十万笔的转账数量面前也未出现过致命问题。

号称区块链3.0的EOS主网启动后,能不能稳定运行下去?这一切还是未定。但未来EOS的发行方Block.one公司以后并不直接参与建设,EOS一切发展都将由社区自治,靠共识解决问题。

点付大头认为,EOS的这种治理结构是有问题的,它是一种人治的社区,它的竞选和超级女生很像。EOS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它不像以太坊非常开放,所有社区都可以参与。它的节点一共就21个,可以集体作恶,集体操控这个链。

但即使是完全靠市场竞争,同样也会产生垄断和超级节点。比特币和以太坊,今天同样存在超级大节点。在当前全球算力排名的矿池里面,将近70%的算力在比特大陆手中。此前比特大陆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比特币硬分叉,弄出了BTH。

还有,EOS主链目前还没确定。

Block.One并不会直接参与,它对于启动和运行EOS网络保持中立。全球EOS社区或将推出几条“主链”,最终社区将确定启动一条主链。这可能还需要几周(或几个月)时间,也可能发生意外……“谁才是真正的EOS主链”,或许还有一番变数。

此外,社区是否会分裂,EOS未来是否会分叉也是个未知数。

我们看历史,社区分裂在区块链中很常见。比如BTC和BCH以,ETC和ETH。此前有参与竞选的超级节点称,EOS社区已经达成一致,只会启动一条EOS主链,不会有分叉,其他任何启动主链的行动,都不会再可能得到认可。但EOS未来是否会分叉,这依然是未知数。

最后综合来看,未来所有事,皆在人为。这是EOS最大的变数,也是EOS最大的机遇和竞争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