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我的招商银行信用卡拿到手就被别人透支2千多,银行催…
一、13年我的招商银行信用卡拿到手就被别人透支2千多,银行催…
不会起诉你的,不过你信用有污点,以后如果和银行打交道就比较麻烦,比如车贷,房贷之类的 信用卡透5000以上才叫信用卡犯罪,你才五百,不算的,这个绝对放心,你只要确定这辈子不和银行打交道就不怕.

二、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例
湖北省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鄂07刑终原公诉机关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检察告人)李友良,男,1968年7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汉族,初中文化,私营公司法定代表人,住鄂州市鄂城区。因涉嫌犯信用被武汉铁路公安处抓获羁押,2017年同年1月18日被逮捕,现羁押于鄂州市第一看守所。所律师。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法院审理鄂州市鄂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于二O一七年四月十九日作出(2017)鄂0704刑初113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李友良不服,提出上诉法组成合议,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李友良,认为事实清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2013年1月,被告人李友良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分行办理卡号为52人民币3万元的牡丹贷记,李友良申请将上述信用卡额度上调至人民币30万元。至2016年6月25日止,李友良经多次刷卡消费、还款,后经银行催收人员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催收等方式多次向李友良进行催款,同年7月,李友良采取改变联系方式、外出逃匿的方2016年11月4日公安机关立案之日,仍欠本金人民币12.2036万元尚未归还。2017年1月6日,被告人李友良在汉口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抓获。同年1月19日,李友良的家属代为偿还上述全部逾期本息。案经过、羁押证明、报案材料、涉案信用卡流水明细、涉案信用卡催收通知书、上门催收照片记录、短信催收记录、信用卡申办及额度调整材料等书证;证人贾某的证言等证据证实。原审法院认法占有为目的,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李友良归案后如实供述其罪行,依法从轻处罚;当庭自愿认罪,退还逾期本息,均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规定,以被告人李友良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元。原审被告人李友良上诉辩称,我的信用卡是可以分期还款的,由于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信用卡借款,但一直在努力还款,没有非法占有故意不是恶意透支,旺明辩护提出,李友良在信用卡限定额度内透支,用于了生产经营活动,没动,不是恶意透支;因其经营的企业出现特殊困难,造成信用卡透支额未归还,企业有资产不可能逃避欠款,没有非法占有故意。其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行银行信用卡超过规定期限至案发前尚欠人民币12.2036万元未归还的事实清楚。有发卡银行的恶意透支金额情况说明、查询信用卡交易明细、查询牡用卡透支催收通知书通知单的照片记录、短信催收记录、中度调整申请书及审核材料,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李友良户籍信息、归案情况说明、羁押证明报案材料等书证;证人贾某(工商银行卡部工作人员)的证言;李友良的供述等证据证实。证据均经一审庭审宣读、出示并质证,二审核实,其来源合法、有效,所证内容客观、真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李友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持信用卡恶意透支,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的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李友良及其辩护人上诉辩护关于其行为不是恶意透支,没有非法占有为目故意等辩护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李友良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一审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依法从轻处罚。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审判程序合法、量刑适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邓剑波审判员: 徐钰城审判员: 明延发二O一七年七月十二日书记员: 梁 丹
三、信用卡诈骗案例 短信验证码泄露导致信用卡被透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花费者都已经有了危险的意识,但还是有不少人安全意识还需要普及,小财网友G女士就曾经因为短信验证码泄露而损失了不少金钱。
小财网友G女士曾经接到一个“银行用户经理”打来的积分兑换电话,G女士没有细看短信内容就直接将验证码告知了对于方。结果,就这一个验证码导致G女士关联银行卡的手机号码被修改,信用卡被连续透支盗刷,即使挂失了都止不住损失,G女士为此和银行对于簿公堂。
G女士在某银行办了储蓄卡和信用卡,都设置了存钱余额变动短信提示功能。2015年9月29日10时左右,G女士上班期间接到一个电话,对于方自称是银行客服经理,问她有无需要兑换积分,并要求G女士告知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
就在这个电话打通之前,有人以G女士名义拨通银行电话要求修改手机号码。G女士收到了几条银行发来的短信。结果,G女士没细看,就在通话中将手机短信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对于方。第二天下午,G女士致电银行客服反映要还款时发现银行卡密码居然不对于。
客服人员核实后告知G女士她的信用卡被诈骗,并为她办理了信用卡挂失手续。几天后,G女士到银行的营业网点了解到她的信用卡及储蓄卡中资金发生损失,于是向公安机关报警。
银行的交易记录让G女士大吃一惊,就在她说出验证码给对于方后几分钟内,她的信用卡被重置提现密码及花费密码,个人网银登录密码也被重置了,还开通了一张虚拟卡。G女士的网银手机号码被修改了。
短短一周时间不到,G女士的信用卡共透支转账及花费26995元,透支手续费523.7元,申请财智金3.5万元、手续费3150元,还有因信用卡透支款及财智金逾期还款产生透支利息8929.82元、滞纳金14997.51元、超限费1875.58元。
为此,G女士将银行告上法庭。法院结合案情一审判令G女士负责3.7万损失,银行负责2.4万余元损失。
看完这个示例后,小财温馨提示大家伙:不管是什吗短信验证码,千万不要轻易地泄漏给其他人。假如是短信验证码泄漏,应检查短信验证码有无被转发或者手机被植入了木马导致短信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