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姑娘做刷信誉兼职 不到一天被骗70万

平时在微信、QQ和微博上,大家肯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兼职广告,尤其是在网上商城刷信誉做兼职的广告特别多。这种广告很有吸引力,通常都是打着在家轻松点点鼠标,就能赚钱的旗号,以时间自由、来钱快等诱人的条件吸引眼球。
金华姑娘小龚就挡不住诱惑,也尝试了这种刷信誉兼职,结果不到一天,被骗走了近70万元。
小龚好歹是个大学毕业生,而且在被骗的过程中,一次次发现疑点,但还是被“客服”一遍遍说服。我们还原小龚被骗的过程,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
第一步
拍下一只包
赚了5元钱
小龚是个90后,大学毕业后在金华一家公司上班,平时喜欢上网。
2015年10月10日,小龚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兼职信息,要求很简单,只要会上网即可,条件却很诱人,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一天有200~500元的收益。
小龚算是有点警惕性的,特地看了博主的信息,粉丝有40多万,而且这个微博她也关注蛮久了,就觉得可信度很高。
一心想着赚点外快的小龚,试着加了微博上发的QQ。客服很快发了工作流程表和项目申请表过来,小龚按要求填写了表格,并给对方发了过去。
这份兼职的工作是网上商城刷信誉,就是兼职人员通过客服发送的指定链接,按照要求在商城购买商品,付款之后,商城并不会真的把货物发出,而是将货款跟佣金返还给兼职人员。
开始正式“工作”之前,客服还让小龚练练手。小龚在网上商城拍了一只包,支付120元,很快自己银行卡里就收到了125元钱。
轻轻松松,小龚赚了5元钱。
第二步
商品价格逐步提高
以卡单为由不退货款
小龚的这次练手很顺利,她也尝到了甜头,想大干一场。接下来,客服介绍她可以选择刷10单、20单、30单,佣金分别是5%、8%、12%。为了保险起见,小龚先选择了10单。
正式刷单,买的并不是商品,而是游戏点卡。刷完第一单,小龚发现货款并没有像练手时那样打回到自己银行卡上,她警惕地赶紧询问客服。客服解释,要刷完10单才能将本金跟佣金一并返还。
在刷到第9单时,小龚发现,这笔订单的金额突然由600元增加到了1800元。她又有点疑心,客服解释,单子的链接都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按要求操作就行了。
虽然刷单过程中,小龚碰到了各种疑惑,但客服拿出各种解释,小龚都信以为真。
到了第10单,订单价格上升到1.2万元,小龚手头没有那么多钱,就跟客服沟通,自己先去凑钱,过半小时以后再付款。
就这样,小龚借来了钱,按要求支付了第10单,谁想到,货款还是没能退回来。客服这次的解释是:小龚操作时间过长,系统卡单,要从第一单开始重新刷一遍,才能将货款跟佣金返还给她。
第三步
各种借口催刷单
前后投了70万
其实,小龚已经觉察到不对了,但想着自己已经投进去这么多钱了,把钱拿回来才是重点。她询问客服,客服每次都是言之凿凿:自己公司肯定是正规的,绝对不会骗人的,只要按要求照做,钱就能回来。
就这样,小龚又按要求支付了10单,结果等了20多分钟,还是没有收到汇款短信。客服说,小龚虽已经完成解卡,但由于单子太多,触动了系统支付功能上限,要刷到6.8万元才能返还。
这时的小龚,几乎已经刷单红了眼。她自己没钱,就以各种理由借钱,接着按照客服的要求多次操作付款,可还是没有钱返还到她的账户上。客服一会说小龚操作不当,没有截图到订单上,导致提交不了,一会又说已经解开了99.9%,还需要再刷到一定数额才行……
到了下午4点,小龚一共被骗了将近70万元。她又气愤又心急,冷静下来,她知道自己被骗了,赶紧报了警。
最新进展
三人团伙涉嫌诈骗,目前已逮捕
接到小龚的报警后,金华警方展开调查。很快,一个专门以网上商城刷信誉来诈骗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这个团伙以福建王某等3人为主。
王某开设网上商城之后,页面显示的是包、衣服等商品,实际交易的却是游戏点卡。
原本,网站可以靠赚取点卡差价盈利,但他们想到了“空手套白狼”的诈骗。
1月15日,王某等3人因诈骗罪被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相关案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通讯员刘欣陈婧本报记者吕艺真
中新网邢台12月23日电(张鹏翔李铁锤胡玉生)河北省邢台市警方23日通报称,在邢台市公安局打击电信诈骗合成作战办公室的精心组织下,巨鹿县公安局经过近一年的细致侦办,成功破获省厅挂牌督办的“2014.11.6”特大系列电信诈骗案,抓获锁定犯罪嫌疑人15名,打掉木马病毒专业制作工作室一个,获取涉案线索1161条,已查破案件17起,涉案金额110万元。此案被河北省公安厅列为全省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十大经典案例。
通报称,2014年11月6日,巨鹿县公安局接该县建设银行职员郭某报案称,其建设银行储蓄卡11月2日被莫名其妙的转款消费15次,共计4270元。接案后,办案民警经对郭某手机进行检测,发现该手机被一款伪装为“应用下载”的木马病毒控制,拦截银行转账支付验证码,自动转发到一部广州联通手机上,导致受害人在非接触的情况下,银行卡被盗刷。
经办案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仅自2014年10月14日至11月10日,“应用下载”木马病毒就在全国范围内入侵用户手机1904部,拦截用户短信52209条。
鉴于此案侦办工作的复杂性,巨鹿县公安局在全局选调5名业务骨干组成专案组,全力围绕此案展开破案攻坚。案情上报后,河北省公安厅、邢台市公安局均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重点案件。
随着侦查工作的不断深入,专案民警发现,该案虽然涉及成员众多,成员之间互不认识,但通过网络虚拟身份形成犯罪利益链条,利用受害人智能手机安防缺失、银行内部监管不严格、互联网管理机构监管不到位等漏洞进行作案,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系典型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施非接触式高智商职业犯罪,案件侦破成本高、难度大。
巨鹿县公安局专案组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六个月的长线经营,发现涉案QQ群24个,群成员达10669名,从中初步梳理出松散型犯罪团伙4个,具备收网条件。
由于涉该团伙的发案遍布全国多个省市,遂报请河北省厅向公安部申请指定管辖。批复后,专案民警又历时5个月,远赴北京、山东、广东、海南、黑龙江、福建等六省取证抓捕,先后犯罪嫌疑人抓获9名,冻结涉案款30万元,扣押电脑手机、U盘等大量作案工具,提取Android系统木马病毒13个,打掉木马病毒制作工作室一个。已查实案件17起,涉案金额110万元。2015年12月13日,河北省公安厅将此案列为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十大经典案例。
目前,抓获15名嫌疑人,破案17起,涉案金额110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完)
【延伸阅读】新疆破获一起跨省特大电信诈骗案可疑涉案700余万
中新网和硕12月14日电(高彦军李兴)14日,笔者从新疆和硕县公安局获悉,该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成功破获一起由新疆公安厅挂牌督办、跨省特大电信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查扣赃款20余万,可疑涉案资金达700余万元。
2015年9月12日,新疆和硕县一单位女员工李某(化名)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一个叫张某的男子诈骗现金19.87万元。
据了解,受害人李某(化名)与这名男子于2015年9月5日在网上相识,并确立了恋爱关系,在之后的10天内,受害人李某(化名)就被所谓的“男友”以异地汇款的方式诈骗19.87万元,之后再也无法联系到张某,李某随即报案。
接案后,新疆和硕县成立了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通过调取犯罪嫌疑人的电话及银行卡交易明细,办案民警发现受害人汇入账号的款项,在当日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被广东东莞、深圳、广州等三地的pos机刷走,该县公安机关刑侦大队将案件情况逐级上报至新疆刑侦总队,并被新疆公安厅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10月中旬,专案组奔赴广州、深圳等地,历时32天,与当地公安机关通力合作,走访摸排16个重点地区、20多家银行,最终在广东省新丰县、连平县两地分别将嫌疑人张某、叶某抓获。经审讯得知,犯罪嫌疑人叶某和张某,均系广东省连平县隆街镇人,从2015年6月至今,两人先后以虚假身份在网上购买POS机8部,运用十套银行卡,实施了多起诈骗。
据新疆和硕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李虎介绍,就目前两人涉案的银行卡明细记录看,可疑资金已达700余万。随着案件侦破的进一步深入,此案还会涉及多名受害人,这起诈骗案件的更多细节也将会逐步披露。(完)
(2015-12-1423:25:02)
中新网承德12月10日电(张帆张海龙山海国)记者10日从河北承德兴隆县公安局获悉,该局经过几个月的追查,成功侦破一起电信诈骗案件,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涉案价值达2000万元。
今年7月,兴隆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称:兴隆县出现电话销售诈骗团伙,并称自己被骗了,除此之外警方也多次接到群众报案。
接报后,兴隆公安局立即启动重大案件合成作战机制,抽调警力组成专案组,对案件展开调查。
专案组经过几个月的缜密侦查,主要涉案人员全部进入了警方的工作视线,基本摸清了他们的犯罪手法。10月27日,兴隆县公安局组织30余名警力对案件进行集中收网,在县内联通公司楼上一窝点内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另1名犯罪嫌疑人迫于压力,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随后警方赶到顺义缴获了大量产品。经审,主管闫某、崔某对进行网络电信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介绍,诈骗犯罪团伙开始通过电视广告的形式出售节油产品和减肥产品,消费者打进电话系统录入,后来员工通过电脑用电话手机进行回访。为骗取客户信任,主管闫某伪造了产品的授权书,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鼓动以成交客户代理该产品发展下线。为使受骗客户深信可以迅速打开市场,他们在电话中冒充消费者向代理该公司产品的客户订购产品,待客户从他们手里提货后便销卡“消失”。
警方表示,随着电信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近些年呈蔓延趋势。犯罪分子非法使用“伪基站”,利用手机恶意程序,侵害公民的个人信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市民一定要增强识骗防能力,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陌生电话不要轻信,即使是熟人的号码如果感到异常也要回拨核实。”兴隆县公安局副局长李昕说。(完)
中新网11月11日电日前,254名大陆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被中国警方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柬埔寨金边起飞的四架民航包机押解回国,这意味着涉及内地20多个省市以及香港的4000余起特大跨国跨境电信诈骗案告破。
犯罪分子是如何在境外实施诈骗的?流程是怎样的?对此,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进行了解读。
腾讯手机管家解析境外电信诈骗流程
据陆兆华透露,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在境外主要是为了逃避打击。境外主要工作是搭建钓鱼网址、拨打网络诈骗电话、遥控国内人员通过伪基站传播诈骗短信,以及洗钱、转账到国外、境外ATM机直接取款等。
以最近常见的95533积分诈骗为例。诈骗分子在境外服务器上搭设一个类似建行官方网址的钓鱼网页,然后通过网络召集国内愿意使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的“发信人”,支付每日数百元的报酬。将伪基站设备以快递的方式寄送给这些“发信人”,并在国内安排匿名人士与其沟通发送诈骗短信内容。
诈骗短信举例:“您的账户已满一万积分兑换5%的现金,请使用手机登陆wap.cccgbn.com(http//wap.ccbxxn.com)查询兑换,逾期失效[建设银行]”
将伪装成建行网页的钓鱼网址放到诈骗短信中,“发信人”在国内走街串巷的利用伪基站发送此条诈骗短信。一旦有用户收到短信并在钓鱼网址上输入了银行帐号、密码等信息。境外诈骗分子便立即记录下来,然后实施网上转账操作。
转账得逞后,迅速再将盗取的资金以2万一笔分散转账至数个银行卡中,通过境外可以直接提取人民币的ATM机进行取款,或者在国内让团伙内的“取款人”迅速取款。
而且一旦其设置的钓鱼网址被查封,诈骗分子可立即再注册一个钓鱼网址继续实施诈骗。同时,资金迅速转走后,警方即使破案,也无法追回被盗资金。
通过产业链携手打击电信诈骗
陆兆华分析认为,境外诈骗分子利用社交网络在境外招募、遥控国内相关团伙。并通过VOIP网络电话、改号软件等手段拨打诈骗电话,因此这个环节涉及到网络公司、运营商。
而洗钱、转账、取款的流程又涉及到银行、金融企业。此前就有新闻报道,有诈骗分子以10元一张的价格在建筑工地购买建筑工人的身份证用于开银行卡,然后通过这些银行卡来腾挪资金、洗钱,并逃避公安机关打击。
而在用户端,又涉及到木马病毒、钓鱼网址、诈骗短信、诈骗电话等,这也需要安全软件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云端拦截技术来帮助用户实施拦截、提醒。
因此,整个产业链都需要参与进来才能更好的打击电信诈骗。2013年12月26日腾讯安全联合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各地网警、深圳市政法委、中国互联网协会、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各大银行等权威机构建立了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
该联盟基于腾讯手机管家累计超8亿用户的诈骗“一键标记”举报功能,可以将诈骗线索及数据与警方共享,极大提升侦破骗局的几率;于此同时,针对诈骗中“资金转移”这一核心环节,警方联合银行系统可以做到及时帮助民众冻结操作,避免或减少被骗损失。同时,腾讯手机管家还协助广州、深圳警方破获了“相册陷阱”木马病毒、10086积分诈骗等多起电信诈骗案件。
从成立至今,“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在全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9月,仅在深圳地区共接听市民来电112万人次,咨询员直接劝阻约2.08万人避免被骗汇款,涉及金额1.78亿;帮助1.8万多名事主快速拦截被骗资金2.77亿元;避免、挽回群众损失合计近4.55亿元。(中新网IT频道)
【延伸阅读】254名电信诈骗分子均为闲散人员诈骗手段及窝点曝光
【电信诈骗分子究竟是什么人?】此次押回的254名大陆犯罪嫌疑人,均为年纪较轻、文化层次较低的社会无业闲散人员,被犯罪团伙以较高的报酬赴境外打工为名,招募或欺骗到东南亚一带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其诈骗窝点和诈骗手稿曝光。
(2015-11-1107:10:02)
【延伸阅读】粤港警方联手破获假冒内地官员电信诈骗窝点
中新社广州11月10日电(记者索有为)广东警方于10日上午将39名大陆籍跨境电信诈骗嫌犯用专机押解回国。至此,广东警方打击跨境电信诈骗集中收网共抓获涉及广东省案件的犯罪嫌疑人90名,其中大陆居民83名、台湾居民7名,并对70名在逃犯罪嫌疑人进行追捕。
广东省公安厅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广东近年来电信网络犯罪案件高发,部分犯罪分子为逃避警方打击将犯罪窝点转设到东南亚国家。2015年1至7月,香港频发犯罪分子冒充中央驻港机构及内地政法机关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月初,香港警方高层先后到访中国公安部和广东省公安厅,通报香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并提出联手打击意见。
10月19日,印尼警方在中国警方协助下,在雅加达、巴厘岛、巴淡岛、井里汶等4个城市统一收网,共摧毁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窝点8个,抓获嫌疑人245名。其中,广东警方联手印尼、香港、台湾警方捣毁诈骗窝点2个,抓获涉及广东案件的嫌犯67名。
广东公安厅称,该案中台湾籍嫌犯是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犯罪团伙在大陆通过网络平台或中介机构招募人员,一般以老乡及亲戚朋友为纽带,借较高薪酬招到东南亚国家打工为名,欺骗文化层次不高的人员到东南亚国家搭建诈骗电话窝点,涉案资金流转快且绝大多数赃款流向了台湾。
香港东九龙总区刑事部高级警司曾正科称,经香港警方初步调查,该团伙最少牵涉431宗在港发生的“假冒内地官员”电话诈骗案,涉款超过1亿元人民币。
广东警方称,此次跨境打击行动,是粤港警方首次联手在外国打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收网后,广东与香港、台湾警方认真研究证据收集、固定工作,确保能将案件移诉审判。(完)
(2015-11-1013:51:02)
中新网广州11月10日电(索有为曾祥龙)经广东警方积极与印尼警方、移民局等部门协调,在印尼官方支持下,广东警方于10日上午成功将涉案的39名大陆籍跨境电信诈骗嫌犯在规定的时间内包专机押解回国。至此,广东警方打击跨境电信诈骗集中收网共抓获涉及广东省案件的犯罪嫌疑人90名,其中大陆居民83名、台湾居民7名,并对70名在逃犯罪嫌疑人进行追捕。目前,已核破内地和香港案件共2947起,涉案金额达2271万元。
据了解,广东近年来电信网络犯罪案件高发,民众损失严重。广东警方持续严厉打击,部分犯罪分子不断转换手法,为逃避打击将犯罪窝点转设到东南亚国家。今年1至7月,香港频发犯罪分子冒充中央驻港机构及内地政法机关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香港居民遭受巨大经济损失,香港舆论高度关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严重影响中央驻港机构及内地政法机关声誉。8月初,香港警方高层先后到访公安部和广东省公安厅,通报香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并向公安部和广东警方提出联手打击意见。
专案组围绕广东省及香港警方通报的案件线索,依托高科技技术侦查手段,借助大数据平台,通过海量的信息研判比对碰撞,最终锁定多个设在印度尼西亚的“诈骗话务组”犯罪窝点。同时,专案组以香港警方通报的香港市民王某萍被诈骗124万元的案件线索为突破口,迅速排查出一个在珠海活动、曾经在菲律宾设窝点冒充中央驻港机构和内地政法机关工作人员针对香港及内地民众诈骗的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经进一步侦查发现,专案组发现此类案件涉及全国多个省市、国家和地区。广东省公安厅迅速向公安部作专题汇报,并提请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该系列案件的进一步侦办、收网等相关工作。
10月9日,公安部组织广东、北京、上海市警方奔赴印尼,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协调支持下,印尼警方立即对犯罪窝点开展摸排。10月19日,收网时机成熟,印尼警方在中国警方协助下,在雅加达、巴厘岛、巴淡岛、井里汶等4个城市统一开展收网行动,共摧毁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窝点8个,抓获嫌疑人245名。其中广东警方联手印尼、香港、台湾警方捣毁诈骗窝点2个,抓获涉及广东案件的犯罪嫌疑人67名(其中在印尼抓获台湾籍嫌疑人7名,大陆籍嫌疑人39名;国内抓获大陆籍嫌疑人21名)。
广东警方在公安部、外交部、民航局和南方航空公司的组织、协调、支持下,组织警力远赴印尼雅加达,包专机于10日将上述39名大陆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国,接受中国司法机关的审查、起诉。
与此同时,广东公安厅组织珠海警方日前打掉一个在菲律宾设置电话窝点,冒充中央驻港机构和内地政法机关对香港及内地民众进行诈骗的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在中国境内抓获陈某锋等嫌疑人23名,冻结涉案赃款100余万元人民币,破获香港市民王某萍被诈骗124万元等案件30余宗,其中,香港案件6宗,广东省案件28宗。(完)
中新网太原11月4日电(宋立超)4日记者从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获悉,当地警方成功打掉一个特大电信诈骗犯罪集团,初步查明涉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涉案价值600余万元。目前,1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2015年6月29日,晋中市榆社县居民张某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被人以“收售收藏品”为由诈骗15万余元人民币。此案引起警方重视,专案组民警随即前往河北、北京等地调取了大量银行信息和视频资料,对涉案信息和线索进行深入分析比对。
8月底,办案民警成功锁定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带活动的犯罪嫌疑人,并实施布控。经过十余天蹲守,12名犯罪嫌疑人被一举抓获。警方当场收缴赃款22万元人民币,及用于作案的电脑8台、手机40余部、手机SIM卡50余张、银行卡50余张、假身份证20余张、作案工作笔记本100余本和大量的伪造印章、伪造证书和伪造山水字画。
经查,2014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刘某某通过互联网招聘工作人员,并购买大量客户信息、假身份证、银行卡和电话卡,利用虚假身份,冒充公司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能评估客户的藏品价值并帮助销售,后由刘某某冒充老板,称愿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客户藏品。
在谈妥交易骗取客户信任后,该团伙谎称还愿意继续出高价收购客户其它藏品,此时该团伙成员再推销合适藏品,诱骗客户上当购买,并让受害人将钱转账至指定的银行账户,从而骗取受害人大量现金。
现初步查明,该案受骗群众涉及河南、陕西、山西、广东、广西、甘肃、云南、四川、重庆、浙江、贵州、福建等25个省(市、自治区),涉案价值600余万元。
目前,刘某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