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藏自治区金融扶贫再发力

2016年西藏自治区金融扶贫再发力

2016年西藏自治区金融扶贫再发力

本网拉萨1月24日讯(记者 段敏)23日下午,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2016年度西藏金融运行情况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2016年,我区金融系统大力实施金融撬动战略,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见成效,帮助困难群众早脱贫、早致富。

2016年,我区金融系统加大了贫困地区信贷资金的投入力度。截至2016年12月末,西藏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48亿元,比年初增加924亿元,增长44%。其中,涉农贷款余额860亿元,比年初增加447亿元,增长108%。扶贫贴息贷款余额423亿元,比年初增加130亿元,增长44%;已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共计148.5万元,发放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263万元,户均贷款分别达5万元和14万元。发放首笔林权抵押贷款800万元。协调区财政厅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和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资金7998.25万元。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实现一次性投放。2016年,人行拉萨中心支行督促指导国开行西藏分行和农发行西藏分行投放“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151.18亿元,并指导两家银行为各市(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完成62亿元贷款资金拨付,助力搬迁安置人口超1.55万人。

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信贷品种。建立除政府救济兜底的“五保户”以外的贫困群众享受扶贫贴息贷款利率和户均5万元的“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截至2016年12月末,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1亿元。

创新产业扶贫贷款投放模式。人行拉萨中心支行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产业扶贫开发贷款资金管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贷款流程,积极协调农行西藏分行等金融机构争取总行优惠政策,有效落实600亿元的产业信贷规模;协调财政部门设立200亿元的产业风险补偿基金,全力支持农牧区相关产业发展。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区产业扶贫项目贷款余额332亿元,较年初增加190亿元,增长1.4倍。

金融精准扶贫推广模式基本形成。全区金融系统建立了金融精准扶贫试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5万元以内、期限3年、免担保、免抵押、免利息的“三免贷款”。设立了全区第一个县级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打造了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新模式。截至2016年11月末,全区向6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贷款3335万元。

普惠金融得到有效发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不断深化,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逐步扩大。截至2016年11月末,全区累计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507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7.36%;建成“刷卡无障碍示范街”11条,“旅游刷卡便利店”和“口岸刷卡直通车”商户共计198户;累计布放POS机1.78万台、电话支付终端7952台、ATM终端1926台,让更多贫困人口享受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截至2016年11月末,全区累计评定信用县28个、信用乡(镇)473个、信用村4445个、覆盖全区69%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让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牧民。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