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是什么
一、ISO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是什么?
第一方评定。这是一个技术术语,当由供方组织自己承担对某项标准、规范或法规进行合格评定时,称为第一方评定。换句话说,是自我评定。 第二方评定。这是指合格评定由供方组织的顾客承担。例如,供方邀请某一潜在验证所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ISO产品标准。 第三方评定。在这种情况下,合格评定由独立于供方组织和顾客组织之外的机构承担。例如ISO9000认证,一个独立的“认证”或“注册”机构根据ISO9000标准的要求评定某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果体系符合要求,认证/注册机构向组织颁发ISO9000证书。 政府法规可以要求在某些行业进行这样的第三方评定。它也可能被特定的的顾客所指定,或供方组织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市场上的其它供应商。 在另一种情况下,某个供方组织可能自己给出产品、服务、体系、过程或材料符合特定要求的书面保证,称之为供方的合格声明。 测试 测试也许是合格评定的最普通形式。它能包括诸如测量和校准之类的其它活动。测试也可作为其它合格评定形式的基础——例如,测试是产品认证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国际标准ISO/IEC17025规定了对承担测试、校准和抽样能力实验室或其它组织的通过要求。 检验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贸易自由化的增强,以及新的制造技术和分销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数百个第三方国家和多国的体验机构。 这些组织检验来自于民营和国营行业的,范围广泛的产品、材料、安装、设备、设施、过程、工作程序和服务,报告诸如质量、适用性和持续的安全操作方面的参数。总目的是减少被检件的买方、所有者、用户或顾客的风险。 认证/注册 当第三方给出某个产品、服务、体系、过程或材料符合特定要求的书面保证时,称之为认证和(或)注册。 管理体系认证。最著名的例子是依据ISO9000和ISO14000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世界上超过360000家组织获得了ISO9000和(或)ISO14000标准认证。应当注意的是,ISO本身并不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符合ISO9000或ISO14000的认证。ISO不签发对这些标准的符合性证书。ISO9000和ISO14000认证由720个独立于ISO的国内或国际认证或注册机构进行。 术语“认证”和“注册”在比ISO 9000和ISO 14000认证更广泛的合格评定领域中并非同义词。但对于ISO 9000和ISO 14000认证来说,它们的意义相同,可以互换使用。使用哪个术语由各个国家自行决定。同样,颁发ISO 9000和ISO 14000证书的机构在一些国家称为“认证机构”,而在另一些国家称为“注册机构”或“登记机构”。 产品认证 虽然ISO并不控制认证机构,但通过ISO/ IEC导则62,规定了从质量体系评定和认证/注册的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以便使认证机构良好运作并保持其活动的一致性。ISO/ IEC导则66起着同样的作用,只不过是针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产品认证。 产品认证。存在许多可变因素。例如,产品证书可能包含的初始以及相关的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估。其后还可能伴随有监督检查,包括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对从工厂和/或从公开的市场上抽取的样品的测试。其他产品证书计划包含初始测试和监督测试,而有依赖产品样品的测试,这些检测成为形式测试成为形式测试。 ISO/IEC导则28提供了通用规则,适用一第三方的产品证书体系模型。第三方希望执行一个体系,如果希望被认为该体系是可行的和可靠的,则必须满足ISO/IEC导则65所提出的通用要求。 认可 “认可”是ISO 9000或ISO 14000文件中有时被当作“出证”或“注册”的同义词误用的一个术语。实际上,认可是一个权威机构对一个机构或人员具有招待制定任务能力的正式承认,在ISO 9000或ISO 14000文本中,它指在一些国家建立的认可机构,评价出证机构能力的工作。认可机构将认可—批准一个合格评定机构在特定领域有能力执行ISO 9000或ISO 14000出证。 认可也可以对测试实验室、检验机构和产品订证机构进行。在一些国家,对合格评定机构的认可是法制要求。即使在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国家,处于某个地理位置或行业的合格评定机构,为了提高其竞争力,也愿意接受一个认可机构国际认可准则对自身进行公正评价。 这些认可准则在以下文件中体现:ISO/IEC导则58,阐述实验室的评定和认可的通用要求;ISO/IEC导则61,阐述认证/注册机构评定和认可的通用要求,ISO/IE TR/7010,阐述检验机构的评定和信可的通用要求。 多边互认协议(MRA’s) 合格评定的主要目的是给用户提供信任,即适用产品、服务、体系、过程和材料已经符合要求。物资和服务的国际贸易被迫接受重复合格评定的原因之一是一个国家的合格评定用户对其他国家承担合格评定活动的能力缺乏信任。这样,民营和公营行业的采购者和管理者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来增加信心,尤其在其他国家——通过合格评定机构和认可机构的工作。 可以通过合格评定机构之间以及认可机构之间的国际合作来获得这种信任。这种合作形式称为多边互认协议(MRA’s)的文件,参与互认协议的各方承认其他方的测试、认证或认可结果。对于那些需要进行相互贸易,尤其是跨国界相互贸易的产品、服务、体系、过程和材料,MRA’s能够成为减少对它们进行多次合格评定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MRA’s有利于在一个国家中接受基于单一评定的产品和服务,MRA’s也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体系中买卖双方的效益。 供方的符合性声明(SD0C) 通过符合性的自我声明,供方组织避免了第三方评估的支出。如果供方满足于自身的高度市场信誉,认为无需单独的符合性证实,可以采取这种选择。但是,供方的符合性声明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特别是在对健康、安全或产品的环境风险特别关注时。自我声明不能免除供方满足相关法规的义务——例如,关于产品责任——这种声明通常需要有效的市场监督加以辅助。

二、电视购物合作 术语 不明白
此类话术确为电视购物业务方面的专业术语,所谓的保销售额必须达到8万元,如果达不到的话由供应商补足该电视购物应得的利润部分。
如:该产品零售价为8000元,扣点:10%,即电视购物每组收取的利润应为800元,如果该挡节目销售额10组或10组以上则按照合同正常结款,如果该挡节目销售8组的话,电视购物在结款的时候会多扣16
三、与第三方合作的术语
限额、跳码、本地商户落地等。1、限额:POS机限额常见与对私账户结算的商户,如单笔交易限额,或单卡交易限额,或每日到账限额等根据收单方不同的风险控制政策做出不同的限额要求以降低非法交易的风险。2、跳码一般情况是指商户明明申请的是标准类行业费率,但实际消费对账单却是优惠类或减免类等费率更低的行业,收单方以获取更高的手续费差价利润。3、落地商户,是指一些个人申请的POS机或刷卡器用来刷自己的信用卡,如果发卡行在后台看到该卡总是在同一家商户消费会被认为有套现或风险交易嫌疑,为了规避这种情况,收单方在系统设置,每消费一笔交易可以自动跳转显示不同的商户名头,并且商户的地址为本地。如果不落地,随便全国跳转商户的话,在短时间内异地消费,很明显是异常消费,会影响信用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