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mpos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M1mpos,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办理pos机请添加微信18127011016
本文目录一览: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型
(一)形态学分型
1.M0-M7
根据FAB的AML形态学分型,将它分为M0、M1、M2、M3、M4、M5、M6和M7型:
(1)原粒细胞微分化型(M0)原粒细胞胞体大,核仁明显,无嗜天青颗粒和奥氏小体,MPOSPB阳性3%。M0型在儿童很少见。
(2)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3)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分以下两个亚型:①M2a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30%~90%,单核细胞10%。②M2b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4)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分2个亚型:①粗颗粒型(M3a)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②细颗粒型(M3b)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5)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占15%~20%。按原粒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4种亚型:①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②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③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④M4E0除上述特点外,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着色较深的嗜酸粒细胞,占1%~30%。
(6)单核细胞白血病(M5)约占10%。分2个亚型:①未分化型(M5a)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中原始单核细胞≥80%。②部分分化型(M5b)骨髓中非红系有核细胞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30%;原单核细胞80%。
(7)红白血病(M6)约占5%。M6型胎儿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H(HbH)多增高。骨髓中红细胞系50%,且常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细胞系原始粒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30%;若血片中原粒(或原单)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20%。
(8)巨核细胞白血病(M7)约占1%。M7可发生在3岁以下婴儿,特别是伴Down综合征。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原巨核细胞有组化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骨髓造血细胞少,往往“干抽”,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二)免疫学分型
免疫分型的原理是基于白血病形成的分化阻断学说即白血病细胞基因异常,分化受阻于某阶段形成不同亚型的白血病。
(三)MIC分型
1986年9月,第二届国际MIC研究协作组制定了ANLL的MIC分型标准。首先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学标志区分AML与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的特异染色体改变较ALL多见,常有独立的预后价值。根据染色体是否异常与形态学相关分为两大类。
(四)MICM分型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分型,即MICM分型。
关于M1mpos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