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微信支付 支付宝钱包杀入开放平台

上周三,支付宝钱包宣布正式推出开放平台,商家和开发者可通过平台上的API接口,共享支付宝钱包的技术、数据和用户资源,而从为用户创造更加丰富的移动应用场景。首批开放的API接口包括服务窗、二维码、Wi-Fi、卡券、账户体系、支付、JASPI七大类共60多个,支付宝提供支付、数据分析、会员管理、营销四大能力;所有支付宝企业实名认证的商家和开发者,都可以通过接口开发,把上述功能纳入到自身的移动应用服务。在肥猫看来,这是支付宝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落子融资开放平台后,支付宝钱包在移动生态构建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此前支付宝钱包公布的“未来医院”、“未来公交”、“未来商圈”、“全民WiFi计划”等产品,均是支付宝钱包开放平台的一部分,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开发全部是第三方开发者、服务商和商家与支付宝共同探索出来的。由此不难看出,在PC时代,支付只是一个工具;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支付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闭环,构建了大量的应用支付场景,直接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商业化变现,也是移动金融的基础。包括腾讯百度和各大运营商,每家公司都想把自己的移动支付工具平台化,成为移动生态体系的核心基础层。仅想做支付工具,注定不进则退。而且,移动支付成为承载并打通移动端各项业务的基础通路,是个大的趋势。
与社交类开放平台“流量为王”理念不同,支付宝钱包开放平台强调“支付+数据”能力。在当前主流移动开放平台中,其开放的支付、数据属性相关的接口也最多。说到这里,肥猫不得不拿“微信”与支付宝钱包比较一下。
从这张图表我们不难看出,微信与支付宝钱包的区别,一个是国内最大的移动社交平台(用户数超4亿),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活跃支付用户超1亿),商户进驻支付宝钱包,相当于跟1亿“离钱最近”的用户打交道。对商业交易而言,平台的移动支付用户越多,意味着“消费目的群体”越大,交易转化率自然就会越高。相比之下,微信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超高的用户打开率,但这些巨大的流量对于商家来说却难以触达。对于商户而言,微信更多是一个营销工具。在这一点上,相信引入微信一级入口的京东更有切肤之痛,京东二季报的表现就令人大跌眼镜,份额不升反跌,环比下降2.1%,以21.2%排在第二,其来自微信的交易量远不如京东自身APP,京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也表示,微信流量的用户通常是即兴、冲动性的消费。
肥猫一直很相信互联网基因说,微信起源于社交,就是强社交;支付宝起源于支付,就是强支付,这是显而易见,也是毋庸置疑的,非得人为的扭转,还真不大可能。说完了基因,我们再说说微信和支付宝的账户体系比较,众所周知,账户体系是统计识别用户最有效直接的途径,也是实现大数据运营的基础,特别是实名的账户体系,对医院、政务这些对用户实名有要求的公共服务机构而言意义重大。
在这方面,支付宝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名账户体系,其实名用户数超过3亿。让用户上传身份证,本身是门槛极其高的事情。支付宝积累了十年,才逐步累积起3亿的强实名账户,他们上传过身份证,绑定了银行卡,留下了自己的收货地址和多年的电子消费记录,这是一套真正的强实名账户体系。所以,用支付宝的账户去登陆Wi-Fi,办会员卡,购买电子票,都是最为便利的,因为用户无需再做实名认证,上传各类信息。要知道,政务、医疗、交通、航旅酒店、以及许多的商业业态,如果对接虚拟非实名账户,那就只能做做信息发布,营销广告,只有对接强实名账户,才能真正触达交易,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微信,暂未建立起实名账户体系。这让微信平台的商户难以实现用户识别和大数据积累,公共服务机构也只能用微信作为信息发布平台。
移动支付是移动商业的基础,更是O2O发展的必要设施。没有支付的线上线下打通,就没有O2O的商业未来。支付宝钱包的支付用户目前超过1亿,除上线支付技术外,还开发了包括声波、二维码(条码)、NFC、指纹等线下创新支付技术,基本实现了O2O支付应用的打通。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2季,支付宝钱包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比升至79.9%。而微信去年将财付宝的移动支付服务嵌入平台,推出微信支付,技术服务相对单一,商户主要将其应用于线上支付,不能实现线上线下支付的打通。这也导致了微信商户的O2O应用目前只能停留在营销层面,难以实现真正的O2O闭环效果。另一方面,微信支付的支持银行数只有30家左右,也限制了其商业应用规模。今年第2季,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从第一季的12.9%下降到了8.9%,显示腾讯的移动支付发展受阻。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支付宝钱包过平台化接口,商户可为用户提供余额、快捷支付、余额宝等多种移动支付方式,还可通过快捷支付、二维码、商圈的WIFI技术建立O2O商业闭环;而通过共享支付宝的商业数据,做出精准的营销。这是支付宝有优势的地方,也是商户的需求。商户是否愿意接入支付宝平台,和目前这个支付工具是否有海量高频的用户使用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吸引用户使用,支付宝不断建立了丰富的支付场景:当用户在移动购物,团购,买机票,看病,坐公交,线下消费、理财都等各种场景下,都可以用到这个支付工具,用户规模自然就开始聚集,成为平台化战略的基础;现在支付宝开放平台接口,除了希望商户能大量的使用支付的平台,也希望为用户构建丰富的应用场景。所以海量的活跃用户和支付场景是互相促进的。
站在商户的角度,肥猫最感兴趣的还是支付宝积累了10年的用户交易数据,基于这些大数据,我们在开放平台可以更加准确的挖掘用户需求,从实现用大数据运营用户的目的。通过支付宝钱包开放平台的接口,我们除了可看到粉丝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关注等基本情况,还可以掌握粉丝职业分布、年消费能力分布等情况。对于商户而言,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大数据。
由此,肥猫认为,支付宝钱包此次开放平台的上线,不仅标志着支付宝开放平台战略全面启动,同时也为支付宝钱包下一步深度延展的O2O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此举也将为移动应用服务的创新带来实质的影响。
支付宝相关数据:
[2014Q2互联网支付]易观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转接平台的交易额达到22993亿元,环比上季度增长5%
易观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转接交易额份额方面,支付宝占比35.25%,银联占比33.54%,财付通占比15.51%,快钱支付占比4.64%,汇付天下占比4.40%,易宝支付占比2.71%,环迅支付占比1.55%
易观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收单的交易规模为19946亿元,环比增长率为1.8%。
易观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收单交易额份额方面,支付宝占比42.40%,财付通占比19.05%,银联商务占比16.78%,快钱支付占比6.80%,汇付天下占比6.24%,易宝支付占比3.61%,环迅支付占比2.12%
[移动支付]易观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额规模达到16353亿,环比增长为0.2%。
易观最新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交易额份额方面,支付宝钱包占比79.55%;拉卡拉占比7.73%;财付通占比7.34%;钱袋宝占比1.43%;银联商务占比0.48%;易宝支付占比0.30%;快钱支付占比0.29%;汇付天下占比0.26%;百度钱包占比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