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机30模式是什么意思 pos机2.0模式与3.0模式的区别

今天给各位分享pos机2.0模式与3.0模式的区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pos机30模式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代理pos机什么叫1.0和2.0模式

pos机30模式是什么意思 pos机2.0模式与3.0模式的区别

1.0(传统)模式

1.0是层层代理发分润,上级给你发,说断就断,刷卡机都是去上级交钱拿货,然后根据拿货量来决定自己的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总部生产货业务拓展需要一级代理做市场,一级代理发现市场要铺货能力有限就要招二级代理或者三级代理。

传统模式分润总部发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都是层层下大发。由于货都是要成本的一级代理拿了货要想全部铺出去就要给好处激励二级代理,比如现在的免费拿货或者激活返现。

还有些二代三代只想要好的政策加高的分润,机器免费拿!!!然而导致上家贴钱或者挣不到钱,上家就会断了你的分润,导致你白忙活一场。这就是好多被割韭菜的原因。

支付2.0模式

2.0模式一般是支付公司总部直发,不会被套路,除非公司关门大吉。选对品牌,公司很重要。

直观。总部直接对接,起点都一样,比如刚开始做,大家分润,机器返现,政策,奖励都一样,公开,透明。

起点一样,就很公平了,而且总部分润返现直发,机器总部直接对接,就屏蔽了后期分润拿不到,返现拿不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招商这点,先做的会有优势一些,你的客户想做,他不管是挂谁名下,都一样,这样小代理也有很大几率能招到比自己做的大的,拿货量大的客户,而且没有一点压力。

哪怕你自己拿了几台,你客户是一个拿几百的客户,都没问题,因为2.0政策是总部给的,他只是挂在你名下, 但是你的奖励和分润,还有差价,都可以拿得到,这就是2.0模式的魅力所在!

POS是夹缝求生还是逆袭而来?

POS从传统模式1.0演变到现今2.0模式绝非偶然,经过几次三番的费率大战后,POS是夹缝中求生?还是逆袭而来?在2019年对支付市场形势重新洗牌,于是就开启了POS新时代——2.0模式。

在支付行业摸爬滚打的各位代理商们肯定清楚地知道,传统模式1.0用户端费率非常不稳定,一开始用费率会很低,越用越高,政策不公平不透明,所以更换机器很频繁;而2.0模式政策公平公正公开透明。2.0模式优化了前者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pos机2.0的模式

简单地说,1.0是层层代理发分润,上级给你发,说断就断,因为他上面也有大代理。2.0模式一般是支付公司总部直发,不会被套路,除非公司关门大吉。

内容付费1.0、2.0及3.0模式

1

看《智能商业》一书的时候“曾鸣”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了商业的“3.0模式(智能商业)”, 比如,现在的淘宝就是零售行业的“3.0模式”,如果再往前推,国美与苏宁那样的就是零售的”2.0模式”,而传统的零售则为“1.0模式”。又比如旅游行业,传统的

旅行社为1.0,携程、穷游为2.0,新兴的个性化旅行定制平台为3.0。

不知道是不是我“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我其实挺害怕这样的情况)”的缘故,我发现“内容付费”这个领域好像也出现了3.0的模式的火苗——虽然火苗很小,但是,的确很可能是“内容付费3.0”。

讲“内容付费3.0”之前,很有必要讲讲我眼中的1.0和2.0——嘿嘿,吊吊胃口先。

2

纸媒和出版社是靠别人对它们的付费存活下来的,但是,今天的纸媒和出版社远不如10年之前活得那么滋润(特别是纸媒),活得滋不滋润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很多纸媒已经开始陆续走向死亡(主要指报纸、杂志这样的),而导致其现状的就是今天的互联网。

我们不妨将今天的纸媒和出版社称之为“内容付费1.0”。

3

“内容付费1.0”有了,那么,2.0长什么样子呢?

嘿嘿,就是今天通过“互联网”活得还不错的内容产品,譬如: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通过连上互联网的产品是当前的主流内容产品,也是绝大多数人常用的,而大部分的内容付费也是发生在这些产品里面。

相比传统的纸媒与出版社,这些内容产品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 在线化。

说到在线化,不妨再多说两句,“在线化”所带来的一些传统内容项目无法比拟的意义:

也许通过“在线化”还有其他特征,但是这两个是不可忽视的特征。如果一个内容产品通过“在线化”还能“智能化(想想淘宝的个性化推荐)”,那么就有机会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会使得生意的边界进一步扩展……

不过,“智能化”是建立在“在线化”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首先你得“在线化”——再直白一点就是: 你得先连上网,让自己处于互联网的大世界中去。

通过“在线化”的内容产品不是那些传统纸媒和出版社可以比拟的(实际效果也是天差地别),于是,我们不妨把这一波通过“在线化”的内容付费产品称之为“内容付费2.0”。

4

说完了“内容付费2.0”,接下来该说3.0,不过,在谈论3.0之前需聊一下貌似题外话的东西。

我个人很早之前对网络上的长篇小说(少着百万字,多则上千万字那种)不屑一顾,但后来遂不及防的在18岁那年失身于《凡人修仙传》(还真的是18岁那年),后来《凡人修仙传》开启仙界篇,我开始在起点上追更,追更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凡人还是其它一些颇为出品的一些小说其背后都有一群忠实的拥趸:一些拥趸会大额打赏、一些会产出高质量的书评……

小说之外再说下动漫。

我时而会看动漫,但是却从来没有用手机看过漫画,前段时间迷上了一部国产的动漫,但那部动漫就出了前两季(没有完结,所以就不推荐了哈),距离完结海了去了,但前两季已经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我终于下了“腾讯动漫”的APP,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

腾讯动漫和起点上的作品对于用户而言,都是先免费试看一部分,而后开始收费。而背后的生意逻辑基本都是:作品与平台签约,然后利益分成。

5

接下来就是讲其中的关键点了。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作品(作者)与平台签约”这种模式挺好的,没啥问题,但实际上呢?

这里面的限制性极强,因为,作者基本只能和平台签约合作,如若平台不与你签约,不给予你想要资金支持,你怎么办呢?很显然,你的作品就很大概率就得夭折。

举个实际的例子吧,《狐妖小红娘》这部漫画(也有动漫视频)现在在国漫的人气挺不错的,创作团队也靠用户的付费活了下来,但在早期,这部漫画的创作团队其实过得是比较悲惨的,要是没有后来腾讯动漫的支持,这部漫画早早就夭折了,那还来今天的局面呢?

我以前在起点看到一部小说作品,作品本身其实还不错,前期的免费更新也蛮多的,但是起点那边一直没与他签约,一直等一直等……后来好像是等到签约了。但是,如果迟迟没签约呢?多半要玩完的,因为,没有多少人等得起的——刚开始搞创作的人所带干粮往往是十分稀少的。

不知道大家明白我的意思没有?我的大概意思是说:

6

嗯,饶了这么大一圈,该说说真正的正题了,即,3.0的内容付费是这样的。

与2.0的模式相比,内容付费3.0的一个特征就是:去中心化——熟悉区块链的朋友对这个词应该很熟悉。

如何去中心化呢?

前面说过,现在大多数作品都是平台给予支持(资金和流量等方面)。 内容付费3.0不是这样的,而是:

可能还是有些抽象,举一个具体化的例子。

比如,你是一个小说写手(其他类型创作者也行),打算写一部小说,而这部小说也已经写了几十章节了,并且,小说也有了点小的忠实拥趸,但此时你囊中羞涩,眼看没有新的粮食下锅你就要饿肚子了,这时候咋办?

找平台签约?呵呵,他们觉得你写的太少了,字数不够,不愿意给你资金支持,甚至,他们压根没打算搭理你(平台小说太多,他们要先处理那些更高人气的作品)。这个时候,在3.0的模式下就可以如何选择了: 寻找普通人的支持。

在这个场景下,就是,找到那些对你作品认可的人,告诉他们你想继续把作品写下去,需要支持,而后与他们签订合约 (准确的地讲,是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 做好利益的分配——比如,告诉他们,你们今天支持我10万元,我把这部作品日后收益权的10%卖给你们——也许不是10万这个数字,但是,如果你的作品本身能吸引他们,他们是愿意给你钱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去中心化”: 由原来单方面(中心化)的支持变成“碎片化”的支持。

7

不过,可能你会问,现在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没有出现呢?

要做到上述的描述的场景,最关键的一点是: 大家都是信任那个合约的,不能随意反悔。 而要实现这个就需要有一个可信的环境和系统。

上述只是一个去中心内容场景的举例而已,在后续的推测中,这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将在许许多多的内容产品上出现,作品的资金上可以“去中心化”、流量方面可以“去中心化”,作品的完成也可以做“去中心化”……如果按照曾鸣教授的话来说,这种去中心化的内容方式有助于“网络协同”的大幅度提高——更可能是几何数的提高“网络协同”的效率。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这是推测,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下是否真的能促使“内容付费3.0”的诞生我虽然有点思路,但还不够清晰,于是,看文时请小心对待。

时间长度:210分钟

文章长度:2400字

PS: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是本好书,我拿到手读了些,挺烧脑细胞的,不做点输出恐怕难以吸收,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POS机分润计算

你不是说第三方给你的结算费率是0.4%,那么你们的分润应该是(0.78%-0.4%)*200+0.4%*200*20%*50%=0.84

手机刷卡pos机两费率和三费率有什么区别

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一个通道而已吧,不过目前都不让做多通道的,有也是在偷偷做,谨慎为妙,手刷现在在走下坡路

pos机2.0模式与3.0模式的区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pos机30模式是什么意思、pos机2.0模式与3.0模式的区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