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二清”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转载自:惠Thinker

“二清”是啥?

都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二清”,是不是也是由“一清”引出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二清”,其实是相对于“一清”而言的,央行规定只有银行类机构(银联、网联、银行等)和取得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才能开展收单业务以及进行资金的清算。

在“一清”模式中,资金的走向是:买家→“一清机构”→卖家(商户)。

那啥叫二清呢,是指有资质的机构将资金结算给入网的商户,该商户再将资金清算给下游的子商户。若该商户没有清结算的资质,则属于二清。

在“二清”模式中,资金的走向是:买家→“一清机构”→无证机构→卖家(商户)

“二清”的资金中间经过了无证机构,变相赋予无证机构开展资金清算的权利。这个是不被允许的,央行近年来也加大了整治“二清‘的模式。

“二清”的出现

事物不会凭空的消失,也不会凭空的出现。是何事衍生出了“二清”?

“二清”最初起源是银行收单业务,即POS机线下收单。

根本原因为:第三方支付POS收单大多数采用代理模式,而非直营模式。无证机构通过接入合法的持证机构,并且私自扩展二级商户,开展收单业务。其中:

1、有些代理商能够拿到有极具优势(成本低、免追偿、通道权限大等等)的POS收单通道,第三方支付一方面为其提供收单资质向银联申请入网商户号,一方面也使用其通道资源。这类代理商有话语权。

2、一些代理商能够拿到较低成本的代付通道,比第三方支付根据成本优势。

3、一些代理商有稀奇古怪的清算需求,第三方支付也不愿意为其定制。

4、一些有牌照的收单机构基于某些原因需要接其他通道。

“二清”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及各种电商模式(C2C/B2C/B2B/B2B2C等)的发展,线上平台型机构崛起,线上无卡支付市场迅速扩大。

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二清”的隐患。

“二清”存在的风险

1、资金挪用风险:

平台代为集中收款,资金沉淀在平台的账户中,存在擅自挪用资金的风险。

2、资金监管风险:

无证机构向平台入驻商户清算交易资金,游离于监管体系外,监管机构无法获取完整的交易链条,给资金监管带来了困难。

3、交易信息风险:

无法保证平台提供的交易信息的真实性,有可能存在伪造、变造交易信息,套取商户和用户资金的行为。

“二清”模式解决方案

1、获取支付牌照(收获或者申请)。

2、由于收购或者申请价格高昂,所以可以蚕蛹银行存管方案或者第三方机构的资金监管方案及分账系统,实现平台自由资金与商户资金分离的目的。

(图CR:网络)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