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产业链》信用卡 经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信用卡产业链,以及信用卡 经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办理pos机,申请pos机,24小时秒到pos机请添加微信18127011016。【免费包邮不要一分钱押金】

消费金融和信用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信用卡产业链》信用卡 经营

简单作答:

一、什么是消费金融?

广义上讲:

一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

严格意义上来说,信用卡也属于消费金融的一部分,授信主体为各个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服务提供方为:银行金融机构

狭义上讲:

由银监会审批设立的,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面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的金融服务;

试点阶段:服务范围包括个人耐用品消费贷款和一般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不涉及房地产和汽车贷款;

目前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第一批: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北京)、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捷信(天津)、锦程消费金融(四川)

第二批:招联消费金融(广东)、兴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总部位于青岛的海尔消费金融公司、位于武汉的湖北消费金融公司、位于南京的苏宁消费金融公司、位于重庆的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也已相继开业。

广州的中邮消费金融公司、杭州的杭银消费金融公司、合肥的徽银消费金融公司筹建中;

2.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

参与主体更为丰富:包括银行(工行逸贷)、电商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JD白条、花呗之类)、分期购物平台(人人分期类)、消费金融公司(招联、北银类),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易观智库

  

互联网消费金融图谱V1.0,如图所示,图片来源:小饭桌(他还出了V3.0的,我找不到了)

建议下载: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严格来说,买车是《办法》中规定所不允许的行为

本质上两者都是信贷产品,一般来说,信用卡指定人的消费行为(专人专用),消费信贷指定具体的消费行为(定向消费),前者一般最长50-56天免息期,后者一般没有免息期……等等区别吧

但是,无论从申请、使用、还款、成本,目前都出现了很多类信用卡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服务,比如JD白条、花呗、零零花,同样也拥有比信用卡更方便的分期服务,而且特定场景下12期免息服务,申请上也逐步由线下到线上,招联30分钟就可以实现对你万元级别的授信,这类服务大有“虚拟信用卡”的态势,而且表现出比信用卡更好的服务,授信速度快,额度高,消费场景多……等优势。(517期间我们还尝试过实时授信)

但是,线上风险应该是直线(指数)上升的,各个平台的逾期率应该很高,具体这是商业机密,至于他们风控体系的建设,那是另外需要探讨的话题了……

信用卡的产业链结构

信用卡是这样的,首先银行,银行发信用卡然后发POS机给商户,他每笔收取1%-5%不等的手续费。商场呢,只要你愿意花钱买,他不在乎这点手续费,加价10块钱,一切都搞定了。用户呢,买东西,有一个月的免息期,还能分期付款等等。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信用卡每1万航空里程叫价千元,积分套利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近年来, 信用卡 市场发展迎来了大爆发时期。截至2017年,我国信用卡发卡总量已经达到5.88亿张,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为0.39张。

不过,不少人打起将信用卡权益变现的主意――转卖信用卡消费累积的航空里程就是一条路径。为了获取更多航空里程,一些卡友甚至申请POS机来刷卡积分,当然在POS上的交易并不是真实交易,由此也就形成了信用卡积分套利的“灰色江湖”。

航空里程转卖变现 均价1000元/万里程

使用信用卡的人对积分不会陌生,它是银行信用卡众多增值服务的一种。一般来说,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银行礼品。但是在绝大多数“卡友”的心中,能让信用卡积分价值最大化的莫过于兑换航空里程。这是因为,第一,用航空里程换票直接省了机票钱;第二,转卖航空里程早已是一个“常规”的积分变现手段。

有持卡人反映,不同航空公司的里程价格略有不同,但目前均价在1000元/万里程左右。交易时都是私下里联系,信用卡里程兑换有多个受让人名额,交易后卖方拿到购买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信息添加进受让人的名单,就可以把里程转让过去。

据我了解,买里程一般都是热衷于旅游的人,买里程换机票比直接买机票划算很多。还有一种就是一些公司专门负责出行订票的员工,能为公司省钱或者从中赚取一些差额。

POS机刷积分套利 加剧市场风险

有一些“大户”手里的里程较多,而且似乎源源不断。“那都是自己办POS机刷出来的”,有知情人士表示。

自己办POS机刷卡套积分显然并没有发生真实的交易,而且在套取积分的同时也是在套现。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王卫东谈道,本来一个POS机对应一个商户,现在一个POS机对应一万个商户(号称“万户侯”),可以轻易模拟出20倍甚至100倍的虚假交易场所。

这样的灰色产业链也滋生一系列风险。王卫东表示,信息失真导致银行风控形同虚设,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收单机构反复改变商户信息,会导致交易极易分散,导致银行传统的风控措施失效。

王卫东说,变造交易为套现提供便利和反侦察手段,危害巨大。一些套现资金进入现金贷、房地产、股市等,一方面导致监管统计信息失真, 贷款 市场不合理膨胀,另一方面,其风险模型完全不同,但被变造交易躲过了。此外,原本银行机构会根据客户交易情况去判定如何给客户提额,但如果交易信息失真的话,银行就不能很好地控制额度,非法提额会导致过度授信。

哪些机构共同构成了银行卡产业链

  在银行卡产业链中,商业银行是核心,是整个链条的龙头,它与制卡机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等产业部门有机结合,形成促进银行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

银行卡产业链主要包括4类参与主体:一是整个产业的消费方————持卡人和特约商户;二是整个产业的供给方,包括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银行卡组织,其中发卡机构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一些非银行机构,如信用卡公司,及一些其他行业的企业,如旅行社、电信、石油、保险等公司;三是中间供应商,包括机具、芯片生产厂商、系统供应和维护商及各类第三方服务机构;四是整个产业的宏观管理者。

银行卡产业链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包括:除银行卡组织以外的信息交换和转接业务机构、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支付处理支援商等。其中信息交换和转接业务机构提供交易信息转接职能;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商户管理、设备维护、信用分析、交易清算以及相关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支付处理支援商提供与银行卡产业相关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服务。银行卡产业内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种类非常广泛,涉及工业企业和服务类企业,它们分别为产业的消费方和供给方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

信用卡产业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信用卡 经营、信用卡产业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