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权益证明《pos权益证明机制的缺点有以下哪几个》
什么是权益证明机制(PoS)?

权益证明机制(Proof of Stake),简称POS,也称股权证明机制,类似于把资产存在银行里,银行会通过你持有数字资产的数量和时间给你分配相应的收益。同理,采用PoS的数字资产,系统根据你的币龄给你分配相应的权益,币龄是你持币数量和时间的乘积。比如你持有100个币,总共持有了30天,那么,此时你的币龄就为3000。相较PoW(工作量证明机制),PoS存在2个优势。第一,PoS不会造成过多的电力浪费,因为PoS不需要靠比拼算力挖矿。第二,POS更难进行51%攻击。拥有51%币才能发起攻击,网络受到攻。
POW & POS,傻傻分不清楚的共识机制
什么是共识机制?
我在开更的第一篇文章,就简单讲解了数字货币世界的16个最高频名词,其中一个就是共识机制,还记得吗?
为什么要有共识机制呢?
这就必须要解释一下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得不了解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了。
拜占庭将军问题(The 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在古代,11位忠诚的、不同位置的将军,如何排除叛徒的影响,对进攻或撤退达成一致。
当然,拜占庭将军问题并不是如今才提出的,我们大中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虎符”这个神奇的方式来保障命令的正确执行。
在分布系数系统中,各个节点就是“拜占庭将军”,算法执行中的任意一个错误就是“叛徒”。
为了尽可能地排除错误、快速达成一致,来让系统有效地、正确地运行,便应运而生了各种“共识机制”。
————————————————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数字货币世界中常见的几种共识机制:
PoW,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
PoW是比特币所采用的共识机制,最早是由Adam Back为了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而开发的一个“哈希现金Hashcash”程序。
比特币采用的是SHA256的单向函数,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实在太专业,我们只需要理解到“SHA256的结果很容易验证,但是要将其计算出来,需要不断尝试运算,直到匹配到某个随机数;技术上而言,任何新增区块都需要经过232394亿运算才能得到”的程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SHA256去深入学习。
因此,只要矿工出示运算结果,那通过PoW,全网节点就认可了他所付出的成本,承认新的区块奖励属于他。
如此大量的运算相当浪费资源,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科学或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实践工作量证明机制、阻止攻击者伪装成节点来控制网络。
虽然在2009年时为了构建这种去中心化的、允许所有人可以免费参与的全球货币网络,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其他不需要大量浪费算力的证明机制,比如我们下面就要提到的,PoS权益证明。
————————————————
PoS,权益证明 Proof of Stake
主要思想是:节点记账权的获得难度与节点持有的权益成反比,也就是说,一个节点拥有的币越多、时间越久,越容易获取记账权,也就越容易获取区块奖励。
实际上,最初的PoS是PoW的一种升级,根据每个节点的币龄,来等比例地降低挖矿难度,从而加快找到随机数的速度。
什么是币龄呢?
币龄=数量*拥有天数。
由于区块链中的每笔交易记录都会被标记时间戳,这个时间戳就可以作为币龄的证明,因此币龄也不可能被轻易伪造。
比如A从B那里收到10个币,并且持有了90天,那么,A就拥有了900的币龄;如果A卖了这10个币,这900币龄就被消耗了;
后来,为了彻底摆脱PoW这种依靠算力的共识机制,PoS引入了“利息”的概念;年利率是在PoS机制最初确认时就设定的,一般不会变化。
利息=(币龄*年利率)/365 ,如果利率是1%,在上个例子中,A就可以得到0.02466个币的利息。
如此一来,PoS区块链的作用过程就可以这样描述:
在初期,通过PoW机制,产生创世币;
在创世币达到一定规模时,PoS机制开始作用,交易时消耗币龄、获得产生区块的优先权,并获取利息,同时PoW机制由于消耗太多资源、浪费算力而逐渐淡出;
最终系统中仅剩PoS来维持正常运作。
目前大家所熟悉的以太坊,主要还是采用PoW的机制,不过正在转向PoS。
————————————————
大家了解了PoW和PoS,在遇到其他共识机制的时候,相信也会比较快得就能理解。
比如:股份授权证明DPOS,类似于董事会投票;燃烧证明POB;沉淀证明POD;能力证明POC;消逝时间证明PODT,等等。
就不在这里为大家一一展开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或知乎一下~
【Discover ETH】什么是权益证明PoS
本篇作为Discover系列文章的开篇,结合ETH2.0的目标,来谈谈权益证明PoS是什么。
在谈PoS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共识。共识,即达成了普遍协议。区块链实质上是一个全球性的状态机,达成共识意味着网络上至少有超过一半(51%)的节点同意网络的下一个全球状态。
共识机制 (也称为共识协议或共识算法)允许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协同工作并保持安全。当前主流的共识机制有两种,分别是 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PoW)和 权益证明 (Proof of Stake,PoS)。以太坊在设计之初就希望最终以太坊的共识机制能转变为PoS,而PoW只作为一个过渡阶段。但无论是PoW还是PoS,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实现分布式计算机的共识机制。下面先简单了解工作量证明(PoW)的工作机制。
工作量证明通过矿工们完成,矿工们需要竞争创建最新区块以处理和完成交易。 获胜者将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分享最新区块,并且获得最新的特定代币区块奖励(如以太坊的以太币)。由于用户需要拥有超过网络中 51% 的算力才能够欺骗整条链,因此网络安全得以保证。 这将需要巨大的设备和能源投入,所需的开支甚至可能超过收益。
工作量证明是08年在中本聪所创造的比特币中提出的,至今已经经过了充分的考验和测试,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矿工和矿池的加入,挖掘新的区块的难度指数爆发式上升,也面临的如下的问题:
PoS作为ETH2.0关键的建设目标,其作用不仅仅只是因为PoW带来的环境不友好的能源消耗,还有PoS的建设能更有力支持 分片链 (以太坊网络扩展的关键升级),更强的去中心化特性等等。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简单谈谈权益证明PoS的工作过程。
在以太坊中,工作量证明的过程参与的角色是矿工/矿池。其目的是通过算力试错来反复计算,以此生成一个低于目标随机数的混合哈希。这个计算难度依赖于区块所声明的 难度 ,难度越小,有效的哈希值的集合就越小。而在权益证明中,则没有矿工这一角色,与之对应的是称之为 验证者 的角色。
在ETH2.0中,用户需要质押 32ETH 来获得作为验证者的资格。验证者被 信标链 随机选择去创建区块,并且负责检查和确认那些不是由他们创造的区块。他们不需要开采区块,他们只需要在被选中的时候创建区块并且在没有被选中的时候验证他人提交的区块。此验证被称为证明。
验证者因提出新区块和证明他们已经看到的区块而获得奖励,对于一些恶意验证者节点,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机制使之失去质押。验证者质押的ETH越多,获得的奖励也越多。可以这样说,权益证明是一种用于激励验证者接受更多质押的机制。
前面提到了 分片链 这个名词, 分片 就是将区块链分成多条链。验证者将会在不同的分片上处理它们的分片数据,以此来提高区块链的工作效率。ETH2.0预计会有64个分片链。
验证者会被随机洗牌到不同的分片中,以防止验证者恶意操纵节点并提高链的安全性。处理不同分片之间的数据的关键角色就是 信标链 (Beacon Chain)。
信标链 是协调分片信息、管理验证者的连接不同分片的桥梁。
当用户在分片上提交交易时, 验证者 将负责将用户的交易添加到分片区块中。 信标链 通过算法选择验证器以提出新的块。如果一个验证者没有被选中提出一个新的分块,它们将会证明另一个验证者的提议,并确认一切都正常。
至少需要 128 个被称为 委员会 ( committee )的验证者来证明每个分片块。委员会有一个提出和验证分片区块的时限,这个时限被称为 插槽 ( Slot ),大约为12秒。 每个插槽只能创建一个有效区块,一个 周期 ( Epoch ,大约6.4分钟)有 32 个插槽。
每个周期过后,委员会都由不同的、随机的参与者解散与重组,重组过程由一个半随机算法 RANDAO 来选择,以此避免恶意节点的操纵。
ETH2.0使用 Cassper 终局协议来确认一个新的区块是否得到足够的证明,即只要2/3的插槽同意(即当前参与计算的2/3的验证者节点),该区块就会被最终确定。而推荐此区块的验证者将获得奖励。因此,在权益证明的机制下,每过6.4分钟就会创建一个新的区块。关于Cassper协议的详细说明后续再进行探索。
权益证明的建设以太坊在15年就已经提出,截止至今也才完成了Phase 0信标链的建设。而下一阶段的与主网合并,再下一阶段的分片链建设也一再推迟。虽然PoS的建设非常缓慢,但无论如何,权益证明作为主流的共识机制算法之一,也是值得我们探讨其设计原理。
后续将会针对信标链的详细设计、分片等ETH2.0内容进行探索。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科技 创新推动了人类发展,让人类拥有美好的生活。近日,《麻省理工 科技 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发布了2022年全球10项突破性技术。
1.密码的终结
几十年来,我们需要输入密码才能登陆网络办事。而如今,有了新形式的身份验证,最终将让我们永远摆脱密码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推送通知或生物特征扫描发送链接。这些方法不仅更容易,因为你不用像记住密码一样记住你的脸,而且它们往往更安全。
2.新冠病毒变异追踪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基因组测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还极大地提高全球基因测序监测的能力。更好的监测使科学家能够追踪新冠病毒的传播,迅速发现新变种并发出警告。
3.长效电网储能电池
如今,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是当太阳落山或风停止时会发生什么?电网运营商需要储存电力的能力,以备不时之需。新的铁基电池有望胜任这项任务,它们由丰富的材料制成,比其他类型的网格存储更便宜、更实用。
4.AI蛋白质折叠
身体的一切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折叠的方式决定了它的活性,但是弄清楚蛋白质的结构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一个名为AlphaFold2的AI技术解决了这个长期存在的生物学难题,它可以快速设计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
5.疟疾疫苗
疟疾每年导致超过6000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五岁以下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一种新的疟疾疫苗每年可以帮助挽救数十万人的生命。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寄生虫感染疫苗。
6.PoS权益证明
使用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会消耗大量电力。这是因为验证交易的方式,现在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权益证明提供了一种在不消耗大量能源的情况下验证交易的方法。Ethereum计划今年过渡到该系统,将能源使用量减少99.95%。
7.新冠口服药
辉瑞的一种新药提供了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和广泛保护,包括对抗最新变种。现在其他公司也在开发类似的药物。结合疫苗,这些口服药可以为全球提供最终摆脱疫情的途径。
8.实用型聚变反应堆
几十年来,无限、无碳电力的承诺一直激励着研究人员尝试让聚变能发挥作用。现在,一家初创公司计划在2030年代初将其交付给电网。它的设计依赖于一个强大的新磁铁,它打破了记录,有望允许公司建造更小、更便宜的反应堆。
9.AI数据生成
训练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数据是混乱的,或数据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偏见,或者包含的信息存在隐私问题。一些公司开始创建和销售合成数据以避免这些问题。它并不完美,但它可能是训练AI的更好、更先进方法。
10.除碳工厂
联合国表示,减少碳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避免灾难性的未来变暖,我们还必须着手从空气中去除二氧化碳。世界上最大的碳去除工厂最近在冰岛开业,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
参考资料:
以太坊推出首个公共测试网用于全面升级至权益证明(PoS)
12月21日消息,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 Tim Beiko 在Twitter上宣布,以太坊将推出第一个公开测试网 Kintsugi Merge Testnet,用于全面升级到权益证明(PoS)。Tim Beiko 还表示,尽管客户端开发和 UX 会不断改进,但鼓励用户尽早开始使用 Kintsugi,以便在合并后的环境中熟悉以太坊网络。重大升级将由存入 32 ETH 的抵押者执行。目前,230 万个测试网 ETH 已经由相对 7.2万名验证者存入新网络,这表明社区已经为“加密领域最大的升级”做好了充分准备。 此外,根据报告,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不会有太大变化,仅与共识层或执行层交互的工具也基本不受影响。
什么是权益证明?
权益证明是一种区块链网络达成共识的共识机制。
这将要求用户抵押他们的以太币从而成为网络中合法的验证者。 验证者有着与矿工在 工作量证明(pow)中相同的职责:将交易排序和创建新的区块,以便让所有的节点就网路状态达成一致。
权益证明相较于工作量证明系统有许多改进:
1、提高能效——您不需要大量能源去挖掘区块
2、门槛降低,硬件要求减少——您不需要优秀的硬件从而获得建立新区块的机会
3、更强的去中心化——权益证明可以在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节点。
4、更有力的支持分片链——一个得以扩展以太坊网络的关键升级
权益证明、权益质押和验证者
权益证明是一种用于激励验证者接受更多质押的基本机制。 就以太币而言,用户需要质押 32ETH 来获得作为验证者的资格。 验证者被随机选择去创建区块,并且负责检查和确认那些不是由他们创造的区块。 一个用户的权益也被用于激励良好的验证者行为的一种方式。 例如,用户可能会因为离线(验证失败)而损失一部分权益, 或因故意勾结而损失他们的全部权益。
以太坊权益证明是如何运作的?
与工作量证明不同的是,验证者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计算能力,因为它们是随机选择的,相互间没有竞争。 他们不需要开采区块,他们只需要在被选中的时候创建区块并且在没有被选中的时候验证他人提交的区块。 此验证被称为证明。 你可以认为证明是说“这个块在我看来没问题”。 验证者因提出新区块和证明他们已经看到的区块而获得奖励。
如果你为恶意区块提供证明,你就会失去你的股权。
权益证明和安全性
权益证明中仍然存在 51% 攻击的威胁,但对于攻击者来说攻击成本越来越高。 要发起 51% 攻击,你需要掌控 51% 以上的以太币股权。 这不仅仅是一笔巨款,还很有可能导致以太币贬值。 破坏你的货币价值的大部分权益是非常容易的。 当然也有更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来保持网络的安全和 健康 。
信标链上的权益消减、踢出和其余惩罚、协调来防治其他恶意行为。 验证者还将负责记录这些事件。
优缺点
优点
权益质押让您更容易运行一个节点。 这不需要在硬件或能源方面进行巨额投资。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 ETH 来进行质押,你可以加入质押池。
权益质押更加去中心化。 它允许更多人参与,并且更多的节点不意味着像挖矿一样增加百分比的回报。
权益质押可以保证安全的防护。 分片链允许以太坊同时创建多个区块,增加交易输送量。 将以太坊网络置于工作量证明系统内,这会降低网络被攻击所需的算力。
缺点
与工作量证明相比,权益证明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经过实际应用的测试。
号称“区块链的灵魂”的共识机制是什么?
我们知道区块链是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技术,在区块链系统当中,没有一个像银行一样的中心化记账机构,如何保证每一笔交易在所有记账节点上的一致性呢?共识机制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因此也可以说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灵魂。
目前比较常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 PoW(Proof of Work)、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以及委托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01
PoW(Proof-of-Work)
工作量证明机制
POW的全称为Proof of Work,翻译过来即“工作证明”或者“工作量证明”。挖矿获得多少货币奖励,取决于挖矿贡献的有效工作,也就是说矿机的性能越好、挖矿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货币奖励就越多。
BTC就是POW机制下最成功的加密货币。POW机制虽然已经成功证明了其长期稳定和相对公平,但在现有框架下,采用POW的“挖矿”形式,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消耗的能源只是不停的去做SHA256的运算来保证工作量公平,并没有其他的存在意义。而目前BTC所能达到的交易效率为约5TPS(5笔/秒),以太坊目前受到单区块GAS总额的上限,所能达到的交易频率大约是25TPS,与平均千次每秒、峰值能达到万次每秒处理效率的VISA和MASTERCARD相差甚远。
02
PoS(Proof-of-Stake)
权益证明机制
POS 即权益证明或者股权证明,全称为 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模式就是根据所持有货币的量和时间,来发利息的的一个模式。
POS机制,相比于POW,POS机制节省了能源,引入了“币龄”这个概念来参与随机运算。POS机制能够让更多的持币人参与到记账这个工作中去,而不需要额外购买设备(矿机、显卡等)。每个单位代币的运算能力与其持有的时间长成正相关,即持有人持有的代币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其所能签署、生产下一个区块的概率越大。一旦其签署了下一个区块,持币人持有的“币龄”即清零,重新进入新的循环。
在POS机制下,因为区块的签署人由随机产生,则一些持币人会长期、大额持有代币以获得更大概率地产生区块,尽可能多的去清零他的“币天”。因此整个网络中的流通代币会减少,从而不利于代币在链上的流通,价格也更易受到波动。由于可能会存在少量大户持有整个网络中大多数代币的情况,整个网络有可能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化。相对于PoW而言,PoS机制下作恶的成本很低,因此对于分叉或是双重支付的攻击,需要更多的机制来保证共识。稳定情况下,每秒大约能产生12笔交易,但因为网络延迟及共识问题,需要约60秒才能完整广播共识区块。长期来看,生成区块(即清零“币龄”)的速度远低于网络传播和广播的速度,因此在PoS机制下需要对生成区块进行“限速”,来保证主网的稳定运行。
03
DPoS
委托权益证明机制
DPOS即授权股权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DPoS机制要求在产生下一个区块之前,必须验证上一个区块已经被受信任节点所签署。相比于PoS的“全民挖矿”,DPoS则是利用类似“代表大会”的制度来直接选取可信任节点,由这些可信任节点(即见证人)来代替其他持币人行使权力,见证人节点要求长期在线,从而解决了因为PoS签署区块人不是经常在线而可能导致的产块延误等一系列问题。DPoS机制通常能达到万次每秒的交易速度,在网络延迟低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十万秒级别,非常适合企业级的应用。
04 其他共识机制
区块链系统中还有其它共识机制比如联盟链常用的PBFT,新经币(NEM)用的POI等。这些共识机制是为了解决现有共识机制的一些缺点而被提出的。但目前使用的系统不如POW,POS和DPOS多。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一个区块链系统的去中心化程度,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公链的开发中,共识机制的设计是核心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