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广西pos机案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宁pos机办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重磅!POS机构“套码”要凉了,卡友支付惨遭发卡行索赔近千万

POS机套码,这一次真的凉了!

3月16日,上海金融法院公布了2020年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卡友支付因非法“套码”交易21亿,被交通银行告上法庭索赔近千万,一时间惊呆了整个支付圈。

这下爱套码的POS机,算是彻底地完犊子了!

根据《上海金融法院2020年度典型案例》资料显示:

在2018年1月至3月期间,卡友公司为交行信用卡提供收单业务,其中有31.56万笔交易,涉及金额为21.20亿的业务,商户类别码(MCC)均为9498。

而银联按照卡友公司提供的交易信息,根据商户类别码(MCC)识别交易类型为信用卡还款业务,并按照信用卡还款业务的手续费收费标准即每笔1.5元进行结算,向交行信用卡中心支付了手续费47.34万。

但交行信用卡中心在检查业务过程中发现,卡友公司的上述交易存在非法套用信用卡交易商户类别码(MCC)9498开展信用卡消费交易的情况,遂向其发函要求卡友公司赔付手续费损失906.6万。

最终卡友公司致歉称,是由于系统漏洞所致,但未向交行信用卡中心赔付损失,故涉讼。后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卡友公司赔偿交行信用卡中心损失906.6万及相应利息。宣判后,卡友公司提出上诉。上海金融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简单来看,这也就是说,以后凡是POS机构利用“套码”撸羊毛,一旦被银行发现,那么银行将有权追回手续费损失。对此有网友直言,这下都不敢再套了!

其实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都存在POS机“套码”现象。

对于“刷卡一族”来说,POS机“套码”已是家常便饭。比如,在服装店买一双鞋,最后信用卡对账单可能显示“某某教育机构”;又或者明明在广州刷卡消费,信用卡账单上却显示在上海刷卡消费。

据了解,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主要分成餐饮 娱乐 类、一般类、民生类以及公益类四大类。其中,餐饮 娱乐 类的刷卡手续费率最高,为1.25%;百货等一般商户手续费率为0.78%;超市、加油站等手续费率为0.38%;医院、教育等公益类则为零费率。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POS机乱象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大套小”。即以费率最低的超市名义申请入网,拿到0.38%的费率,然后在饭店或者KTV等地方使用。而现在支付公司竞争激烈,“套码”几乎已成行业公开的秘密。比如,通过“套码”,以更低的刷卡手续费率来拉拢客户;又或是通过“套码”,牟取POS机机器的差价。

俗话说得好:套码套得好,利润少不了。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大的盈利点就是来自客户刷卡的分配利润。然而,对于这种“套码”成瘾的行为,有相关业内人士估计,这或将使发卡银行损失几亿元,这也是监管此次痛下狠手的原因。

除了侵害发卡银行利益外,“套码”同时还会对信用卡持卡人带来风险。

POS机“套码”给持卡人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针对支付行业“套码”危害重重,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央行就起草了《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中,央行表示要干掉“一机多码”和“一机多户”,进而实施“一机一户”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央行还说了,以后每台POS只能对应一家商户,同时将给POS机来个防篡改,这将意味着爱“套码”的POS机,以后再也套不动了!

从央行发文,到支付公司被宣判罚款,没了“套码”这个绝活,盈利能力被大大削弱的支付公司,不知往后又该怎样活下去呢?

或许,唯有涨价才是硬道理。迄今,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某款POS机又涨价了的声音。狂风已至,试问谁又能独善其身?

朋友用我的POS机套现10万。违法吗?我也会有损失和责任吗?

《广西pos机案例》南宁pos机办理

不支持违法,有可能构成犯罪,非法用POS机套现的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你可以上网搜索一下案例。

pos机盗刷是谁的责任

1、盗用人:第一责任人

从民事角度出发,盗用人与持卡人之间是侵权责任关系,应当按照《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返还该笔财产的责任。从刑法角度讲,盗用人如果盗刷的数额达到一定数额则构成盗窃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发卡银行:安全保障义务

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形成的合同关系。通过分析一些法院公开的审判案例来看,各地法院较为一致地认为:银行与持卡人之间形成合同关系,银行有义务提供必要的安全、保密的交易环境,以保护持卡人的财产安全。银行未尽到安保义务,即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3、特约商户:合理审慎义务

特约商户对持卡消费者身份是否与信用卡所载明的个人身份信息相一致应尽到一般审慎义务,否则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就如上述案例一百货公司对POS交易凭证上的签名没有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存在过错而被判担责。

4、持卡人:妥善保管义务

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信用卡,因丢失或将自己的卡交由他人使用信息泄露导致被盗刷,持卡人则需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pos里骗局能报警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便捷的移动支付日益普及,但是受支付限额等因素的制约,刷卡消费仍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少犯罪分子也将目光放在了POS机用户上,以激活POS机为名进而实施诈骗。

相关案例

1、2022年2月12日,南京的丁某报警称,其接到电话推销POS机,对方称可以通过刷卡套现,丁某通过快递收到POS机后,向对方询问如何套现,对方称需在一周内刷5000元流水,丁某用POS机刷完5000元后,发现没有结算到绑定的银行卡,被骗5000元。

2、2022年2月23日,泰州的李某报警称,其接到推销POS机的电话办理了一台POS机,收到POS机后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在POS机上刷了1000元激活POS机,之后一直没有收到返还的钱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广大市民收到来路不明的短信,或有不明身份的人员上门推销POS机,务必提高警惕,一定要仔细核查身份,切莫轻易相信推广人员的花言巧语,表面上可能是能给你带来好处,实际上盯着的确实你的钱袋子。信用套现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莫贪小便宜吃大亏。

立刷pos刷卡6000扣84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极大的冲击了传统支付的业务量,支付宝、腾讯金融(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以便捷、费率低、秒到账等优势一举将银联支付拉下神坛。

当年银联为了打破了各大银行间的壁垒,各行应运而生的POS机可谓风光一时。

2009年,在不断的变革创新中,第三方支付公司应运而生,一经出炉其便以门槛低,使用灵活等特点受到大批人士的钟爱。它们凭借央行颁发的“银行卡收单牌照”,兼具传统与新生之长,通过与实体商业结合切入移动支付市场,很快便成为支付行业最新最快的全能支付工具。第三方POS机几乎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支付行业的天下,在最新出炉的主流POS机排行榜上,立刷POS机更是稳居第七。

作为拥有银联认证的正规一清机,立刷POS机的功能向来为人追捧。既包含了刷卡收款、手机充值、交易记录查询等最传统的支付方式,还拓展了同微信支付宝的合作业务,其所保障的100%带积分、100%不跳码、100%真实商户,更成为诸多金融爱好者的养卡首选。

这是立刷POS机官网上给出的优势承诺

立刷POS机官方规定刷卡费率为0.6%,扫码费率为0.38%,比市面上其他POS机的0.68%+3、0.65%+3低了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量变大,用户的不断增多,许多投机取巧者嗅肉觅食,放大漏洞,让不少刷卡党直呼上当。

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套路形式:一是莫名其妙地涨费率;二是强收押金抵死不退。

下面是散落在各大网络平台的案例。

立刷POS机套路一:骗押金。

所谓的银联或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免费送机,打着“可办理大额信用卡”“费率极低”的旗号诱骗用户,此类诱骗通常以99元、199元、299元等不等额的激活押金为诱骗方式,承诺三个月后返回原账户,因其钱财数额相对较少,通常受诱骗者最多,而用户也会因钱财数额小不值得搭功夫而不了了之。

立刷POS机套路二:涨费率。

电销业务员的夸大宣传,诸如“永远不转码”、“永远不调息”、“客服24小时在线”云云,此类机器会在正常使用三个月或半年之后突然调息,费率远远高出正常规定的6%,甚至会变本加厉,此时被扣了一大笔费率的用户再去找业务员理论,就会发现从前的所有许诺都成了空头支票,无人兑现。

立刷POS机套路三:乱扣费。

立刷POS机业务员在办理的时候承诺除正常费率收费外,不会有其他任何扣费项目,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扣费可谓是层出不穷,对于不知情的扣费,我们反馈给立刷官网,但是根本不解决。

开店宝pos涉嫌诈骗,报警可以吗?

可以,押金模式自去年开始再次重返支付行业……

电销、网销等方式网络销售POS机,早已被监管层明令禁止,因为涉及到商户入网的资料审核等问题,从而防止服务商私自留存窃取或泄露商户资料,实施、参与银行卡欺诈、套现、洗钱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支付机构的角度来看,防止支付公司受骗,从用户角度来看,网销电销的POS机,可能容易受到欺骗,但是,目前甚至还出现了用户在地推人员当面办理POS机时,也被欺诈的事件。

近日,在聚投诉平台上,就出现了多起投诉案例,均是用户反映办理的POS机,首次刷卡后被扣费,没有到账,被经办人员欺骗欺诈的情况。最后支付君想说的是:相较于支付公司涨价跳码断分润等方式套路、收割用户与代理商,这种业务员靠蒙骗的方式来诈骗用户的押金手段,就显得更加可恶,更让人愤怒,这已经不是套路不是商业纠纷了,而是赤裸裸的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了。

关于广西pos机案例和南宁pos机办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