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麻黄汤可以吃几付,以及麻黄汤可以连着吃几天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办理pos机,申请pos机,24小时秒到pos机请添加微信18127011016。【免费包邮不要一分钱押金】
中药吃多少付才合适呢 听说有区别的吧!
中药安功效区分,视病情的轻重而定可分为:感冒、咳嗽、胃炎、健脾胃、补气血等等
感冒一般两付即可,一天一付,分两次服用
咳嗽可按患病时间的长短来服,感冒引起的咳嗽三付;清热润燥的5付;慢性支气管炎的最少10;以上都按一付分两次(可返煲)一天两次的方法服用
麻黄汤讲解总结

【7.4】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伤寒:麻黄汤八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
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的最大区别:
麻黄汤证:脉浮紧,而无汗,而恶寒,是伤寒。卫气越够,平常运动多,比较壮实的人,一旦邪气进来,身体的全部毛孔紧闭,邪气束在里面的力道反而更强。寒气是阴邪,阴邪与身体内的寒水之气比较同类,或者阴阳相对局,它喜欢往同类的地方钻,所以寒邪一钻进来就是钻得比较深,就会停留在血管里,停留在经络里,停留在身体的骨节缝里面。(同气相求)寒气就像钉子一样,钉住了就是钉住了,所以身体就会有酸疼的感觉出现。麻黄汤证的酸疼是腰酸背痛。麻黄汤证的人是在发烧,里面很热,表面是被寒邪束住的,所以这个热是散不出来的,烧久了就会把肾烧坏了,就把肺烧坏了。SARS就是非典型肺炎,其实就是麻黄汤系的麻黄汤证或者是大青龙汤证。还有一些小孩子忽然发高烧得急性肾炎是有的时候一滴汗都流不出来的,脉浮紧,怕冷,这就意味着这个急性肾炎是麻黄汤证。麻黄汤证这个病邪是比较主阴的,比较凝聚在血分居多,所以桂枝汤不会有喷鼻血的事情,而麻黄汤证会流鼻血。
桂枝汤证:脉浮缓,有汗,恶风,是中风。风邪这个勾芒之气,进来就是散乱的像是水波一样,扩张弥漫在皮肤表面,钻得不深,风为阳邪。桂枝汤的风气是淡淡的,没有办法对身体造成那么大的阻抗效果。葛根汤证跟桂枝汤证都不需要有酸疼,或者是运动过后的那种酸疼,是淡淡的,觉得倦倦的。 麻黄汤的注意事项:吃了一帖有效就千万不要吃第二碗。喝煎剂的麻黄汤一定要小量地服用,慢慢喝到流汗就好了,不要喝得太多。如果一个人太虚的时候,不用麻黄汤。不能吃肥油
麻黄汤证与针法,外关穴是人的气分的一个总枢纽,反面是内关穴,是血分的总枢纽,刺激穴位就可以把汗发出来。
麻黄汤概述
(一)麻黄八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太阳病,全身酸痛,全身都不舒服,有发热的症状,怕风,没有汗,呼吸很浅喘的人用麻黄汤来主治。以上症状是多半都有的,但是不一定全都有,有一个比较可靠的辩证点就是呼吸浅觉就是好像呼吸变得浅浅的,就是好像吸气的量不太够,那个感觉其实是存在的,是它一个很好的辩证点。
2、麻黄汤证绝对辩证点:是“脉浮紧,无汗”
3、典型的麻黄汤证:因为身体里面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失温,但是体表温度已经达到高烧39度,病人的感觉就是很激烈的怕冷,要加衣服盖棉被还是觉得好冷好冷。
4、中风和中伤寒的区别(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区别)
(1)脉浮缓,而有汗,而恶风——是中风(桂枝汤症)
(2)脉浮紧,而无汗,而恶寒——是伤寒(麻黄汤证)
5、风邪和寒邪的区分
(1)风邪这个勾芒之气,它进来就是这样散乱的,像是水波一样,就这样扩张扩张弥漫在皮肤表面,它钻得不深
(2)寒邪的邪气是点状的,容易往身体深处钻,钻进来以后就一定钻得比较深啊,所以它就会停留在我们的血管里面,停留在我们的经络里面,停留在我们的骨节缝里面
(3)风邪的风气是淡淡的,对身体不会造成很大的反应,即使可能有酸疼,也是淡淡的,像运动过后的酸疼。
(4)寒邪的寒气会像钉子一样,会停留在身体属阴属水或者水路不畅的地方,并在那个地方粘住,收住,那个地方就会不通,就会酸痛。
二、麻黄汤解构
(一)麻黄汤构成: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70个) 炙甘草(3克)
(二)麻黄汤与桂枝汤和葛根汤的区别1、麻黄汤没有姜和枣,桂枝汤和葛根汤之所以加入姜枣,是因为姜枣能够调和营卫,枣入营姜出卫就成为面状的驱邪,但是麻黄汤证来讲的话还不太需要用到姜枣。对于点状的邪气因为他是凝聚的,所以还是聚焦一点,点对点效果会比较好。
(三)麻黄杏仁的药性,搭配的意义1、杏仁止咳定喘化痰,麻黄可以把肺部的邪气打散,麻黄开肺,杏仁降肺,能够让他的这个肺气不要被麻黄掀起来,好像整个桌子都掀翻一样。就是杏仁能够平定肺的这个状态,就是一个杏仁跟麻黄反佐的思考。2、麻黄是要把身体各处的阳气印出来攻到体表的药,杏仁在这里也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把心脏的能量拿到飞不来,帮助麻黄传输转移身体阳气。
(四)麻黄根桂枝甘草搭配意义:1、桂枝它会进入人的心阳,然后在血液里面可以,因为桂枝是一个能够驱风邪的药,可以把渗入血管里面的寒气逼出体内。2、桂枝加上炙甘草就是桂枝汤了,补心阳的方剂。因为麻黄是一个发越阳气的药,会损伤心阳。这里要用桂枝汤补补。3、味道越浓的东西越入下焦,所以麻黄汤会煮的比较浓,它这个汤剂要从骨节里面,要从身体深处往外面发。
(五)麻黄汤的基本用法:1、麻黄汤不需要喝热稀粥,一位它已经具备有足够的发汗能力了。但是要盖一下,帮忙发汗,盖东西也是保护自己,万一出汗后凉着了。2、吃了一贴有效,就千万不要再吃第二碗了,这个跟桂枝汤一样。3、但凡有麻黄细辛这类辛味的药,都怕吃到肥油,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4、麻黄汤要慢慢的喝,喝到流汗就好,不要喝太多。如果还没有感觉就喝点热粥,帮助出汗。
三、SARS之反思其实SARS就是一个典型的麻黄汤证:在发烧的,他里面很热的,可是他的表面是被寒邪束住的,所以他的那个热是散不出来的,那烧久了,就把肾烧坏了,就把肺烧坏了。这个症状也符合用大青龙汤,只要麻黄汤下去,一发汗,烧马上能够退下去。如果有里热就用大青龙发汗。(一)麻黄汤证的辩证思路:脉浮紧,怕冷,不出汗。
(二)看病的思路:先是病人六经受到这个坏能量的干扰,它是一个感冒的结构,然后组织才开始跟着坏掉,那你把六经证拔掉,组织就不会继续坏下去。但是组织已经发炎的地方它不久之后会产生一点脓,所以还要继续吃一点药来排脓。
(三)因为麻黄汤证的寒气比较关系到营分,病邪是比较主阴,凝聚在血分居多,病人可能会一流鼻血,病就好了。
小孩六岁了,最近经常会吐白色的痰,不会咳嗽,也没感冒,吃饭胃口也不错,就是老有痰要吐,是白色的,
真正正统中医学在治疗感冒时,最常使用的处方我帮大家归纳一下,让大家都好记,也都会使用。中医治疗感冒是依据不同的感冒症状来开立处方,不是依据西医区分为那类病毒来开方子的。
1.桂枝汤 处方内容: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二片
炙甘草10克
红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民众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会迅速恢复过来,使用此方时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你就可以按照我说的比例来抓药服用,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
2.麻黄汤 处方内容:
麻黄5克
桂枝10克
杏仁5克
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这个处方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它的都可以服用。
3.葛根汤 处方内容:
葛根15克
麻黄5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二片
炙甘草10克
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时,这是因为病人是在发汗时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后项强痛,头痛又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4.大青龙汤 处方内容:
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石膏2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浊痰,病人自觉体外怕冷体内很热,体表没有出汗,有身体疼痛现象,口渴又没有胃口,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来专门用来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处方,近来发生所谓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龙汤证,民众一旦发现得到此病而当你们当地的西医与中医都宣布无法治疗时,大家就可以使用此方来保命。
5.小青龙汤 处方内容:
麻黄10克
白芍10克
干姜5克
细辛5克
桂枝15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清白痰,病人自觉身体里面非常冷,体表没有出汗,也有身体疼痛现象,没有口渴也没有胃口,喉咙中时常觉得痒痒的想咳嗽,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块如拳大的冷块区,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服用后身体会出汗,之后高烧就会退去,咳嗽就会好转。
6.小柴胡汤 处方内容:
柴胡15克
半夏15克
黄芩15克
党参15克
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
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自觉忽冷忽热,有呕心感,同时两胸肋位感觉有胀满感,这时就可以服用此方,还有要注意一点,就是女子在月经期中,如果得到任何感冒时,无论你其它感冒症状是如何不同,请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复过来,千万不要去吃其它处方,如果你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你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15克,白芍25克,而煮法与服用方法不变。
大家在使用上方治疗感冒的同时,请注意一点就是当你服药后的第二天中午时,你感到肚子很饿,这就是证据,证明了你的感冒完全已经好了,如果第二天中午病人仍然没有胃口,就必须继续吃药直到好为止,上面的六剂处方是我国用之千年的经典之方,使用至今仍然不需要更改内容,而且效果是一剂就知,药物又非常廉价,人人都可以负担得起,同时又是真正可以将感冒治好的处方,西洋人至今仍然连个感冒都无法治好,所以西医差中医有千年以上的距离,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学.
你觉得麻黄汤一次喝半碗跟一次喝一碗的效果一样吗?
一般来说是不一样的。看中药材分量,以及火候的掌控,但是你如果一样药量熬成半碗和熬成一碗应该差别不大。中医熬药有浓度的要求的,本质上来说,只要浓度合适,量不是什么问题,如题中所说,只需要半碗药的浓度是一碗药浓度的二倍即可。并且中药专业人员熬制与自己熬制,区别也很大,自己熬制因为火候控制不当等各因素,可能会大大减少药效。麻黄汤是个汉方,专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而紧。如张仲景记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客观上,药店买回来的麻黄直接用电药煲煮很难煮出沫来,几乎没有。主观上安全意识不强,放松了要求,认为没有沫也没什么关系,事实是有的,只是麻黄的干药材浸泡一段时间再煮,很容易起沫。如果不浸泡开来直接煮,很难煮出沫来。并且麻黄不能以病套方,要脉证为先,细细辩证,医嘱做实,不能想当然,不能差不多,更不能逆脉证而来,也不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煮麻黄汤一定要脉浮紧才吃,心肾阳虚的人不要吃,煮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去上沫。如果是有喝中药需求,最好找中医看看,遵嘱医嘱,合理用药!
中医最大的优势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因此中医里把一些疾病它不是分散看,的,是把这个人作为整体观点来看。辨证论治就是根据患者所处的症型,来决定后续的治疗。中医里把一些疾病分为了很多症型,它不是一个固定的,不是一个单独的,不是一个把它割裂开来看的病,比如,在治疗上我们只有把它症状的诊断清楚后,后面的用药才会相应的进行,就是要说弄清楚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症,病人才能个性化的进行治疗,这时才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因此麻黄汤和一碗和半碗效果是否一样,好与不好,主要还是根据每个人体质的体质与吸收有关,没有一定说要怎么喝。
关于麻黄汤可以吃几付和麻黄汤可以连着吃几天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