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干一流业绩
——土默特右旗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先进事迹
土默特右旗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现有人员5人,其中民警3人,文职1人,辅警1人,党员3名,均大学以上学历,是一个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集体。一直以来,大队民警牢固树立“窗口创优、群众无忧”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形象工程”,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思想,扎实推进公安工作改革,努力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狠抓公安部、省厅便民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土右旗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2014年至今共办理出国(境)申请手续15731人次,其中普通护照7364人次,港澳通行证7166人次,大陆证1201人次,共为申请人提醒办证注意事项百余人次,急事急办46件,无一差错,办结率100%,多次受到前来办证群众的好评,真正做到了“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办证理念。大队由于工作实绩突出,2015年—2017年连续三年被土默特右旗公安局评为先进集体,2016年12月被土右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窗口”,2017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评为“全区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一、不断创新,推出便民利民举措,争创文明窗口
土默特右旗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不断创造优美环境,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全面推行服务承诺,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工作中,我们始终保持大厅宽敞明亮、秩序井然,接待座椅、办事指南、饮水设施、纸笔墨水等一应俱全,使公安机关窗口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同时配套推出便民惠民举措二十条,对公民到公安机关办理证件推行“效率”、“阳光”、“温馨”的工作模式,在“柜台低一尺”中实现“感情进一步”的人性化服务。接待群众咨询、求助、投诉、办事确立首接民警为第一责任人,对职责内的事及时办理,对职责以外的问题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接待民警对群众的咨询、求助、投诉、办事认真对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结办好,严禁敷衍搪塞、推三阻四、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生。努力打造“阳光化”服务窗口,全面公开各项服务制度,最大化争取群众的信任与满意。大队民警在办证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国家移民管理局新出台的便民举措,给群众发放“只跑一次”宣传单,在大厅LED宣传屏定时滚动“只跑一次”便民举措,在微信公众号定时发布消息让更多办证的群众了解并知晓便民新举措,同时在大厅醒目位置摆放包头“24小时警局”二维码,向群众宣传包头“24小时警局”,并详细讲解平台的便民举措,群众纷纷拿起手机进行关注,也为这一便民举措竖起大拇指。
二、加强队伍管理,制定工作新举措,争创一流出入境队伍
大队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衣着整洁仪表美,热情周到服务美,和蔼可亲心灵美,敬业爱岗精神美”的“四美”服务标准,不仅让前台民警赢得了办事群众的瞩目,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窗口服务民警的特殊与骄傲,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作为窗口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是群众,每天都会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在服务群众时,大队所有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个人素质,使群众能真切的感受到我们高质量的服务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大队工作人员敢于创新,勇于争先,把出入境各项工作做到最好,实现窗口办证“零差错”、“零失误”,提高办证群众的满意度。在窗口服务群众过程中,我们细化文明窗口服务具体措施,始终做到“三声”、“四有”、“五个一样”、“六种服务”。所谓“三声”就是指: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四有”就是有椅坐、有水喝、有意见簿、有书刊;“五个一样”即:生人熟人一样热情,老人和小孩一样耐心,白天和黑天一样认真,闲时和忙时一样主动,领导和群众一样对待;“六种服务”即:预约服务、咨询服务、延时服务、回访服务、承诺服务、高效服务。
大队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努力践行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严格、依法、公正的办好每一件事,并把学习雷锋精神付诸于行动。2018年4月2日上午10时许,土默特右旗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来了两位老人办理港澳通行证,当民警得知两位老人是独自前来办证时便主动帮助老人填写申请表,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老人办理证件,在采集指纹时,大娘因指纹磨损较严重,指纹采集比较困难,这时我大队民警便拿出护手霜主动涂抹在老人各个指头上,并帮助老人将护手霜涂匀,大约十分钟后,在民警的帮助下老人再次采集指纹时终于采集成功,老人难掩内心的喜悦并连忙道谢,随后,民警帮助指导两位老人在POS机刷卡缴费。土默特右旗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本着“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服务宗旨,以热情、优质、耐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进一步拉近了群众与公安民警的距离。
三、党建工作
在旗局党委的领导和大队全体党员的大力支持下,大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加强大队道德品质修养,大队全体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不断进步。
(一)强化责任,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两学一做”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三项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坚持用制度规范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干部的行为。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整体水平。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三项制度”,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党内机制。围绕支部中心工作,调动民警党员的积极性开展党建工作,完善党员学习笔记。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送法律进乡村、精准扶贫等系列活动,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动员党员民警积极参与,增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二)加强学习,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根据旗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大队党员民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各级会议精神,有效按计划实施学习教育,确保了人员、内容、效果的落实。目前,支部集中学习12次,专题讲党课3次,参加旗局组织的十九大精神知识测试2次,入包联村集中宣讲十九大精神1次并发放宣传单300余份。以多样的学习形式,有效提升学习贯彻十九大的情感热度、理论深度和践行力度,确保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取得实效。
(三)丰富载体,推进“作风建设年”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按照旗局“作风建设年”工作要求,大队党员民警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集中辅导与集中座谈等方式加深学习的理解,通过党支部成员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和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作风建设年”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等活动促进党员学习,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学深吃透,争做合格党员,更好地用各项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党建工作有效开展。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开展向郑德荣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活动
大队组织全队党员民警深入学习了郑德荣等7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并将此次学习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结合起来,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鼓舞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强决心、聚动力,培育至诚奉献、为民造福的高尚情操,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辉煌业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大队将不断提升整体素质,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努力做到工作上“零差错”“零投诉”、窗口服务“零距离”、队伍“零违纪”,争创群众满意窗口,努力做到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出入境管理业务”的出入境队伍。
土右旗公安局出入境大队现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民警3人,文职1人,辅警1人,是一个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集体。2014年至今共办理出国申请手续15731人次,其中护照7364人次,港澳证7166人次,大陆证1201人次,办结率100%,真正做到了“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办证理念。工作中出入境大队不断创造优美环境,使用文明用语,全面推行服务承诺,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争创群众满意窗口。
用爱心传递法治力量用奉献诠释法律精神
——小崔说法工作室先进事迹
2016年成立以来,在土右旗境内活跃着这么一支力量,他们用爱心呵护弱者,用真情服务群众,用责任托起法律的天秤,用奉献抒写着新时期的法援职业道德,用爱心传递法治力量,用奉献诠释法援精神,这支队伍就是小崔说法工作室。
一、基本情况
小崔说法工作室是包头市土右旗司法局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转变法律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整合法律资源,成立的一支网络服务、热线服务和实体服务为一体的法律综合服务平台。为了夯实法律服务基础,方便弱势群体上门法律咨询,土右旗司法局将工作室建设于诺宝大楼一楼,办公区域面积为75平米,设置有来人等待区、来人接待区、私密接待区三个功能区,接待区设立法律图书架,摆放各类法律图书1.5万册,供来访者阅读。小崔说法工作室的工作团队是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自治区金牌人民调解员、土右旗委、旗政府法律顾问、土右旗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土右旗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法律援助律师崔剑领衔,加入土右旗法律援助中心张志国、郭碧芳两名援助律师组成,其中2人获得司法考试A证。工作室始终坚持“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法律习惯、强化法律意识”总体工作目标,承诺“法律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包括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全部免费,对于符合法律援助要求的民事、行政案件免费代理,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刑事案件免费为其辩护。成立以来,小崔说法工作室共计受理法律咨询案件2200余件,受理人数达万人,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余件,其中,受理未成年人法律服务案件25件;受理老年人法律服务案件65件;受理农民工法律服务案285件;受理妇女法律服务案件185件;节约各类法律服务费用近百万。
二、工作方法
小崔说法工作室在开展免费法律服务工作时始终用爱心呵护弱者,用真情服务群众,用责任托起法律的天秤,用奉献抒写着新时期的法援职业道德,用爱心传递法治力量,用奉献诠释法援精神,通过三个平台传达着他们爱的法治精神。
(一)搭建网络服务实现虚拟法律服务全覆盖
小崔说法工作室在建设初期同步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设置有法律速递、法律法规集、法律名词、以案说法、重点关注等相关免费服务栏目,实现常用法律法规查询阅读,适用法律法规随时获取,身边法律热点解析,重点法律常识普及宣传等功能,主要有《农村法律法规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大全:233部法+424条条例》系列宣传、《物业收费难六大问题及解决办法》、《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中央释放新信号》、《农资购买法律适用》系列等常用知识的普及,《打赢官司以为就可以了吗、不会保全你白搭》、《定金、违约金、滞纳金、延迟履约金(打死都得记住)》等法律名词解析,《将军尧镇一乡村医生给患者输液用先锋后患者死亡引发的法律问题》、《萨拉齐镇一女士做“微整形”失败后引发的法律问题》等法律事件分析。
开通两年来,微信关注用户已经突破一千,关注用户遍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46个城市和地区;发送微信信息462篇,累计点击次数达3.5万余次,解答法律咨询1764次,微信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获得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获取法律知识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如一新婚后怀孕的妻子在通过10多次网络平台咨询后化解了夫妻之间的矛盾纠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名西安的农民工通过微信咨询平台咨询,按照小崔指引,与企业经过多次谈判最终获得了应得的工资26000元;一名在重庆读书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咨询识破了网络贷款诈骗行为,避免了被骗取钱财事件发生等等。
(二)畅通热线服务搭建空中法律服务快通道
小崔说法工作室对接全自治区法律服务免费热线12348,新设免费法律服务热线0472-8910148,崔剑开通免费手机热线15124811148,启动热线服务三驱动,打造法律服务无死角,实现无网络覆盖区域人群和老年人法律服务全覆盖。同时司法局投资8万元为全旗212个村(社区)定制了室外金属法律服务热线标示牌匾282块,每一块牌匾都标注了三部热线电话,同时标注了“小崔说法工作室”微信二维码,方便了群众随时拨打热线进行法律咨询。三部热线开通以来,小崔说法工作室平均每天接听热线12次,为偏远地区无网络信号覆盖居民和不会使用网络老年人获取法律服务提供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偏远地区群众节约了交通费和宝贵的时间。九峰山小坤兑村村民李某因与前夫财产分割纠纷难以解决,直至发生肢体摔打行为,李某在万般无奈之下通过热线向小崔说法工作室咨询,经过工作室郭碧芳律师电话接待并免费咨询后,告知李某应当放弃通过暴力维权的行为,通过法律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几日后李某来到小崔说法工作室,申请法律援助,并由郭碧芳律师办理相关法律援助手续,使李某合法维权,分得了自己应当拥有的财产。
(三)做强实体服务实现群众免费法律服务零距离
小崔说法工作室坚持做强免费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群众免费法律服务零距离。工作室在做好网络服务和热线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体服务平台建设,在实体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是从百姓服务需求出发,做好工作室三服务区域功能与流动服务功能相结合,实现群众获得法律帮助零距离。在实体平台三服务区域的接待服务中坚持“法律服务门常开、有理无钱请进来”的服务口号,热忱接待所有来访群众,两年来通过实体平台接待法律服务、解答法律咨询达1500余件,受理法律诉讼案件400余件。
同时,小崔说法工作室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旗群众提供各项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服务,积极参与乡镇法律风险研判会议。同时还承担着全旗重点疑难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开展工作以来,已经将足迹遍布全旗212个村(社区)的近一半。其中调解过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有:将军尧镇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纠纷案件,明沙淖乡4村土地权属矛盾纠纷案件,九管会巴总尧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双龙镇征五台营村征地补偿纠纷案件,美岱召镇毛岱村宅基地纠纷案件,苏波盖乡苏波盖村土地相邻纠纷案件,海子乡壕半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案件,萨拉齐镇郝老太遗产继承纠纷案件,沟门镇庙湾村赡养纠纷等各类纠纷108件。
在春耕时节、安全大检查期间、春节前购物时节、6.26禁毒日、农民工招聘会、老年人维权日、12.4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和时段,小崔说法工作室通过深入村(社区)宣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受众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至上信念,引导通过合法渠道维护权益,共计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活动8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册,解答咨询1200余人次。同时承担法律援助案件的接待受理工作,今年以来共计接待法律援助咨询65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10件,为弱势群体节约代理成本约65万元。
两年来,三位工作室成员放弃了收费高昂的社会律师之路,行走在免费法律服务的乡村道路之上;放弃了安逸舒适的享乐办公室生活,埋头苦干在矛盾纠纷的第一战场;放弃了仕途进步飞速的重要关口,投入到了怨恨风险的风口浪尖。两年来,小崔说法工作室成员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维护着全旗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护着无数个弱势人员;小崔说法工作室成员用免费服务融泽着土右旗的每一个角落,将法律思维传达到每个人心底;小崔说法工作室成员用无私的奉献感动了一双双泪眼,收获了百姓那双感激颤抖的双手紧紧握牢的幸福。
就是这样一直无私奉献的法律服务队伍,用爱呵护着弱者,用真情服务着百姓,用无私打动着大众,用责任托起法律的天秤,用奉献抒写着新时期的法援职业道德,用爱心传递法治力量,用奉献诠释法律精神的优秀团队。
小崔说法工作室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法律援助门常开,有理无钱请进来”的法律服务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帮助、人民调解等各项法律服务,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免费指派律师代理诉讼。同时,以“法律服务流动大篷车”为纽带,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期编辑:李新宇
投稿邮箱tyq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