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底,当时的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医保科科长张亚林来到我们东莞市医药总公司,说局里准备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开展医保定点药店工作,希望我们公司支持。当时,医保定点药店还是个新鲜事物,能不能带来效益、有什么好处,大家都不是很清晰。集团领导层讨论时也有不一致意见,有人觉得是新鲜事物可以放一放,观察一下再说,但当时公司总经理尹沛全拍板定下来,我们要马上部署开展这项任务。他说,从人民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为民的新政策、好政策,我们作为市属国企一定有政治责任感、一定要全力支持政府、一定要把定点药点开起来。

东莞国药市桥路仁济堂店。

当时,大部分个体药店规模小、管理不佳。而社会保险管理局对定点药店却有比较高的要求,要具备一定规模、药品品种齐全、质量过关,选址还要方便服务参保人。市医药总公司当时在全市共有180多家连锁药店,我们挑选了首批32家药店作为定点药店,每个镇街里挑选一家。如果这个镇原来没有药店,我们就开一家新的药店作为医保定点。比如在石碣镇和洪梅镇都新开了药店。

公司内部还自我加压,要求一个月内要选好定点药店的地址。我的同事梁启汉、林友升晚上下班后就四处寻访,要找到那些最方便群众的地点。最终,我们公司选出来的这批药店,无论在管理、人员素质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是集团里最好的。比如,当时在莞城市桥路的仁济堂总店和虎门综合药店,都是1998年全国药品质量管理示范药店。我们选址完、装修好,通过社会保险管理局验收后,首批定点药店于2000年5月正式挂牌。当时,时任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局长李小梅还亲自到仁济堂总店参加剪彩。

东莞医保30年·苦乐年华|叶福:首批医保定点药店开设背后的故事
为了做好定点药店的管理,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不但派人到药店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包括如何使用POS机刷社保卡,以及要求大家熟悉用药目录等。市局每年还有多次检查,并规定对检查评分连续两年最低分的药店实施末位淘汰,这促进我们公司对定点药店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管理。定点药店也由此成为集团公司的“黄埔军校”,不少定点药店的店长后来都晋升为公司的领导层。

时任东莞国药公司总经理尹沛全(左一)在定点药店指导工作。

定点药店称号对我们企业品牌的提升作用也是巨大的,直到现在老百姓对定点药店的认知度和依赖度仍然是很高的。举一个例子,在市桥路上,定点药店仁济堂斜对面是同属于我们总公司旗下的健民药店,两家药店的面积、店面装修、形象差异都不大,但此前这家健民药店不是定点药店,一直以来仁济堂的营业额都比健民多一倍、最高时多达2倍。

定点药店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未来,我们东莞国药集团将继续做好政府与参保人之前的桥梁,继续管理好药品质量、维护好参保人利益、把好医保基金安全关。

【自述者】叶福(现任东莞国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时任东莞市医药总公司企管科科长)

【出品】东莞市医疗保障局南方+东莞频道

【采写】郭文君何绮莹龚菊

【摄影】黄伟兴受访者供图

【设计】曾競

【作者】郭文君

东莞医保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