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推送“中国女留学生因买特价机票被加航禁飞”的新闻
今天就又爆出中国留学生盗刷信用卡付学费被控重罪的消息
留学生为什么就这么好骗?
据《纽约邮报》6月5日消息,两名新罕布什尔大学(UNH)的中国留学生盗刷多人信用卡支付学费和其他费用,目前被控9项重罪。
他们分别是来自内蒙古的李春阳,和来自北京的王成汉,两人为室友。
李春阳(左),王成汉(右)
图源:NewYorkPost
法庭文件显示,李春阳一共盗刷了9张信用卡,共支付学费56407.5美元,平均每张$6267.5。这九张卡分别来自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弗吉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威斯康星州,和遥远的澳大利亚。
王成汉也于今年4月盗用一位马里兰居民的信用卡,支付了6300美元的学校账单。
接到报案后,执法部分于4月9日展开调查。NHU大学发言人ErikMantz称,学校商务办公室很快就锁定了信用卡的走帐情况,并向警察报告。
5月16日,该校李春阳(ChunyangLi)和王成汉(ChenghanWang)在杜伦(Durhan)被捕。
两人觉得自己很冤,因为他们并不是主动盗刷信用卡,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犯罪“了。
李春阳和王成汉称,此前有一个不认识的人通过短信与他们联系,说自己可以代缴费并打折。
于是,李春阳以6折的价格在陌生人处支付了学费,而王成汉除学费外,还支付了车险费、房租和其他费用。
两人虽然付了款,但学校并没有收到这笔款项,也就是说他们并未支付成功。
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那两人也是受害者。
目前,李春阳面临9项欺诈重罪的指控,王成汉则被指控一项重罪、一项欺诈未遂罪。但两人并未认罪,在缴纳5000美元保释金、扣留护照后被释放。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被“代缴学费”坑惨的留学生,李春阳和王成汉只能算沧海一粟。
今年4月,美国迈阿密大学发生一起“学费诈骗”事件,至少有5名中国留学生上当受骗,每人损失数千美元。运作过程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如出一辙。
据《迈阿密先驱报》消息,该校受骗学生在微信上看到学姐学长们“代缴学费”的信息,对方称可以提供15%-30%的学费折扣。而且是先代缴,等收到学校的确认通知后,再付款。
但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原本已经“缴费成功”的学生账户在几周之后竟然显示未缴学费。
这时,之前的“学长”、“学姐”早已联系不上,而学长学姐骗他们缴费成功的方式,就是盗刷别人的信用卡。
当你用盗刷信用卡付学费时,学校会在交易确认的那一刻向学生发送“支付成功”通知,但实际上费用当时并为划走到帐。当信用卡主人得知卡片被盗刷后,便联系银行取消交易。
这也是为什么会一开始收到支付成功的通知,但后来又显示未成功的情况。
这起案件最可气的是嫌疑人张昭森(音译),他既是迈大学生,也是曾经的受害者。
2018年,他以同样的方式被骗,但这次经历让他发现了学校交费系统的漏洞。于是,他开始当起了“诈骗犯”,向同胞下手。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张昭森并不懂得。
图源:yahoo
此外,在2016年,华盛顿大学也发生过“学费诈骗案”。
主要嫌疑人是该校中国留学生组织HHO(HuskyHelpOrganization)的创始人和前负责人。
前负责人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并非存心诈骗。当时他在西雅图当地的微信群看到有人在宣传可以帮忙代交学费、水电费、网费的广告,而后主动联系了对方,请其帮忙代缴费用,均代缴成功。
成功后,他还帮忙宣传,拉客户得到相应分成。
当时受骗中国学生多达100余名,被骗总额超过100万美元,堪称留学史上最大规模的学费诈骗。
这种被“代缴费用”坑骗的情况,少说也已经有3年历史。
大到被骗学费、被控重罪,小到被骗电费,损失几百。
可为什么那么多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还是有无数留学生“前赴后继”,执迷不悟?
首先,是想“占便宜”。
美国真的太贵了!从学费到房租,从生活费到保险,要花钱和不得不花钱的地方数不胜数。
留学生们能省则省,有免费的绝不买打折的,有打折的绝不看原价的。
如果当你在为钱发愁的时候,有人告诉你:能代缴费用,还能打折。很难说你不会眼前一亮,走心走肾地考虑,要不要这么做。
难道上当的人都不知道“贪小便宜吃大亏,不图便宜不上当”的道理吗?
不是。
只是在你下定决心这么做的那一刻,侥幸心理赢了。
写这篇文章时,我正被留学生群里的信息震个不停。
随便翻翻,代缴费用的能刷几十条。
我的手机是上个月刚买的,只要在微信里搜索“代缴”两个字,就有7000多条有关“代缴”的消息记录。
而这还只是一个月的量。
《切尔诺贝利》里开篇提到: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并非我们会把谎言误认为真相,而是我们听多了谎言,便不能分辨出真相。
没有人怀疑过广告信息的真假吗?
当你看到一条“代缴”消息时,会认为是假的。但当你每天都在接收这样的消息,十天二十天,3个月5个月后,难免不会信以为真。
再加上如果你最信任的朋友告诉你:“我上次在小A那里代缴成功了,没问题的”。
最信任的人不会坑我吧?
于是留学生就开始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警方在处理这类案件的时候表示,并非所有学生都是不知情的受害者。调查人员认为,至少有人知道该服务不合法,并仍在多个学期继续使用该服务。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社会经验不足,俗话说就是太年轻。
还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逛商场参加抽奖。人家说我中了一等奖,是一块玉佩,但是需要多交300块钱的手续费。
从小到大与抽奖绝缘的我,被喜悦冲昏了头,急急忙忙付了钱,拿着假玉佩回家送给我妈。
后来才知道,这种商场促销的把戏大多都是“圈套”,骗的就是即想占便宜,又阅历浅的年轻人。
在代缴学费的骗局中,被骗的留学生大都18到22岁,刚刚走进大学,还未步入社会。他们对于骗局没有辨别能力,更少有防范意识,才会轻而易举上当受骗。
等几年后再去回忆整个过程,就觉得曾经的自己原来这么天真。
都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犯错才能成长。
路遥在《平凡的生活》中写道,“生活的大剪刀有时候是无情的,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都能按照我们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有时候太过美好的事物,都是一场华丽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