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世界历史简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历史简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简史》《新全球史》各有什么特色?
综述:《世界史》《全球通史》《世界简史》《新全球史》特色如下。
两年前浏览知乎时就看到过这个问题了,当时几本书还没有看完,因此并不敢大放厥词。前段时间,这些书都大致看过一遍了。今日看知乎时又浏览到了这个问题,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先说明一下 这些书都是给就是一般的读者看的,都是畅销书,它并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普通读者看了这些书籍可以对人类社会的演进,诸文明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文明自身的发展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了解。
在里面除了那个世界简史之外 其他三本书的作者都是世界史(更确切的说是全球史)领域内的领导者。先说一下大英博物馆的世界简史吧 这本书现在更新到哪个版本研究不记得了。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列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然后以评论文的形式介绍一下这个文物 ,通过文物(物质文化)来了解历史。
这类书籍也代表了当今历史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人文社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在评论哲学文化的时候,专家引用了许多社会学,考古学,人类学, 语言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种书个人感觉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看,至少对世界各地区的政治演变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看,比如他列出一个乌尔王旗,他上面也说了是乌尔第三王朝的东西,但问题是有多少读者了解这个乌尔第三王朝呢。
还有那个阿拉伯铜手,大家对南阿拉伯地区的赛伯伊,盖特班 哈达拉毛,希木叶尔等王国又了解多少呢?不够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蛮不错的,他大体上是以时间为顺序,分了20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特定的主题 这些主题串联下来也基本勾勒出了一幅人类社会从莽荒到现代演变的地图。顺便说一下,去年暑假时候大英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合作展了这100件文物。
门票只要50元还是蛮划算的。接下来说一些全球史,新全球史和全球通史这三本书。这三本书都是以全球史观为基本的书,三位作者创作这三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打破长期笼罩在欧美历史学界头上的“欧洲(耿具体的说是西欧)中心论”。
在里面最早的便是麦克尼尔教授的世界史了,是1967年出的第一版,作者在500来页的篇幅内描述完这个人类社会的脉络,这着实是一项挑战。麦克尼尔是公认的全球史研究的开山人(他的另一本书1963年出版的《西方的兴起》标志着全球史学科的诞生,虽然我本人不太喜欢以这样的口吻来定义一本书的影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
其实他的这本名就已经告诉了读者他想要写什么以及他为什么在500页的内那日就完成任务这部著作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他强调的是诸文明之间的互动联系。或者说麦克尼尔是以一种解构历史的形式解释了诸文明之间的联系。全书共四部分,分别是: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500年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
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500年各文明之间的平衡;1500年到1789年,西方支配地位的确立;1789年至今全球性世界主义的开端。其中第一部分最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同时也最具个人的主观臆断。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明显有些矛盾,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麦克尼尔教授既想摆脱“欧洲中心论”又怕在近代过多的描述欧洲之间的复杂心理。
本书侧重于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单个文明本身发展的动力。而且麦老持的是文明的“单中心起源论”――认为人类历史起源于两河流域,此后向西扩展到尼罗河畔的埃及和南欧的希腊 向东扩展到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之所以是起源于两河流域是因为两河流域是陆海衔接交汇处,有很多人种、物种、思想、文明在此交汇。
从另一种角度看,麦老的《世界史》更多的是一种开创性的著作――开创了全球史研究,发展了自斯宾格勒,汤因比以来的文明多中心论。使欧美的历史研究重新开始了世界史的转向。时至今日,全球史任然是一项方兴未艾的研究,在中国也非常的火热。这其中麦克尼尔教授可谓功不可没。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方法论上对全球史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宣称要站在月球上看历史,力求“非国家叙事单位”,他的分期更为简单――1500年前和1500年后。这本书除了论述各文明的交流之外还较为细致的描述了各文明的发展历程。
全书共8编,回答了一个问题――新世界需要新史学。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作者会都时不时抛出来一个问题,并且有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内容;此外,在每编的最后一块还有历史对今天的启示。里面既有作者对现代工业化的疑虑和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又同时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
缺点的话可以说是全球史著作的通病了,在1500年之后还是以过多的笔墨描写了西欧(因为工业文明孕育于西方),很多地方充满了目的论和决定论(这也难怪,因为全球史涵盖的内容太多,逐一展开来说不太现实)。
这本书可以说是对麦克尼尔《世界史》的一种创新试继承。私以为斯老的这本书是全球史领域内最受欢迎的一本书了,我很庆幸在高二时候就买了这套书看。一本好书最大的特点是它给你带来了很多疑问,让你不由自主的去思考更多的东西。
比如说为什么西欧最早开始、完成资本积累?为什么西方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而不是当时的大明王朝?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不列颠岛?为什么许多野生作物在西亚栽培成功?等等问题。最后在说一下杰里本特利的这本《新全球史》。
本特利的这本书就更像是麦克尼尔《世界史》的一种继承了,里面核心观点是:文明不可能是“纯粹”的,每个文明都是多种文明成分的混合物,且各文明都是处于不断的融合与交流之中。这套书共三册,是既前两本书之后全球史方面的又一巨作,里面蕴含全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较之于前两本书,本书在经济,风俗文化方面有着更为详细的论述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两本书对单个文明论述太少的弊端,这本书一横一纵,非常的条理清晰 。全书洋洋洒洒三册一千余页,历史分期和前两本书大同小异,这本书三册把历史划分了七个时间段。而且这本书非常的公允,基本上摆脱了“欧洲中心论”。而且也不像加州大学彭慕兰《大分流》和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里面论述的那样,过分抬高东亚文明圈。这本书我也强烈推荐。
简史和通史有什么区别?经常看到世界简史,世界通史,中国简史,中国通史,但不知道什么不同?

要想知道 区别 首先要知道 通史 和简史的区别
通史 顾名思义的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著名的通史。
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军事、文化、艺术)涉及内容不深但都要涉及到。
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得认识。所以做不到第一点至少不配称作通史,而要做到第二点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著者的才华、积淀和理论素养。同样涉及一个内容的两本通史,在这第二点上,平庸和经典的差别是显著的。
。
相对于断代史来说,断代史是限于某个时代,但通史却是跨时代式研究,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用现代史学的口吻,这是“大历史观”。
简史 顾名思义 简略的历史 字数不多 通俗易懂 分类明确 时代截断感强 不够通连
至于专业 当然是 通史了
《世界简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世界简史》([美] 威廉·麦克尼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3ek6
书名:世界简史
作者:[美] 威廉·麦克尼尔
译者:施诚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出版年份:2019-6-20
页数:592
内容简介: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全球史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简史》是公认的全球通史开山之作,从隔绝孤立到动态交互,初次完整讲述了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互动的故事。全球畅销50年,经典可靠的世界史入门,阿诺德•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杰里•本特利、何炳棣、许倬云、钱乘旦、刘新成等鼎力推荐。中文简体版首版畅销近10万册,全新修订,重磅上市。
作者简介: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当世知名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芝加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年,他以一部《西方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West)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他笔耕不辍,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1996年,威廉·麦克尼尔因“在欧洲文化、社会和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伊拉斯谟奖。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威廉·麦克尼尔颁授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1964年,麦克尼尔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世界历史课程,为此他为“学生和一般读者”精编简化了《西方的兴起》,于1967年出版《世界简史》作为该课程的教材。自1967年问世至今,《世界简史》经过四次修订再版,50多年来在英语世界中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院校世界史课程的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初选入门读物,甚至成为美国空军学院的指定教材。
世界历史时间轴是什么?
世界历史时间轴是世界历史的变迁。
世界历史时间轴: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扩展资料
相关著作——
1、《全球通史》,[美]斯坦夫里阿诺斯著
2、《世界小史》,或译《世界简史》,《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英]英布里希著
3、《世界史纲》,[英]韦尔斯著
4、《世界简史》,或译《写给年轻人的简明世界史》[英]韦尔斯著
5、《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英]杰费里·巴勒克拉夫编
世界上下五千年,世界简史,世界史纲各自特点
注:这三本我都看过,以下都是自己手打,绝非复制。
1、《世界上下五千年》特点: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生动、简洁地描绘了五千年来的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名人轶事与地理发现。
优点: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通俗易懂。
缺点:历史知识不够全面和详细。
《世界简史》(韦尔斯)特点:是《世界史纲》之前的入门书。
优点:能满足那些无暇细读《世界史纲》的读者,更大众化。
缺点:复杂的事,一概略而不提。
《世界史纲》(H.G.威尔斯)特点:更专业全面的历史书籍。
优点:内容更全面、叙述更精密、篇幅更庞大。
缺点:需要花大量时间细读。
2、第一本适合学生或爱看小说的人读;第二本适合无暇细读《世界史纲》的人读;第三本适合有时间有兴趣的人读。
3、三个度的排序都是《世界史纲》(H.G.威尔斯)第一,《世界简史》(韦尔斯)第二,《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三。
4、我认为《世界简史》(韦尔斯)较好,
原因:这本书相对第一本更专业些,而第三本内容太多,很有可能失去读完的耐性。第二本更适合广大的读者。
对于补充问题的回答:
当时还想呢,怎么没有提到这本书。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经典中的经典,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
这本书是作者坐下来慢慢向你讲述我们人类的发展变化历程,娓娓道来,亲切平和。
资料非常详实,可以让我们了解许多我们以前未曾见识过的知识。不累述,不概略,让你喜欢读,耐心读。
如果你想对我们的过去有个客观真实的了解,看看这本书是个绝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当然是最后一本最好,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哦,内容也是不少的呢。
关于世界历史简史和世界历史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