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时代,商品琳琅满目,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消费满100元减30元、限量优惠券、会员预存200元送50元等各种活动、广告满天飞。各家银行也不甘人后,纷纷与商家合作,推出各种主题信用卡,为新时代的消费者们建构新的身份,打造新的圈子。
问题随之而来,没有这个“身份”,就融不入那个“圈子”,就享受不到商家的活动优惠,只能花着比别人多的钱去买想要的东西,不多办几张信用卡会员卡,那是既没面子,又没里子。
好吧!Iamin!谁手上还没几张卡?!
于是,我们手上多了不同银行形式各样的信用卡,商家的会员卡,关注了不少公众号,注册了明天可能就不记得密码的会员,为的就是享受到与别人一样的优惠。堂主也不能免俗,包里各种连自己都想不起来干嘛用的卡,还好信用卡上有银行的名字,不然真认不出来是信用卡了。
接下来,满减、优惠券、会员预存送……能省下不少,心里那个乐啊!逛街,买买买!美食,吃吃吃!生活的乐趣一浪高过一浪,那是快活似神仙。
但随着乐趣一起高涨的,还有我们手里的信用卡还款额。
身为月光族,每到月初,看见带着一连串长长数字的信用卡账单,堂主的小心脏都快蹦出来了,小心脏的鸭梨太大,实在撑不起来……
眼花缭乱的活动,乐此不疲的消费,薅了“那么多”的羊毛,为什么每个月还要还如此“巨款”?
渐渐地,大伙儿都喜欢往腹黑的角度想:难道这些羊毛只是鱼钩上的“诱饵”?我们上了商家的钩了?如果是真的,那我们手里那些信用卡岂不是成了帮凶?
于是,大家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来劲,不知不觉就钻牛角尖了:这是商家和银行“勾结”在一起,专找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坑啊!
面对消费者的埋怨,商家也委屈了,我搞个活动、让个利怎么就坑你了?我不过是想搞个活动引个流,薄利多销,互惠互利,难道我定个高价,你花个大价钱,你才觉得“这钱花得值”?
坑不坑已经不是重点,关键是已经提前消费了,借人家的钱,终究是要还的。在社会信用体系越来发达的今天,欠债还钱,这辈子是不可能逃掉的。

一想起要还款,大家伙就又把气撒到银行上,怎么当初办信用卡的时候你没跟我说明清楚要还款?!还款时间也没给我整明白,还款额还款日也不提醒一下。
大家都知道,办理信用卡,都要仔细阅读各种须知和协议,上面用黑体粗体重点标出的内容,那是重点关注对象。白字黑字,你签名确认知晓须知和协议的内容,这可没法否认。
其实,信用卡的发明,是为了方便消费者交易结算,避免了携带大量的现金所带来的麻烦,也避免了忘带钱包的尴尬。但随着大众不断涌现的消费需求,资本利用了大众现时消费欲望与资金周转之间的矛盾,将信用卡塑造成消费能力的“象征”,淡化了消费者后续需要还款的承诺,实际上这种还款是必然的,不论承诺与否,都无法免除或者减轻这种义务。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信用卡的基础是信用。再次看着手里光彩夺目的信用卡,是不是有些凌乱?还不了款,征信不良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甚至祸及家人。
后悔不该办那么多信用卡了吧!但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还款才是第一要务!
狠狠抓着手里一堆信用卡,堂主也只能一声叹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只能盼着那每月一次还不怎么准时的发薪。好不容易等到了工资,谁知一还完信用卡,妥妥地变回“月光贵族”。
但是没办法,终究挨不过饥肠辘辘,始终抵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摆脱不了“月光”的魔咒,再一次沦陷在薅羊毛的快乐中。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刷刷刷,买买买……
相信大家都办理了很多张信用卡,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但堂主不建议大家持有过多的信用卡,因为存在风险隐患。
那办几家银行的信用才算合适呢?
堂主建议大家最多不超过三家,以两家为宜。
首先是因为没有必要。
一般情况下,在我们的日常支付中,一个人用同一家银行的信用卡支付比例高达90%以上,如果不是为了刷几笔满足免年费的需要或者商场偶遇银行刷卡促销活动,另一家银行的信用卡基本上是被雪藏的。
有人可能会说,消费的话,基本一家可以满足,如果流动资金需求量大,那多办理几家银行的信用卡不就更方便吗?
关于资金周转,两家银行的信用卡即可,还款日设置差15天,就满足了一个月的流动性,最多用三家银行的信用卡,十天的还款日差。这里并不是让大家以卡养卡,只是为了让大家合理利用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罢了。当然,偶解燃眉之急还是可以的。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银行个人消费额度的审批,一般一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额度与信用卡的额度是挂钩的,而且在审批前银行肯定会查询申请人的征信情况,你在哪家银行有信用卡有几笔贷款都一清二楚,你想通过多办几张信用卡套现,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人家银行不批!而且,你有超过三家银行信用卡,又加上各种呗、各种花的,银行立马将你放进关注名单,一有点风吹草动,第一个让你提前还款。
其次是管理不善易造成征信不良。
办理超过三家以上信用卡的人,只有极少数能自己管理好所有的信用卡,其他的除非有人帮专门管理,不然不是说不知道还款日或者收年费,就是说银行没有提醒还款。你自己用卡,还说不知道还款日,银行没提醒你?其实不管是短信还是电邮都有记录,只为自己找个借口罢了!
领卡协议上可白纸黑字写着还款义务呢!你的大名上面写着呢,笔迹做不了假的!
很多人投诉甚至找那些专门代理投诉的公司帮忙处理信用卡或者贷款逾期,想通过投诉向银行或者贷款机构施压,来达到减少或者甚至不还欠款的目的。
堂主只能说:朋友,你想太多了!
你好话好说,申请分期,银行可能会同意。但是想赖账的,想减免本息的,这辈子是不可能!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银行不能随意减免贷款本息,因为对国有控股的银行来说(只有少数不是国有控股)这个贷款资产是国家的,并不是银行的。如果未经批准擅自减免,那叫国有资产流失,轻则警告处分,重则开除甚至判刑!此外,还要罚款,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那可是享受美好世界的自由!银行工作人员不会拿自己“开玩笑”的。
想通过各种投诉、无理取闹来获得本息减免,还是悠着点吧!银行的手段多着呢,自己来催收,委外催收,司法催收等等。一旦进入司法催收,你没戏了,法院失信黑名单上肯定有你的大名,限制消费,高铁飞机坐不了,可能部分大巴都不给坐,与公家有关的事,很大部分都办不了,孩子上学还受影响。
羊毛不好薅,切勿因小失大。信用卡也不是摇钱树,要过度消费,就要承担这种“享受”的后果。
有没有好故事,能够警醒大家理性消费的,欢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