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信百信银行会裁员吗
- 2、中信银行是荣毅仁家开的吗
-
3、“中信银行”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 4、中信银行的老板是谁?
- 5、中信银行补齐两位副行长芦苇、吕天贵,均由业务总监升任
- 6、中信银行历任董事长名单
中信百信银行会裁员吗
百信银行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近日,百信银行在官网发布《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及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发生变动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对百信银行最新人事变动进行公开披露。
据《公告》,百信银行董事长及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李庆萍、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审计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王海峰、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审计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董事会风险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及董事会提名和薪酬委员会委员金李均因工作原因辞去相关职务。

其中,李庆萍、王海峰的辞任自2022年3月7日生效,金李将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的相关规定,在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正式就任前继续履职。
2017年8月21日,百信银行披露已收到中国银监会核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批准百信银行开业,这意味着全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获得开业资格。
与此同时,《批复》核准李庆萍为百信银行董事长,李如东为行长,郭党怀、芦苇、朱光、王路、李如东等担任董事的资格,何海文、金李担任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王军晖、寇冠、王晓炜副行长的任职资格;马海清行长助理、董事会秘书、首席财务官的任职资格;寇冠首席信息官的任职资格。
相比之下,此次辞职的王海峰则于2020年11月27日,通过银保监会核准百信银行的任职资格。
上述三大骨干离职后,百信银行将增加新面孔。
《公告》披露,根据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选举吕天贵先生为本行董事长,增补刘月珍女士、李晓洋先生为本行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增补任菲女士为本行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
据简历显示:
1、吕天贵,出生于1972年10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分管零售、技术、运营板块,兼任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
2、刘月珍,1973年1月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部总经理。
3、李晓洋,1985年10月出生,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硕士学位。现任百度集团副总裁、投资并购部负责人。
4、任菲,1976年11月出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Paul Merage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关于上任时间,《公告》披露吕天贵将在监管机构核准其担任百信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后就任,核准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刘月珍、李晓洋和任菲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还须报送监管机构核准其任职资格,刘月珍女士、李晓洋先生和任菲女士将自其任职资格获核准之日起履职。
02
业绩低迷
2017年11月,百信银行正式开业,由中信银行和百度联合发起设立,其战略定位是为百姓理财,为大众融资,依托智能科技,发展普惠金融。
目前,百信银行的业务覆盖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汽车金融、小微金融等,且陆续发布了好会花、钱包Plus、百度闪付卡、百车贷、百商贷、百兴贷、百票贴等数字金融产品。
然而,优质的股东背景与丰富多彩的业务,并没有为中心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开业四年,三年亏损。
数据显示,2017年,百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0.3亿元,净亏损2.91亿元;2018年,百信银行营业收入为12.95亿元,净亏损扩大至4.84亿元。
2019年,百信银行首次扭亏,实现盈利0.2亿元,但2020年再次亏损3.88亿元,同比下滑2064.02%。
与同行相比,百信银行的盈利能力更是逊色不少。
与同年开业的银行来比较,2017年,开业的银行共计有10家,而2020年,除振兴银行亏损1.6亿、百信银行亏损3.8亿以外,其余各行均已实现盈利。

对于当年的亏损,百信银行的官方回应大致是因为年末加大了拨备覆盖力度、疫情期间降费让利以及金融科技的投入。
或是源于亏损之下的焦虑,百信银行开始拓展新业务。
2021年4月,百信银行在发布会上宣布联合中信银行、百度公司进军汽车金融,并出了“百车贷”和“百商贷”两款产品。
“汽车金融将成为我们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布局的增长引擎。”该行行长李如东曾公开表示。
前不久,中信银行发布2021年度财报,报告显示,2021年,百信银行在职员工为 807 人,总资产794.06亿元,同比增长19.46%;总负债726.01亿元,同比增长21.20%;用户规模突破6900万户,营业净收入29.98亿元,同比增长74.05%;实现净利润2.63亿元。
在财报中,中信银行称,报告期内百信银行“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布局自营消费金融和产业金融业务,重点发力汽车金融、小微普惠和三农金融,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发展。”
对于具体结果,财报称,普惠小微贷款规模稳步提升;绿色金融创新初显成效;汽车金融业务开局良好。
据称,在汽车金融战略中,百信银行携手中信银行和百度发布了全新的智能汽车金融品牌,打造B/C联动的全线上数字化综合服务体系,重点支持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国产商用车头部品牌合作覆盖率达80%,且在新能源乘用车业务领域创新推出了首家银行与厂家全线上直连的购车分期产品。
虽然,财报并未提及汽车金融业务给百信银行带来的具体收益,但众所周知,小微服务难赚钱,如此推算,汽车金融业务为百信银行带来的收益可见一斑,毕竟,汽车金融业务的利润不低。
03
内忧外患
作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依靠中信银行和百度,百信银行的基因并不差,但若放置整个行业,百信银行面临的考验不少。
目前,从官网来看,百信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三大板块,分别是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小微金融。
鉴于消费金融方面,玩家多,巨头也多,竞争激烈。小微金融方面,难度大,赚钱少,百信银行要想从这两项业务赚钱,并非易事。
除了面对金融科技机构与持牌消费金融带来的竞争之外,百信银行面临的还有同行的竞争。
2020年12月,由招商银行和京东发起的拓扑银行获批开业,注册资本50万元;今年1月7日,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业务范围均与百信银行相似。
作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业务模式创新,国内直销银行发展已进入平台期,在业务经营范围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对此,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认为法人直销银行以开展零售业务为主,新设机构可以轻装上阵,吸收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发挥牌照优势,提升银行的零售业务能力,拉近与互联网公司的差距。
但问题是,零售业务虽轻,但目前各个大行早已深耕其中,入场较晚的直销银行要从中分食,无疑虎口夺食。
中信银行是荣毅仁家开的吗
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是中信银行名誉董事长。
中信银行简介
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成立于1987年,原名中信实业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信实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大潮中逐渐成长壮大,于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中信银行”。2006年12月,以中国中信集团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为股东,正式成立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与欧洲领先的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建立了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上海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同步上市。
2009年,中信银行成功收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国金)70.32%股权。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信银行已成为国内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商业银行之一,是一家快速增长并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拥有一支业绩卓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他们在金融领域平均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从业及管理经验,均为业内知名专家,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及全面的操作经验。近年来,在这支优秀管理团队的带领下,中信银行秉承“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追求滤掉风险的利润”、“追求稳定增长的市值”和“努力走在中外银行竞争前列”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发展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国际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汽车金融业务、托管业务、信用卡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等,并拥有一流的对公客户服务能力,领先同业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物流融资业务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极具创新能力的投资银行业务以及特色鲜明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享誉业界。 中信银行的业务辐射全球近13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设有78家分行和622家支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经济发达城市。全行拥有33,000余名员工,其中有26000多名业务人员以优质的服务向企业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向个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信用卡、消费信贷、私人银行、出国金融等全方位金融产品。中信银行已经建立了独立、全面、垂直、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追求滤掉风险的效益,不断提升量化风险的技术能力,按照巴塞尔协议和风险管理要求,加强资本约束管理,不断提升资产管理和内部管理水平。近几年来,中信银行信贷资产不良率大大低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资产质量显著提高。凭借业务的快速发展,优秀的管理能力、出色的财务表现和审慎的风险控制,中信银行近年来的成就广获业界认同,并深受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肯定。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2010年全球市值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信银行排名第185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0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中信银行一级资本和总资产排名分别位居第67位和第72位。在英国品牌顾问公司Brand Finance2010年的评测中,中信银行品牌跻身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位列第480位,品牌价值23.42亿美元。在中国《金融时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2010年度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评选活动中,中信银行连续两年荣膺“最佳股份制商业银行”称号。这是官网的答案。。中信银行服务挺不错尤其是信用卡类,服务十分不错,,缺点就是网点少
“中信银行”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中信银行原称中信实业银行,创立于1987年,2005年底改为现名。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总部位于北京,主要股东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西班牙对外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S.A BBVA)斥资5.01亿欧元(约50.2亿港元)购入中信银行5%的股权,还可选择增持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2007年4月19日,中信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银行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其总资产为12000逾亿港元,共有16000多名员工及540余家分支机构。它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成立背景
中信银行创立于1987年,原名中信实业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信实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大潮中逐渐成长壮大,于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中信银行”。
1984年底,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先生向中央专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统下成立一个银行,全面经营外汇银行业务。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先成立银行部,扩大经营外汇银行业务,为成立银行作好准备工作。
1985年4月,中信公司在原来财务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银行部,进一步扩展了对外融资、外汇交易、发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租赁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银行业务。在银行部建立的两年时间里,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业务进展较快,通过办理人民币及外汇存款、贷款、进出口开证、国际租赁、有价证券及外汇买卖、外币兑换等业务,积累了一定经验,已初步具备了成立银行的条件。
1986年5月底,中信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将中信公司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1987年初,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信银行正式成立。总行设在北京。
198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信银行为中信公司所属的国营综合性银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独立法人。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国内外可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已批准的银行业务。
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任中信银行名誉董事长。
成立时间
1987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成立中信实业银行。
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信实业银行。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中信实业银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4月14日,中信公司董事长、中信实业银行名誉董事长荣毅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信公司原银行部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改为“中信实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于4月份开始营业。
4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中信实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范围。
4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中信实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
4月2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中信实业银行工商营业执照。
5月17日,新华社发布中信实业银行开业新闻。
9月16日,中信银行在北京的国际大厦举行正式开业招待会。时任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副总理田纪云、国务委员陈慕华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招待会。时任中信公司董事长、中信银行名誉董事长荣毅仁主持了会议,时任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讲了话。
大事记载
1987年12月4日,中信银行在英国伦敦首次为中信公司办理发行150亿欧洲日元债券。|
同月,与美国普惠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民航租赁业务,这是国内租赁界第一次与国外合作从事飞机租赁业务。
1988年8月14日,中信银行首次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3000万元。
1989年4月,中信银行在国内首家同时开通路透社和美联社信息系统开展国际金融交易业务。
1991年10月30日,中信银行代表中信公司在日本东京第一次发行浮动利率日圆债券。
1992年3月,中信银行在国内首家开展速汇即付业务。同年5月,中信银行在国内设立第一台外汇自动取款机。
[6]1993年7月,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与财政部签订了1993年第2期国库券(非实物)承购包销协议,承销金额1.5亿元人民币,并首批取得了财政部认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
1993年7月29日,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在美国纽约发行了2.5亿美元的扬基债券。这是自1911年以来,中国企业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发行的公募债券。
1994年3月9日,中信银行与美国运通公司合作开展速汇即付业务,是在国内首家开展此项业务的银行。
截止1994年,中信银行是中国唯一开展承销国外债券的金融机构。当时,已参加承销承销国外债券23笔,承销量达3.86亿美元。
1994年12月,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向日本金融机构发行商业票据,成功筹措5000万美元和50亿日元贷款,这是中国企业以自己的信誉第一次在国外发行商业票据。
1995年11月,中信银行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共同担任了承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亿美元小龙债的主干事,开创了中国金融机构参与承销外国公司债并担任主干事的先例。
1996年1月,中信银行作为首批会员参加全国统一同业拆借交易系统,第一个交易日即以迅速、准确的操作完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6月,中信银行在广州成功地推出了中国第一家全柜员制,实行面对面服务,并率先开办私人理财等商业银行新业务,专门为大额存款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1998年3月,中信银行与美国驻华大使馆签定了《中信银行代收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费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信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沈阳地区的分支机构代理美国使馆收取签证申请费。此项业务的开展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本行是国内独家开展此种业务的银行。
1998年6月,中信银行作为唯一被钓鱼台国宾馆邀请的商业银行参加了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行来访期间的接待工作。中信银行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化的服务标准、热情周到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赢得了“鼎力相助,服务一流”的赞誉和锦旗。
1999年,中信银行正式推出中信借记卡,实现了全国通、全行通、银联通,一卡多户、一卡多能、一卡多用。“理财宝” 以其复合式智能理财的优越性备受市场青睐,并被国家工商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注册商标,成为金融服务领域的第一个注册商标。
2000年,中信银行推出中信贷记卡,这是融信用授信、取款、转账、消费于一体的多功能银行卡,先消费,后还款,赋予持卡人真正的银行信用,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2000年7月,中信银行作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认证的银行,正式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2001年,中信银行协助中信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一笔总额为人民币35亿元的10年期债券。这是本行首次作为主承销商承销的第一笔债券。
中信银行2001年7月和9月,在中信银行的积极倡议下,国内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业务、资金、信息、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精诚合作和优势互补上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长沙宣言》和《苏州协议》。
2001年7月,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按照第一资本进行的排名中,位居全球最大的银行排名第318位。在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穆迪的“财务实力评级”中,中信银行荣获国内商业银行最高评级。
2002年1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向中信银行颁发商标注册证书,确认中信银行“理财宝”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可的注册商标,核定的服务项目范围包括信用卡发放、信用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
2002年2月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被中央金融工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金融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02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序排出了全球最大的1000家银行,中信银行列第291位,首次进入全球银行300强。
2002年11月28日,IBM总包中信控股公司、中信银行统一信息平台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此项合作标志着本行成为中国首家整体引进国际先进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软硬兼备的完整数据大集中的银行,同时该项目也是IBM在中国最大的服务项目之一。
2003年7月,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最新排名中平均资本利润率位居国内各银行之首。
2003年10月6日,“2003中信家家乐——帕拉丁幸福之旅”活动胜利闭幕。
2003年11月25日,总行营业部国际业务贸易项下收付汇量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2003年12月8日,中信银行在京举行中信STAR信用卡新闻发布会,王军董事长将首张中信STAR白金卡发给了新浪网总裁兼CEO汪延先生。
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沪港两地交易所同步上市。是继工行后又一家A+H同步同价上市的内地银行,也是A股市场上第九只银行股。
2009年1月12日,中信银行荣获“第五届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十大影响力品牌”。
2009年1月30日,陈小宪行长出席中国与西班牙在金融、航空、能源、电信等领域合作签字仪式。
2009年1月31日,中信银行荣获《高尔夫周刊》“年度对高尔夫影响最大品牌”奖。
2009年2月,陈小宪行长连续第四次当选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人物”。
2009年2月,中信银行荣获2008年度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优秀交易成员”等称号。
2009年2月,中信银行首入英国《银行家》杂志品牌价值百强。
2009年2月12日,中信银行荣获“中国最具人气房地产金融信贷机构”奖。
2009年2月18日,中信银行成功推出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
2009年2月28日,中信银行在“2008中国金融营销奖”颁奖典礼上喜获“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奖”等四项荣誉。
2009年3月03日,中信银行私人银行深圳分中心隆重开业。
2009年3月05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荣获VISA国际卡组织“2008年度卓越经营奖”。
2009年3月12日,中信银行与铁道部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09年3月15日,中信银行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08年度银行间外汇市场7项大奖。
2009年3月17日,中信银行荣获第二届中国理财总评榜四项大奖。
2009年4月,中信国航知音信用卡荣获“金融产品十佳奖”。
2009年4月09日,中信银行新一代现金管理服务平台成功上线。
2009年4月15日,中信银行在2008年监管评级中位居前列。
2009年4月18日,中信银行荣获《证券时报》最佳投资银行奖。
2009年5月,2008年中信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完整性在同类别银行中排名第一。
2009年5月8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已与中信集团及Gloryshare Investments(中信集团全资附属公司)签订股份收购协议,同意以135.63亿港元的现金对价,收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金)70.32%股权,折合市净率为1.43倍。中信国金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横跨多个金融服务领域,资产规模在1500亿港币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下仍保持了经营性利润的正增长,利润为127亿。同时,中信国金持有中信嘉华银行的全部股份、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0%的权益和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50%的权益。此次收购被中信银行高管层评价为“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对一个合适的对象进行的收购。”亦是银行通过借道香港中信嘉华,走向海外、推动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对此,包括高盛《香港》、摩根士坦利、中金公司、德意志银行、中银国际等在内的各机构分析师均给予了积极评价。
2009年6月01日,中信银行西安异地灾备中心机房正式启用。
2009年6月03日,中信银行个人网银5.2版本正式上线。
2009年6月25日,中信银行首推出国金融专属借记卡“回卡”。
2004年以后,陈小宪任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中信银行行长。
2012年8月7日,在陈小宪执掌中信银行八年后,中信银行将迎来其新的掌门,建行执行董事、副行长朱小黄将出任新的行长,对朱小黄的任命很快将宣布。
中信银行的老板是谁?
你好,现在的中信银行老板是朱鹤新,创始人是荣毅仁。
中信银行原称中信实业银行,创立于1987年,2005年底改为现名。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总部位于北京。主要股东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对外银行斥资5.01亿欧元(约50.2亿港元)购入中信银行5%的股权,还可选择增持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银行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其总资产为12000余亿港元,共有16000多名员工及540余家分支机构。它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1984年底,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先生向中央专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统下成立一个银行,全面经营外汇银行业务。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先成立银行部,扩大经营外汇银行业务,为成立银行作好准备工作。
朱鹤新,男,汉族,1968年3月生,江苏启东人,199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参加工作,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男,江苏无锡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民建成员。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
中信银行补齐两位副行长芦苇、吕天贵,均由业务总监升任
中信银行一口气补齐两位副行长。
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11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聘任芦苇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的议案和聘任吕天贵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的议案,获董事会通过。
两位70后新任副行长均由内部提拔,在升任副行长前,均为中信银行的业务总监。
其中,生于1971年10月的芦苇,已经在中信银行从业23年,自2020年10月起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委员,2019年7月起任中信银行业务总监。此外芦苇现同时担任中信银行香港分行筹备组副组长、阿尔金银行董事。
简历显示,芦苇1997年进入中信银行,1997年1月至2013年3月在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现北京分行)工作,曾任总行营业部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随后,芦苇调入中信银行总行,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历任中信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任财务会计部总经理;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任该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任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和授权代表。2019年1月起任深圳分行党委书记,同年5月起任深圳分行行长。
同时履新的另一位副行长吕天贵,拥有27年中国银行业从业经验,其在中信银行超过17年,分管个金业务多年。
出生于1972年10月的吕天贵,1993年8月至2003年1月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行工作,曾任风险管理处副处长。随后,他进入中信银行,2003年1月至2014年5月,历任信用卡中心财务部副总经理、营运及技术支援部网点管理副总经理、营运部总经理、客户服务部总经理、信用卡中心总裁助理、党委委员、副总裁,并在2014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任信用卡中心总裁。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吕天贵好兼任中信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兼任零售银行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总经理。
吕天贵自2018年8月起任中信银行业务总监,2020年10月起,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委员。
在补齐两位副行长后,中信银行的董事长为李庆萍,行长方和英,副行长共有5位,分别为郭党怀、胡罡、谢志斌、芦苇和吕天贵。此外,胡罡还兼任中信银行风险总监。中信银行的高管团队还包括纪委书记肖欢,业务总监陆金根、刘红华,以及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张青。
校对:栾梦
中信银行历任董事长名单
中信集团由荣毅仁于1979年创办,历任董事长有:
1、荣毅仁,1979年-1993年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2、魏鸣一,1993年-1995年任董事长,
3、王军,1995年-2006年任董事长;
4、孔丹,2006年-2010年任董事长;
5、常振明,2010年-2020年,任董事长;
6、朱鹤新,2020年-任职中信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