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传统村庄行(3)——焦作市太行山里古老神秘刘家大院

图文焦作传统村落保护协会王龙卿
刘家大院位于离市区只有6公里远的中站区龙翔办事处西张庄村的石灰炉、白坡河自然村中,这里遗存有许多古老的石头房子、窑洞、古树和梯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石灰炉村刘家大院高大的围墙
西张庄村位于中站区龙翔办事处西北浅山区,西与博爱相邻,辖西张庄、白坡河、石灰炉三个自然村,据中站区政府6公里。全村有234户,760人。
刘家大院仅剩一户人家居住,家中有个92岁长寿老人
石灰炉村不大,全部都是刘姓,村中的古老建筑群给记者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到村外,便看到刘家大院高大的围墙,几个院落虽然部分已经坍塌,但是依然掩盖不住刘家大院过去的辉煌和气派。刘家大院围墙还保存有两面近200米长,院落基本保持完整。它布局选址在虎背上,当地称为龟背上。整个寨堡是坐东向西,寨门在最西端,房屋的整体朝向为坐北向南。整体上是一个小寨堡,两排布局,北边全部是窑洞四合院,南侧是石头四合院。大院落套小院落,各成一体有相互联系。六个院落围合成一个大院,寨门就在两排院落的中部,最东边的房屋正对寨门。每个院落按照四合院布局的,每个院有大约有12间,整个大院一共下来大约有80间房子。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设计师黄明亮说:“院落的建设时间应是明清时期,建设上应该是窑洞先建设,后来建设的外面的石头院落,体现了过去以一个家族为单位的封闭小社会单元。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刘家大院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原建筑群,是典型的河南传统民居形式,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价值。”
当地人掌握的资料也印证了黄明亮的看法。西张庄村民刘广发介绍说。“石灰炉过去叫东坪村,老人说先人刘家来自博爱西仲水村(今属寨豁乡)。在西仲水村有一个清代《追根思源》碑刻上中记载,明末,山西介休人刘程公由洪岗迁至河南怀庆东北上庄(今属博爱月山镇),刘程公后人刘十三由上庄迁至山西刘岭村,后人刘大山迁于西仲水,乾隆三十二年始祖刘延民子孙刘应庚由西仲水迁居石灰炉。”村子附近地下有比较丰富的软硬质粘土、铁矿石矿产资源和石灰石。很久以前,先人在东坪村发现石灰石后,进行烧制加工,销往四面八方,远近闻名。后村名就改为石灰炉。
村中82岁的刘崇林回忆说,听老人讲,在兵荒马乱年代,为了躲避战火,祖爷一家从博爱西仲水村迁到石灰炉村。刚开始祖爷一家打窑洞居住,后来家中开发石灰石发给家后,又花费大量的金钱用几十年的时间盖起了刘家大院。刘家大院四周有高达数米的围墙,十几个院落整齐高大,易守难攻。还有地道通往山上,以便危险时逃离。
传说,清末,一个土匪前来刘家大院索要钱财,被刘家人给打死了。刘家人之后去怀庆府官衙报案。怀庆府官衙又奖励了刘家土枪一支。刘家大院院中有一棵数百年的老槐树,曾经郁郁葱葱,保佑着刘家子孙人丁兴旺。遗憾的是,抗日战争时,日军从博爱方向进入石灰炉村。为了烧火做饭,日兵竟然用地雷去炸槐树。现在,枯死的槐树粗大的树干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
刘家大院四周的围墙
附近的水渠
白坡河古民居
白坡河古民居
关帝庙上的砖雕
储蓄酱菜的罐子
此处入图片描述
点击此处输入图描述
乐游路线:原焦高速、晋新高速、二广高速、郑云高速、焦温高速、长济高速——焦作西——5公里至中站区龙翔办事处西张庄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