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ETC好,但为什么大多省份使用率竟然不足三成?

随着节假日期间高速路口免费通行的政策实施以来,为广大民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利好政策。但这也间接激增了民众自驾游的热情,更加剧了收费站的拥堵,在刚结束不久的国庆小长假,相信各位老铁已经在拥堵的高速路口感受到了。
为减少收费站拥堵情况,特推出了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车道。但这样的省时节能可以畅通无阻的车道,却遭到广大车主的“冷藏”。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省份ETC使用率难过半,有的省份甚至不足三成。
这样的“上座率”着实低了点,那导致广大车主不买账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主要还是得从便利性和应用范围上来看这个问题。
一、使用频率少,性价比低。
谁也没有那心思和金钱每天开着四轮小车上下班过高速,当然家里有矿者另当别论。大多数车主一年上不了几次高速,拿出满分的计算能力来算一算这笔账。办理ETC的费用在200元到350元之间,对于过年过节出去一次的车主,确实有点多余。设备费都远高于过路费,就连高速路口常客货车司机都很少办ETC,不划算不划算。
除此之外,ETC所使用范围也很受局限性。除了高速路口,其他地方基本用不上。虽然运营单位也在积极开拓使用领域,例如与停车场、加油站开展合作,为ETC车主提供便利,但整体来说,可使用范围还不够。
二、业务渠道未展开,费时费力门槛高。
对于上班族来说,请假本就是个麻烦事,更别说去办一个更麻烦的事。办理ETC业务时不止是简单的缴费办事,多银行办理此业务时,会对车主信用进行核对,除携带本人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外,还要携带本年度的车辆保险单,门槛高还麻烦。除此,还有各大银行的捆绑销售,不少银行需预存一部分费用才能赠送ETC设备,此举遭到很多车主反感。
在移动支付盛行的时代,现在办理ETC也可以在网上操作了。可以从微信的小程序里办理,也可以到官网上办理,只要在网上稍微点一点,提交简单的认证资料,拍一张照,然后上传就行了。
但是!这个便捷的业务办理渠道,还并未被广大车主知晓,还停留在传统的认知中。
三、担忧资金安全性,支付体系单一
ETC始终是和银行卡相关联,不少车主担心ETC被盗刷,这种情况也不是凭空想象,也确有此事发生。
导致这一bug的原因在于,开通了小额支付通用的信用卡或银行卡。所以必须设置遇到小额度支持免费输入密码,不然诚心盗窃者一个POS机就可以让你倾家荡产。如果插入的是ETC专用卡,并限定了支付设备类型,安全性还是可以保障的。除此,就是其支付方式太单一了,只有绑定银行卡可供选择。如果支持便捷的移动支付,扩大支付方式,想必使用率会大幅上升。
在车知事正准备落笔结稿之时,小舅子猛然凑个脑袋过来说道:还不是因为ETC车道没有人美声甜的小姐姐。车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