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OW和POS,二者区别联系
一、什么是POW和POS,二者区别联系
POW:全称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
POS:全称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
这两者都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数字货币的记账方法。
区别是:
1、POW机制:工作量证明机制即对于工作量的证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区块链中的一笔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区块)时必须满足的要求。在基于工作量证明机制构建的区块链网络中,节点通过计算随机哈希散列的数值解争夺记账权,求得正确的数值解以生成区块的能力是节点算力的具体表现。
2、POS机制:权益证明要求证明人提供一定数量加密货币的所有权即可。权益证明机制的运作方式是,当创造一个新区块时,矿工需要创建一个“币权”交易,交易会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把一些币发送给矿工本身。权益证明机制根据每个节点拥有代币的比例和时间,依据算法等比例地降低节点的挖矿难度,从而加快了寻找随机数的速度。
扩展资料: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参考资料:

二、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是什么?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简称POW)是共识机制的一种,可简单理解为一份证明,证明你做过一定量的工作,即我通过查看工作结果就能知道你完成了指定量的工作。比特币挖矿采用的就是工作量证明机制,比特币网络通过调节计算难度,保证每次竞争记账都需要全网矿工计算约10分钟,才能算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结果。该结果即“区块头”里包含的随机数。工作量证明是指,如果矿工找到了一个满足条件的结果,我们便可以认为全网矿工完成了指定难度系数的工作量。获得记账权的几率取决于矿工工作量占比全网的比例,如果占比30%,那么获得记账权的几率也是30%。所以提高工作量占比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多新诞生的比特币!
三、Codex Network经济模型篇 (PoA、PoV、CPoA)
什么是Proof of Asset(PoA)模型?
区别于常见的POW/POS共识治理机制, PoA?是以资产作为算力单位的一种共识治理机制,其中A代表Asset,即资产的含义。
POA的含义
Proof of Asset 指代的是, 所有参与方以所持有的系统认可的资产为算力单位进行竞争 。?跨链挖矿指跨链用户通过充值,映射或锁仓等方式进入的各类链外资产,比如 BTC 、ETH 等,将自动根据该跨链资产换算成挖矿算力。由于每个跨链资产都有不同的跨链资产算力换算,跨链资产算力换算的参数,是各跨链资产通过各资产当日价格平均数进行换算,以保障不同资产之间算力换算的平衡和公平。同时该参数同时可以社区投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给与Codex系统一定的操作空间,作为宏观调整的工具。
作为资产挖矿的一种,在 Codex 生态系统中, 通过跨链充值、映射或锁仓的的资产 ,类似BTC、ETH等,在现实生活中,BTC、ETH的产出,是以实际矿机消耗电能的方式形成的。PoA治理机制的关键一环,是我们洞悉资产的本质之后,我们可以将BTC、ETH等资产,等价的当做矿机资源,从而引申出“ 资产挖矿 ”的概念。
举个栗子
以BTC为例,既然该资产是由算力挖矿产出的,那么一定数量的BTC本质上对应了一定数量的算力,那么在Codex的生态系统中,通过对该算力的空间平移,我们实现了算力在另一条公链上的算力移植,经过换算后,开启了在Codex上的算力挖矿行为。
POA解决的问题
Proof of Asset 的模式解决 Codex 整个生命周期中外部资产锁定的问题 ,作为一条专注于DeFi应用的金融公链,锚定的主流资产是该公链生存的基石。因此任何时刻对于愿意将资产锁定在Codex系统中的用户,都应当给与适量的 CDX 奖励。同时通过跨链的方式引入了外部因子,因此Codex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持续受到外部因子的影响和条件,如同PoW的公链一般,会进行自我调节和多方竞争,这更有利于Codex的长期发展。
什么是Proof of Vote(PoV)模型?
在 Codex的生态系统中 , 生态建设者秉持着产出公平,选举平等,社区共建的原则 ,而PoV共识机制,正是为了解决其选举平等而诞生的机制。
POV的含义
Proof of?Vote 指用户利用所 持有的CDX参与系统的选举,并获得奖励的过程 。这个过程类似于Proof?ov?Stake(PoS)过程。它通过一票一投的方式投票给某些节点, 以获取到CDX见证人节点的投票分红和节点收益。
生态系统节点
Codex生态系统拥有二种节点,分别是 见证人节点 和 信托节点 。而与PoV机制密切相关的,则是见证人节点。
见证人节点是Codex系统运行的节点,主要职责是维护系统安全、正常请求处理、线上治理等工作。 见证人节点需要质押2万枚CDX才能建立,成为见证人节点拥有20%的PoV节点收益,这部分收益分为二部分,其中5%恒定为节点挖矿收益,剩下15%为用户投票分红收益。
信托节点主要职责是守护Codex跨链中继桥和跨链网关充值的用户资产 ,信托节点不参与Codex链上治理,Codex每个中继桥拥有3-7名不同数量的信托节点。伴随着跨链链接的主链增加,信托节点的数量也将逐步增加。 信托节点拥有系统单独分配的收益权 。
POV解决的问题
Proof?of Vote的模式解决了Codex的系统维护和安全问题 ,并且后续可以通过内部与外部算力比例来动态调整收益率,可以促进资产挖矿和节点挖矿的动态竞争,实现内部因子自我调整和竞争。
什么是Conditioned Proof of Asset(CPoA)模型?
见证人节点拥有Codex的系统的治理权,所以要有效的保护Codex系统节点之间的有效竞争。Codex作为一个PoS的系统, 其安全性依托于用户抵押的CDX,抵押的CDX越多,系统越安全 。
CPoA的含义
Conditioned Proof of Asset 是指, 外部资产持有者在参与外部资产挖矿的过程中,并不能获得资产挖矿过程中全部资产挖矿算力产出 。会有一个额外质押CDX判定条件来进行判定,外部资产挖矿者需要根据自己持有的外部数质押等量的CDX,才可以获得对应的资产挖矿算力产出。
Codex作为一个建立在Cosmos生态系统内部的跨链DeFi公链,天然的需要链接其他的优质资产,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 就需要去对自身系统内部的维护及安全性去做一些措施和激励,去增设更多的有效竞争,系统就会越安全 。让原生资产与跨链资产、跨链资产与跨链资产之间去竞争性的共同参与资产挖矿,多方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关系。
在启动资产挖矿后,资产挖矿采用条件挖矿。每个外部资产挖矿的1个BTC见证人节点需要质押500枚CDX,每个ETH资产挖矿见证人节点需要质押10枚CDX。 满足条件即为完全挖矿,可以获得全区块奖励的20% 。对于未满足条件挖矿的见证人节点,可以按照BTC和CDX的质押比例,获得全区块链奖励的20%乘以质押系数的收益,剩余收益中的50%累计到下一个出块奖励中,50%累计到Codex基金会中,用于Codex生态发展激励、DeFi激励和预防黑天鹅等问题。
CPoA的作用
Conditioned Proof of Asset 的模式会让 资产挖矿参与者、见证人节点和Codex基金会等参与方产生正向商业博弈 ,使整个系统始终会有一个较为主力的临时商业既得利益者( 这个既得利益者会随着时间、价格、资产挖矿算力等变量条件而变化 )去无形推动整个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