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样 为什么每家银行存款利率不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为什么每家银行存款利率不同,以及为什么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

为什么银行存款利息不一样?是什么原因?

;     去银行存钱之间,有的储户是会对比银行之间的存款利息的,就会发现银行之间的存款利率是会有差别的,那为什么银行存款利息不一样?是什么原因?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银行存款利息不一样是因为国内所有的银行都是按央行给的基准利率进行上下浮动的,所以说银行之间的存款利息之间是会有些差别的。

      一般四大行的知名度是比较的高,基本上是不需要宣传的,去存钱的储户是很多的,很多人都觉得大银行更加的有保障,所以在存款利率方面都是会按基本利率进行执行,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的区别。

      而中小银行的揽储压力就会比较大,因为大部分人都去大银行进行存款了,中小银行去的人是比较小的,那么里面存的钱就会比较少,大家都觉得中小银行没有大银行好,其实只有是存款,都是受存款保护制度的保护的,是保本、保息的,这点是不用担心的。

      中小银行为了吸引储户前来存钱,就会相对的提高存款利率,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中小银行都会这样,也是要看情况的,所以大家在存钱的时候,也是可以多关注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货比三家,挑选出最好的一个存入,存款利率最高的一个存入。

银行各不同存款的利率不同的原因

为什么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样 为什么每家银行存款利率不同

银行存款是最常见的一种理财方式,也是很多家庭认为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但是银行存款理财为了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那么就是所谓的银行存款理财利率,不难发现不同银行之间的存款理财利率都是不同的,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竞争,存款利率高与低是商业银行进行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工农中建交和邮政储蓄几家国有银行以外,还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外资银行。

银行多了,带来的问题就是彼此竞争。

为了银行本身的经营发展,为了吸引招揽储户来存钱,各家商业银行可以说是使尽了各种招数。最有效的招数就是提高存款利率,把实实在在的实惠让利给储户。

相对来讲,工农中建交和邮储的资金实力雄厚,有比较固定的对公客户,揽储压力小一些;而其他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农商行或者农信社、民营银行等,要么经营地域受限,要么资金来源渠道不广,或者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急需资金等等,总之揽储的压力比较紧迫。

为此,城商行、农商行或者农信社、民营银行等提供给储户的利率就要高一些,这样才可以跟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进行竞争。

所以,大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比例低一些,小银行的存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的比例高一些,有的能够达到50%甚至更高。

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只要打破了垄断就存在竞争,提高存款利率是商业银行进行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一句话,这都是利率市场化惹的祸。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不同的一方面原因。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小的银行存款利率都会比较高一些,但是小的银行风险也是相对大一些的;提醒各位银行存款理财也要注意选择大的银行。

为什么都同样是银行,各个银行存款利率不一样呢?

一般来说,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是稍微低一些的,股份制银行比大型银行利率稍微高一点点,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利率比股份制银行稍微再高一点点,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一般是更高一点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好多银行为了揽储的需要,提升了存款利率,造成了各个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一些差别。虽然国家放开了存款利率,但并不意味着银行可以自由的,无限制的浮动,银行之间会有一个自律机制,这个自律机制会制定一个利率浮动范围,所有银行的利率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不管是揽储的需要还是银行体制的不同,都会演变成存款利率的不同

为什么都同样是银行,各个银行存款利率不一样呢?

溯源认为, 这主要是由于是因为银行业的整个格局和每一家银行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比如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硬件设施,产品系列等等,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各行的利率定价 。

1、我们银行业层级界限分明。中农工建交加上今天上市的邮储是第一梯度,他们同属国有大行,实控人要么是财政部,要么是国资委,其背后的资源雄厚。第二梯队是以招商银行为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创新和服务立足于银行业,第三层级的是城商行和农商行,背靠的地方政府,第四层级的是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区域性极强。

2、各行的揽储压力不一样。四大行几乎无需揽储,如果资本金不足,甚至可以用行政命令来解决,曾经某行就一纸指导意见,养老保险就全归他家,既然没有揽储压力,那利率高低也就无所谓了。股份制银行服务各大优质企业,相辅相成,他们对优质客户利率下调是互惠互利的事,至于民营银行,信任度较低,宣传发力,且互联网背景太明显,不得不简单粗暴用高利率吸引存款。

3、硬件配置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物理网站众多,民众存取款方便,且 历史 悠久,信任度较高,当然不需要用价格战吸储,而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得不这样做,否则就很难生存下去。

4、服务质量。以前的银行也是收入最高的金融行业,进入银行系统就标志着钱,特别是进入国有银行,导致员工不思上进,去银行办理业务好像你欠他几个亿,是愁人,反观招商银行等,一走进大堂就如沐春风,体验较好。

5、创新能力。四大行受制了体制,官僚化作风明显,一个文件从分行到支行可以走半个月,而股份制银行或者中小银行,往往半天就流程完毕,这也导致各行利率不一样,因为成本不一样。

总之,银行利率差异较大,是由其不同的基因和现实的市场环境决定的,这很正常,溯源认为,未来这种差异或将越来越大。

目前的银行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就是国有银行,以五大行为主的代表;

第二,就是民营银行,由许多小型银行为主要代表;

对于国有银行来说,他们的优势就在于网点居多,上市公司,影响力巨大,所以客户量非常多。在这种保证着极度安全,不会退市,不会倒闭的情况下,吸引着许多大型资金,以及中老年人的青睐。

所以,虽然存款利率不高,但是他们的存款体量是非常大的,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

而对于许多民营银行来说,其实是这几年才刚刚打入市场的。

因为几年前国家允许了银行倒闭和破产,并且还加入了一个《存款保险条例》来保护储户的存款安全,规定50万以内的资金100%受到条约赔付。

所以给予了民营银行很大的机会。

这个时候,没有门店优势,没有知名度的民营银行为了揽储,只能够提高自己的储蓄利息,吸引资金。

我们可以看到相比国有银行,民营银行的储蓄利息基本都高出了1%~2%左右,非常厉害。

所以,对于当下的存储环境和趋势来说,是各有所需吧。

50~100万以下的资金,如果懂得用手机上网,了解民营银行的,一般都会选择民营银行的存储;

而对于100万以上,甚至不太会用手机,也不了解相关存储规定的人来说,他们则会保守型地选择国有银行;

那自然也就造成了各个银行存款利率不一样的结果,大家都有自己的客源,也都有自己的打算和策略。

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有差异实质是利率市场化的客观要求,此举有利于加强银行业竞争,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的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开始于1996年,先是放开了贷款利率, 于2012年6月开始逐步放开存款利率,允许其浮动到到基准利率的1.1倍,2014年扩大到1.2倍,到2015年相继放宽到1.4倍和1.5倍,并最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同时实施《存款保险条例》。 由此,促进了民营银行的批量诞生。

在参考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各家银行也纷纷制定各自的存款利率,展开揽储大战。目前在存款利率上,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以及大额存单,大致形成了四个梯队:

一是6大国有商业银行为第一梯队,利率较低,略高于央行基准利率;

二是12家股份制银行,利率略较国有大行高一些,但其各区域政策有一定自主权;

三是广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村镇银行和农信社等,利率普遍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行,但参差不齐;

四是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其存款产品有一定创新,如搞出了智能存款,利率相对也较高,但吸储能力有限。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深改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银行业还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利率市场化还会进一步推进。这对于老百姓而言是有利的,差的银行有存款保险保障托底,而优质的银行会向储户进一步让利以吸引客户,有利于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在银行利率改革之前,所有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统一标准,全部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标准利率执行。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从2004年开始,人民银行逐步放松各商业银行对利率的管制,存款利率开始出现松动,但是各银行仍然参考人民银行制定的指导利率。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为了保持利率相对稳定,2013年形成市场利率自律组织,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维护正常的金融竞争秩序,确保行业 健康 发展。

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利率基本是稳定的,在2016年之前,各银行之间的存款利率差距非常小,很多中老年人都认为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上都差不多,这种观念主要就是由于原来银行存款利率以指导利率为主造成的。

最早的利率市场化产品就是银行之间同业拆放利率,在当时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1.5%的情况下,类似活期的银行之间同业拆放利率却在4%~6%之间,由此可见,计划利率和市场化利率的差距有多么大!

当这种现象还作为一种秘密隐藏在银行之间的时候,马云发现了这个“大蛋糕”,于是余额宝横空出世了,类似活期存款的灵活性,却有着4%~6%的收益率,余额宝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当余额宝运行了两年多之后,大家普遍感受到了他的优势,存款灵活,利息高,安全性也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出现了存款搬家的现象。

这种情况银行肯定受不了,因为原本是少量资金进行银行间周转的同业拆放资金,被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挖了墙角,这扰打乱了正常的银行存贷秩序,也是利率市场化当中,没有提前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就是余额宝开始限额限购,然后利率大幅度下滑,从4%以上下降到2.3%左右,现在很多资金已经从余额宝流出,又重新回到银行存款,这就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

通过这种博弈,我们发现银行也改变了很多,银行的利率开始出现分化,新成立的民营银行和一些小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利率市场化的存款产品,这就是今年非常火爆的互联网智能存款。

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小银行在推行高息的创新存款之外,国有大型银行也坐不住了,最近工商银行通过微信推出的一款智能存款业务,最高利率也达到了3.85%,而且会根据存款时间长短靠档计息,一共分了6个档次,现在看这是一种尝试,但是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估计各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别会更加明显,将来的银行存款很可能就像普通商品一样,储户可以到每个银行随意挑选,然后货比三家进行储蓄。

太白观点: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样主要取决于银行的规模。

在我国目前银行市场来说,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市场上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资源获取上,都是其他股份银行与小商行无法比拟的。

存款利率作为银行直接获取客户来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利率上,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差异化也非常明显。下面就来分析下为什么各个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样。

第一,规模不同。

在金融上来说,越大规模的企业越具备公信力。由于大银行的规模大,网点多,客户也资源也较多。所以在存款利率上,大银行给的相对低点;而中小银行获取客户比较困难,只能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

第二,资源不同。

由于我国银行基本都隶属于国企,尤其是工农中建几大行,领导都带有级别,甚至于能与地方领导互相对调。在资源方面也具备有很大优势,比如国内的大型国企的存款基本都在四大行。而小银行则由于资源相对匮乏,被迫只能提高存款利率。造成了利率不一样。

总结,由于大小银行之间规模不同,拥有资源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了存款利率差异化。一般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较低,偏小型的银行存款利率较高。在近年来通过的存款保护法中规定了超过50万元以上不给予赔付的方案后,一些中型银行也迎来了转机。例如,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我们投资者根据自己需求选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主要的。

存款利率也就是银行使用存款人资金所付的成本价格。

同样是银行,执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虽然利率有差别,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偏离市场平均利率太多。

市场利率放开后,各银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营销策略,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自主定价。

一般来说,国有大型银行存款利率稍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存款利率相对较高。

为了吸收存款,各家银行在正常给付存款利息的情况下,还有相应的礼品赠送。存款金额越大,存期越长,利率越高,赠品越贵重。

如果你有大额资金想存入银行,可多比较几家银行其存款利率执行情况再作选择,或者跟银行协商定价。

首先,银行存款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不同的银行的竞争力不同,带来的存款溢价能力就会不同,就好比,同样是手机,同样是汽油,不同的牌子不同的地方,价格就会有不一样。接下来,我们看看有什么原因导致各个银行存款利率不同。

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怎么这么大?

各家银行存款利率之所以差别这么大,主要原因有几个:

第一个原因,吸收存款能力不同。

存款就像一个商品一样,银行吸收存款就相当于银行买入“钱”这个商品,如果银行可以选择的余地多那当然可以较低的价格成交,如果银行可以选择的余地比较少,那成交的价格就会提高上去。

具体到吸收存款能力不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网点数量差别,一个是客户群体差别,还有一个原因是品牌影响力的差别。

首先说下网点数量的差别。

六大国有银行,还有12家股份制银行,基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网点比较多,所以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多,吸收存款的渠道也更多,可选择的余地多;而那些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跟农村信用社这种,他们的业务开展范围往往局限于本市或者本省之内,因此业务范围要比那些大银行小很多,那存款的客户量当然要少了很多,客户量选择少,那想要获取存款,只能提高利率了。

其次,说客户群体的差别。

对于大银行来说,存款客户的来源比较多样化,既有个人存款,也有公司存款,还有单位机构的托管等等,像国有几大银行公司存款业务,单位机构托管业务就占了很大的一笔钱,这些钱不一定是定期存款,但是大量的活期存款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使用。

比如工商银行2017年吸收的存款余额是19万亿人民币,这里面公司存款量就达到了10.56万亿人民币。

除了公司存款,截止2017年末,工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3.01万亿元,托管资产总净值达15.5万亿元,比如2017年末,工商银行受托管理养老金基金1079亿元,托管养老金基金5016亿元;受托管理企业年金规模、管理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量和托管企业年金规模稳居银行同业首位。 

所以这些大银行其实不差钱,因此能给到个人存款的利率就相对比较低。

和大银行不同的是,一些小银行吸收存款来源主要是以本地的个人用户,以及一些中小企业的业务,因此吸收存款能力有限,想要获得更多的存款,只能通过提高利率来获取。

再次是品牌影响力的差别

品牌影响力也会客户存款的选择上是有很大的影响,在老百姓的习惯当中,认为工农中建交这些国有大银行才是比较靠谱的,而具体的银行存款都需要惦量惦量。

因此很多老百姓都习惯把钱转入这些国有大银行当中,所以在利率差不多的情况下,很多人肯定会首先考虑这些国有大银行,想要跟这些国有大银行竞争,其他银行只有提供比国有银行更高的利率才有竞争力。

第二个原因,利息差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银行利润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存款跟贷款的利息差,也就说存款的利息主要是依靠放贷款的利息来获取。

在利息差上各大银行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像一些大银行,他们主要针对的贷款客户群体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本身资质比较好,不论是在资信,资产,还是营收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他们去贷款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所以贷款利率相对比较低,那银行的利息差就会被压缩。

除此之外,大银行有很大一部分利息是来源于房贷,很多银行房贷业务占贷款的比例都在30%以上,但是房贷利率一般都比较低,大部分银行还是按基准利率来算,因此,虽然房贷的利息收入比较稳定,但是利息差相对比较小。

而一些中小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大银行的边缘客户,这些客户相对大银行的客户来说,资质要差一些,因此这些中小银行可以提高贷款利率,获取更多的利润。

所以很多小银行的利息差都要比那些大银行高不少,利息差提高了,就可以以更高的利率来吸收存款。

每个银行存钱利息都一样吗?每个银行存款利率一样吗?

不一样,每个银行的储蓄利率是存在差异的。

因为地域性不同,四大行的年化利率也是有着不同,比如一年期定期存款有的能够达到1.8%,二年期能够达到2.5%,三年期能够达到3.3%左右。

所以具体的还是需要实地去营业部查一下,毕竟每个分行、营业部可能也是存在着差异,有所不同。不一定哪家银行的年化利率一定是高的,可能一个地域上这家银行的存款利率高,而另外一个地方的存款利率另外一个银行高。

扩展资料:

目前国内的所有银行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常见的国有银行,第二类是股份制银行,第三类就是城商行和农商行。国有银行主要就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并称我国四大行。

这四家银行在全国的范围内所含有的网点数量是最多的,也是大部分储户的第一选择。当然除了这四大行以外,还有交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的网点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基本和四大行相差不多,甚至于可能有的比四大行的网点还要更多一些。

那么在上文所提到的网点数量较多的六大银行中,存款利率较高的就属邮储银行,一年定期的利率基本可以达到2.25%,5年定期的利率可以达到4.125%,如果存10万元,只存一年就比其他银行要多出八百多元的利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款利率

2020年农行存款利率为什么不一样呢

因为银行存款利息不一样,是因为国内所有的银行都是按央行给的基准利率进行上下浮动的,所以说银行之间的存款利息之间是会有些差别的。

(9月15日)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了解到,这六大国有银行将从9月15日起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的多个品种利率有不同幅度的微调。

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5个基点。目前,这六大银行挂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2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65%;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6%;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也是2.65%。

另外,据界面新闻报道,9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发布公告,下调各个期限的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下降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调15个基点。

关于为什么每家银行存款利率不同和为什么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办理pos机添加微信18127011016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